经典书评

书评推荐

发布时间:2021-04-04 作者:林柳枝 发布者:llz 阅读 : 9033

我所读懂的万历十五年

 

一本书的精妙之处,往往并不在于其文字本身,而是在于阅读完成时,读者会因其的何种影响而怎样去看待事物。思考方式常常更为重要。   
  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跟着著者一起将视线放后几百年,将大历史观加诸青萍之末,从而见微知著,在著者的娓娓道来中窥探历史的本色。这种不在其内、反出其外的玄妙,仿佛将思维放入朗文中畅游一般。虽然知之甚少,但因著者扎实的治学功底和不喜卖弄的平实叙述,反倒游刃有余。   

  明朝自1368年洪武开朝,至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共经历了约276年。本书所提到的公元1587年,原本实在是平淡无奇的一年。○1然而书中所选取的六位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首辅张居正(此时已殁)、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使海瑞,才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却都在1587年前后走上了内心矛盾最为突显的十字路口。   

  无论是残梦未醒还是看透事势,是仍旧尝试努力还是心灰意懒而彻底放弃,他们最终都未能撼动中国两千年来的制度积弊而达到圆满:万历受文官集团的种种限制而小不能练字、习武,大不能按一己之意册立太子,成为一具活着的祖宗”○2;张居正生前风光无限,去世仅半年便遭歇斯底里的盖棺清算,与前首辅稍有关联者无一幸免;申时行以化事者居于皇帝与百官间,纵蕴藉不立崖异”○3,却终因立储一事威信扫地,不得不自辞以告天下;海瑞希冀以一己之力严格法律,却又不能看清制度之弱本无对付复杂因素的能力,终其一生,甚至牺牲自我,却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4,宏愿终归化为泡影;戚继光以清醒的现实感作出唯一可行的努力,也曾立下辉煌的功业,在张居正死后却遭架空进而革职,殁于贫病交迫中;李贽批判现实,追求自由,却又由于自身局限而无法深及制度,最终自刎于狱中,一生不过一场幻梦。   

  然而这悲剧并不仅属于他们个人,也属于他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5   

  明朝之败恰恰在于,任何一种事件,都毫无意识要采用公正周详的法律解决,反而完全依靠抽象的道德。可是既如此,庞大的文官集团又不能做到言行同一,常常是以道德信徒之名,行为己谋利之实——“成为了对文官双重性格的最好描述。○6于是帝国的行政渐渐与立法精神相脱节○7,法制自开国以来便几乎未有大的改变,进而越来越成为一纸无用的空文。等到文官集团发现再无阴阳间的折衷办法,而考虑以法律收拾残局时,一切为时晚矣。   

  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8黄仁宇先生如是说。将历史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难免令人感到匆匆千年不过是权谋一场,便不由得为中国深深叹上一口气。但也正因如此,才更应有审视当下的勇气。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9本书中文版最早出版于1982年,如今,二十余年已经过去。黄仁宇先生当年乐观地断言这文章今日能在中国发表,即是……全国已经能在数目字上管理○10按照其大历史观看,所谓数目字管理,指的大约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尤重私人财产的不可侵犯)、法律相对完备、社会分工紧密而明确、物资具有自由流通渠道的偏商业性质的有机管理方式。然而恐怕时至今日,中国的现实也未能如其所愿。   

  明有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践,实施后或成或败,全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也不过是空中楼阁。”○11今日何如?   

  明有在我们这个古老的礼仪之邦里,绝大多数的农民实际上早被列为顽民愚氓,不在文化教养之内,即使在模范官员海瑞的笔下,这些乡民也似乎只是一群动物,既浑浑噩噩,又狠毒狡诈,易于冲动。”○12今日何如?   

