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浅谈书法教育对中学生形塑品格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11-28 作者:刘识芳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8646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 刘识芳

 要: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当下中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已经受到极大冲击,对于汉字的笔划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掌握和应用都明显下降,有时几乎到了提笔忘字的境地。再加上长期的应试观念,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书法是业余爱好,与学习成绩的提升无关。因此,如何落实“书法进校园”是目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我校书法教育的若干做法,并着重围绕书法教育对中学生形塑品格的影响进行阐述。

关键词:书法教育 立德树人  形塑品格

从我国的书法发展史可以看出,许多传世的书法名作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反映当时社会审美嬗变的脉络,书法是实用性、记录性、人文性与审美性并存的,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书法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我校——南安国光中学在开展“书法进校园”方面,一直坚持以下几个做法:首先,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规范书写汉字的本领。因为汉字是中国人交流、记载的最基本单位符号,并且是伴随一生的,所以要面向全体。其次,在注重实用的基础上兼顾审美的拓展,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应用更要在生活中应用。再次,既必修硬笔书法又鼓励选修毛笔书法,也就是考虑学生实际应用也要强调文化传承。最后,多样的渠道、灵活的时段让学生自由地选择书法学习的方式。通过社团沙龙、校本课程、讲座笔会、比赛展览等多种形式,创设浓厚的书法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可以接受系统的书法教育,并为终身学习书法打下基础,不仅培养了汉字书写的应用能力,还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发挥了积极影响。

一是继承