  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13   

  如果把国家比作一棵树,那么民众才该是大树的根,国家机器及其操作者不过树冠枝叶而已。明朝并非亡于万历之昏,也并非亡于张居正之厉,更并非亡于申时行之诚意,而亡于制度及民心。   

  德治非不可行,但如若搞不清楚上下轻重,如若完全抛弃法律而仅仅依靠道德,那么道德就只能是枯朽枝干上的一块遮羞布——当人们站在树下陶醉于看上去的美时,大树随时都可能因为根的崩坏而倒塌。   

  倘道德可自下而上舒展,再规范以法制之冠,政治清明,不久将见。国富民强,当属必然。   

  黄粱一梦,转眼多年。少时读书总是仅凭个人喜好,而这喜好往往对枯燥的历史敬而远之。直到读了黄仁宇先生,才知道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好看。读罢,收获良多,感慨亦良多。虽是如此,仍有几处存疑有待思考。   

  首先是在李贽一章。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没有能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14即认为李贽学说局限性的原因在客观而非主观。但我却认为,李贽的局限性在于他的出身和他的生活来源。从根本上,李贽无法摆脱传统儒家学说深入骨髓的印记,如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物伦理”○15等;其次他又依靠社会上层人士的接济而生,无法从经济上摆脱传统士族价值观对他的影响。故其学说显得视野有限,一味批判而无法建设。此为存疑一。   

  其二则是黄公在本书附录《<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历史观》中讲,据中猜想,今日很多国家外间称之为独裁或极权,其实其内部都还有很多不能在数目字上管理的原因○16此句乃理解为,著者认为达成数目字管理便是民主,达不成便是独裁或极权。但我却感到似乎不能以对某种特定的社会管理模式的量化来判断统治的性质。一量一质,不可同比。   

  而最大的存疑则在尾声,每一个国家所标榜的道德观念,都要透过它的历史地理才行得通我个人方面……仍希望把中国历史开诚布公地写好历史学家虽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从侧面分析,至少可以逐渐窥测这些问题的真貌○17——只是不知这些问题的答案,何时中国才能寻找得到。

注释:
  ○1《万历十五年》,《写在前面》,页2
  ○2来自《万历十五年》第四章题名。
  ○3《万历十五年》页70
  ○4《万历十五年》页188
  ○5套用著者评价李贽之语,原文为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万历十五年》页284
  ○6根据《万历十五年》页78概括整理而成。
  ○7《万历十五年》页223
  ○8《万历十五年》,《自序》,页5
  ○9《隋唐嘉话》(卷上),后作俗语。
  ○10《万历十五年》页377
  ○11《万历十五年》页72
  ○12《万历十五年》页214
  ○13《万历十五年》页284
  ○14《万历十五年》页309
  ○15《万历十五年》页311
  ○16《万历十五年》页378
  ○17《万历十五年》页371377378 

 

 

 


                                       政府是最大的庄家

 

一个月前读了这本书,最近一周加速看完。
  重点阅读了书中关于作者参与创立中国证券市场以及挽救南方证券失败的部分。何小锋老师对阚治东其人嗤之以鼻,但我认为,单就这本书而言,其中记录了中国证券市场早期的发展和诸多内幕,非常值得一读。

  首先说一个书中有趣的细节:

  新时期中国最早的交易所雏形静安证券业务部仅仅有12平方米,当时的员工和交易股票数量均为个位数。1986年,纽交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到访静安业务部,静安证券业务部经理黄贵显进行了接待,西方记者拍下了一张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主席与世界上最小的证券交易所经理的合影。这也许就是新中国证交所的第一次对外交流活动吧。

  该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1996年上海市政府为了与深圳争夺金融中心地位,联合在沪券商、上交所、主要银行及财政部门,推动上海股票市场行情,这可谓是一次有组织、有目标、有秩序的坐庄活动。其中,申银万国、海通证券、上海国投和君安证券分别被要求坐庄陆家嘴、金山石化、申能股份和四川长虹四只指标股,进而联合推高股市。在那时,指数与价格的涨落不是由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决定的,而是由各种闲不住的手所左右的,领导说涨到多少点,那就能涨到多少点。为了推动上交所交易的人气与行情,为了与深圳市场相抗衡,上海市某分管领导在政府与相关部门联席会议上果断提出如深圳市场往下微调,上海市场一定要稳住;如果深圳市场稳住了,上海市场应该往上推;上海的证券市场应不失时机地站住1000点,各个方面要同心协力,要用实质性的动作去实现这一目标。现在看来,这些要求颇有喜感,但在当时却是常态。然而,等到上证指数在沪政府的呵护下涨起来了,上海市场交投活跃了,《人民日报》发布的一篇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管你谁是金融中心,瞬间把沪深股市统统打到跌停板。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OSS后面更有大BOSS啊!政府是最大的庄家,因为政府可以配置资金,而真正的牛庄,却可以不费一分一厘,仅用点喉舌,就可以把市场打到冰点。

  至于阚治东其人的经历,我只能说,他的两落三起,是时代和个人选择共同催化的结果。在中国证券业起步时期,他赴日深造、参与创立上交所、申银证券、就任申银万国总裁,既是国家与行业的需要,也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而后参与创投、私募等也都是在行业发展起步阶段果断乘东风而上的个人抉择。而至于他人生的两次低谷,从书中来看,却让人感到,在某种程度上他是替罪羊。这固然由于作者这次著书多有为自己喊冤叫屈的动机,但从大局看,申银万国坐庄、南方证券破产两次事件,其中的复杂程度自不必说,牵连人马极其繁多,纵使阚治东能够呼风唤雨,他也只能是整个棋局中难以自保的一颗棋子而已。当东窗事发,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舍卒保車也许就是唯一的出路了。

  从整本书中可以看到,阚治东能够经历这一番番沉浮,他的魄力与勇气并非凡人能比。然而,过于张扬与高调可能也是他屡屡受挫的原因。我认为,在金融业这样的行业中,最终能够获得成就的,恰恰是阚治东这样的一群人,但这也要冒着极大的风险,甚至要堵上一生的前途。遥想当年管金生在327国债事件中的一搏,使他沦为了十七年的阶下囚,至今不能获得自由,而张国庆和尉文渊等中国证券业教父级人物的人生也几经沉浮。当然,其实钱与权也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之中也许会有一些不可告人的逻辑。南方证券覆灭时,阚治东遭受了21天的牢狱之灾,一批公司高管遭到调查和处罚,而当年曾经在深圳主政、经历南方证券盛极而衰这一过程的于幼军市长、许宗衡市长,你们今又安在呢?

 

 

 

 

 

谁真的找到了自己的世界

 

大概读过很多励志的书,所以看完这本书并没有太大的感觉,没有突然意识到要去坚定什么,反而有些疑问?   
   故事的主人公,费劲辛苦,终于逃奔哈佛的怀抱。真的来到哈佛的时候,他才发现,这不是他要的世界?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每个人真正的到了他梦想的境遇,都会恍然大悟,其实不过如此。就是实现梦想的过程实在诱人,闪亮亮的散发无穷魅力。   
   又或者,离经叛道,不走寻常路,才叫做追求自己的世界呢?每当我们想做些与众不同的事情,又要劝服身边人,让他们知道,我们做这件事有十足的把握,真的会成功。比尔盖茨没读完大学,是我们无数次告诫身边人最好的论点。   
   要始终记得理想与现实有差距,是我们过分的夸大了理想的魅力,真的是实现以后,往往不会有太大的喜悦,反而会有些失落,就这样实现了,人一下子空虚了,像墙头草,顿时没了方向。   
   把未知的理想变成了已知的现实,那我们要不要在这现实里委屈一下,将就一下呢??????(你能告诉我吗)   
   对啊,有些东西我这辈子真的是弄不明白了,那又怎样呢,乔布斯有他伟大的苹果,可是,他知道怎么治疗胰腺癌吗,他大概是不懂的吧。   
   有时,和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说一声我输了,貌似也不是太丢人吧。在伟大的科学家没有发明出移植倒大脑的芯片,我们还要再忍忍的。   
   谁又真的找到了自己的世界,20岁的我们,不算经历很多,但世间冷暖心里也都还是清楚的。想怎么活,要怎么活,大概不是别人可以主导的。自以为已经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可以让我们很清楚的看懂这个世界,事实呢。。。。。书中提到,一个女孩留学到美国一所大学,那所学校很多年不招中国学生,更不要提奖学金。别人看到的是,她考试上了,好了,一下子成了其他人眼中的励志姐。这只是冰山的一小角。事实上,她是上面有人才进入那所大学的。   
   目前的人生观也不靠谱吧。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那我们已经形成却不完善的人生观也要随着个人阅历,进行自我修正。   
   写到这里,我想说,我也不知道,目前是不是我想要的世界,真正自己的世界真的没有不愉快吗?不过,整体上我还是很享受这份状态。不要从别人那里寻求答案,其实你心中早有回答,不过是想要别人的认同罢了。   
   开心也好,纠结也好,只要认真的活着就成。浪费多余的时间周旋,不如睡觉。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祝好。

 

 

 

 

 

 

 

 

 

我的孩子是不是天才?

 

我们都想做天才,可是我们都没有成为天才,于是我们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天才,可是发现最后也没培养成天才,于是我们就说天才主要是天生的,和你是否努力没多大关系。如果你的孩子真的成为了天才,那么恭喜你,你也具备了总结教育经验的条件,也可以出本书,写一写你所如何培养天才的。而且你总结的,肯定不会说天才是你的遗传基因碰巧就生出来的,你肯定会说,天才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然后你就可以回忆孩子小时候的点滴小事,好像都有了深刻的含义。都成为孩子成为天才的必经之路。   
   天才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这是教育界的歌德巴赫猜想。这个问题你去问那些天才的父母,根本没用,他们肯定说当然是他们培养出来的,你去问那些孩子不是天才的更没有,他们肯定说遗传因素当然重要了。你要是去问专家,专家会告诉你,这还用问吗?天才是先天的遗传,加上后天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外加环境的机遇来塑造成功的。准确吗,很准确,但是没用。   
   我们做父母的最想知道的就是怎么才能够知道,我的孩子是不是有天才的遗传因素,可是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人能够告诉我。我们做父母的最想知道的就是如果有,或者没有,我通过严格的训练,比如说就是书里面提到的一万小时的训练,然后他就一定可以成为天才吗?!如果没成,这一万小时的训练我找谁去算帐!   
   呵呵,发了一通牢骚以后,必须承认这本书的内容很精彩,只有精彩的书看完以后,你才会感觉到有些话非要说出来才痛快。   
   书中罗列的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不,应该是说明,其中并没有准确的逻辑关系,只是通过很多例子来说明,天才,或者说在每一个领域中,你要成为世界顶级人物,必须通过艰苦的训练,这种训练通常要经过一万个小时,也就是每天三个小时的话,需要十年!其实中国人早就知道,十年磨一剑吗,还有十年寒窗都是这个道理。其实这个十年只得不是你六十岁退休以后的十年,而且你青春期,最美好的十年,只有这十年的苦功,你才能够成为这个领域中的佼佼者。   
   西方也有人说,世界上所有的艺术都是肌肉的熟练,绘画是手的熟练,唱歌是声带的熟练,跳舞是身体的熟练。其实肌肉的熟练背后就是这本书里面写的髓鞘质的熟练。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个世界上的人口基数太大,七十亿人,你就是想在某个犄角旮旯,想破个吉尼斯世界纪录,都很困难,那你就闷头练,练个十年,这就差不多了。要是回到古代,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那个年代,世界上人口少啊,加在一起也就那么多,你想练也就用不上十年,三五年就可以了。可惜那时候人的寿命也不长,所以扣除年龄的通货膨胀因素,也就差不多了。   
   那么是不是谁通过一万小时的训练都可以成为天才?绝对不是!书里面举出的每个例子都是,有些人通过了一万小时的训练,就成为了天才,可是每个例子中都有更多更多的人,通过了一万小时的训练并没有成为天才。但是问题是如果你不通过这一万小时的训练,你怎么知道你的孩子的基因适合不适合成为天才?看来想要成为天才,也必须冒很大的风险!不过即使没成为天才,你这一万个小时的训练也会让你受益匪浅!   
   这么说好像我们都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去接受这一万小时天才的选拔赛,可惜的是书里面还给出来了几个因素,除了一万小时的训练,还有一个就是是伯乐,你得找一个会训练天才的人去训练,别被人唬了,瞎练了一万小时。这个伯乐还并不是越有名气越天才越好,还是一个水平很一般的教练,那么怎么发现这个伯乐,似乎就要碰运气了。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激情,这也是外因,激情的获得实在是命运的垂怜,可遇而不可及。别急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人才摇篮。不过读到这里,那些天才孩子们的父母肯定会很着急,因为书里面还没提父母教育这个因素,也就是说,这本书的作者认为在成就一个孩子成为天才的过程中,训练排在第一位,上面那几个因素排在后面,至于家庭教育似乎并不重要。这或许会让那些卯足劲,想要培养出天才的爸爸妈妈们有的失望!



 

美文添香忆旧京

 

北京的城市化进程始终保持着持续飞速地发展,用日新月异,甚至一日千里这样的词来形容丝毫不算夸张。北京城离国际化大都市的距离越来越近,而离恬静、宜居的六朝古都却渐行渐远。老北京的身形、明暗、气度与尊荣都在今天的翻天覆地中日益模糊,慢慢成了梦里依稀是故园。于是,关于老北京的一切渐次由显学变成了冷学,鲜有人问津。近来,一本名《京华感旧录》的新书,无疑为这个冷门带来一丝暖意。
   本书作者名周简段,熟悉旧京掌故的读者朋友对这个名字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是著名文史作家,广泛涉猎老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与北京的一切风土人情,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北京通和杂家。他于1976年后定居香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不同的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上开设京华感旧录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八十年代中期,其专栏结集出版,分艺文、风土、掌故、人情、名胜五卷,由香港南粤出版色出版,风靡一时,成为当时的畅销书。本次吉林出版集团出的新版,系从原有的五册分卷中精选文章进行重新整理,选材更为精当,读来更加亲切感人。

   全书正如书名所言,重在突出感旧二字。作者笔下的文章均系远离故土后的回想与漫忆,因此更多了一份感怀与回味,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因原作系登载于报纸的专栏文章,故行文短小精悍又丰富多彩。每篇文章少则三四百字,多则五六百字。内容则包罗万象、趣味盎然。举凡人物轶事、名胜古迹、文物珍宝、文史掌故、民情风俗俱有涉猎,兼且披露不少鲜为人知的重要史事,可读性甚高。作者运用别具情致的小品笔调,对旧日北京古城的人情、掌故、风土、艺文及名胜等方面多有生动记叙,有史实、有考证、有论说,有衷情,知识与趣味并重,生动地展现了这座古城往昔的一幅幅生活图景,即可一睹昔日京华的丰姿,又引发了人们对神州风物的心焉神驰,令人低回不已。正如季羡林先生对本书的评价,涉笔成趣,理路天成,于琐碎中见精神,于细微处见全面,让人读后,如食橄榄,回味无穷!

   拿第一部风土篇而论,完全依一年中的时序来铺排文章,从元宵节的元宵写到高粱桥踏青,再写到夏日卖冰、什刹海的茶棚,然后写到秋天卖蟹、秋天品烤肉,直至冬至吃馄饨,寒冬话火锅,一元复始,饶有趣味,也得以看出作者的匠心与编者的巧思。作为今天读者来看,书中所写的大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期间的风物,许多涉及的人、物、地理与风情大多不存,但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京朝风味与春明气息始终是馥郁而浓烈的。如一壶清茶,味甘而韵长。其中论及的戏曲、诗文、楹联、民俗、书画、人物、饮食和社会秘闻等无一不有趣味,是一本介绍旧京文化的大众读物与百科全书。目前该书初版的五卷本今天已难觅踪迹,这本新鲜出炉的精编本当可弥补一些小小的遗憾。从中,昔日的北京旧景通过周先生的妙笔就变得不再那么飘渺和遥不可及了,它是可感知的,是一股融化到北京天地中的永恒气息。

 

 

 

时光荏苒镜中人

 

说实在话,这一篇与其说是评论花镜,不如说是给我看沧月的经历做个总结,或者只是我一个人的碎碎念罢了。于是戳进来觉得不对劲的还是麻烦戳红叉吧。   
  曾经很喜欢过沧月,年幼无知憧憬爱情和奇幻经历,却又对一切都懵懂的时代。

那时候真的很喜欢沧月,觉得她笔下的世界是如此的奇妙,好像把所有的美好和悲凉都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还曾经因为她的一段文字自己尝试着去写点东西——或许这就是我开始写东西的契机。   
  第一本看她的书是血薇,然后就把三部曲都一股脑的看完了。当时险些为主角的阴差阳错落泪,意识到了什么是世事无常。   
  然后看的就是这本花镜(那时候看的应该是旧版)。
  对于这种凄婉而绝美的故事我从来都是欲罢不能。
  或许是因为这本书里解释了一种命运,所以我对于这本书的评价高于血薇。意外的知道了这是沧月最早出版的书之一,或许真的最开始的才是最美好的。
  没有什么东西真的能够完美的存在,只要是人生都有着一种缺憾。人亦是如此。人无完人并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或许我只是在为自己的缺憾寻找开脱,但在过去种种的经历之中,我确实从未体会过完美这个词语。
  这些故事似乎就是不完美的极致。哪一位女子没有经历过彻骨的伤害和痛苦?她们的故事仿佛再向我们哭诉着她们悲切的经历,向我们展示着属于女子的柔韧和坚强。她们都在最美好的阶段绚丽地绽放,释放着自己心怀的一切,然后化作春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无论坚持也罢执念也罢,无论结果如何。最终也不过是凋零。
  这样的结局或者太过感伤,然而退一步看,或许这才是现实。
  世界上有太少的美国梦成真,人生不过是挫折和拼搏的叠加重复。最后那一日成功的背后,流过了多少血泪和汗水,只有自己知晓。
  有多少人觉得和自己所重视的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体会到了这样的幸福。
  如果你已拥有,那请你务必珍惜。文中人所生的年代让她们注定无法自如的微笑,然而我们所在的世界是那样的自由充满阳光。
  有些东西,失去了才知道有多美好。
  她们的故事最终留在了心里,像一颗花种,无论后来又填充了多少的记忆,却仍在执拗的生长,开放。或许他们永远都不会长大,但那个小小的花朵却总能在什么时刻提醒着自己的存在。   
  现在看完这本书已经过了很多年……三年?
  沧月的书后来看了镜系列的前三本,然后就发觉自己无法看下去了。
  或许是自己的心境变了。也或许是在网络上能够看到太多的资料而认清了一些东西。
  现在觉得沧月的书已经不适合自己。我不会说她写的好还是坏,我不是评书人也没什么资格做出这种结论,只能说她的文字已经和我的内心大相径庭。
  我也没有再重复阅读花镜或者血薇那个系列,或许是不想让这几本书在我脑海里的印象改变。   
  时间没有折返,人或许已经走远,但回首一探往事。
  那镜中的孩子仍笑得灿烂。

 

 

 

顶级的小说

 

叔本华信奉我们的世界是诞生于一次扰乱了平静的意外,即我们的存在没有什么目的。他总说欲念崔始人行动,得不到满足人就痛苦,可一旦满足了,就只剩下一片无聊,仿佛平面上的坑洼被填平之后。痛苦是的,而满足之喜悦是对痛苦这个的否定。   
  我想这个玩意儿和百年孤独里马贡多由于霍赛阿卡迪奥布雷蒂亚的那个荒唐念头而横空出世又于100年后被神的暴风吹走有极大的相似。还有所有人物都徘徊在自己的世界里,体验着他自己。   
  书里很有意思的是,在家族的最后几个人物身上,作者都让他们沉浸在爱情之中。有偷欢遭劫远走他乡还终日沉浸在回忆里的,有压根终日沉浸在对他姑姑的回忆里的,有终日和他情人缠绵的,还有那最后一对乱伦的。记得书里的前面人物心里爱情的成分不是很大。而到了后面篇幅里充满了封闭的爱情。如果继续套用叔本华所信奉的逻辑,也许作者在告诉读者:在体验人生的旅途上,转眸内视发现爱情并沉溺其中可能是最后一站。  
  如果说 百年孤独 的风格叫做魔幻现实主义的话,那么我觉得它给我的感受就是一种大张旗鼓的将幻觉当作真实的写作方法。游走在大院子里的那些幽灵们,吉普赛人的神秘房间,它们决定着谁能看到它们。这种写作方法把由于遵守生活常识而产生的繁琐省去了,于是联系在一起的两个事物以最近的距离和最简明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直接产生了两个效果:一个是纯粹、明确,一个是突破时间的自由的快感。前者就是说现实,因为它抓住了两个事物联系着的核心;后者就是说魔幻。我是这样理解魔幻现实这个复合词的。   
  最后:黄锦炎的翻译文字流畅音律活力十足,极其符合作者将此书写得如此凝练之用意。比新出的版本要好一千倍。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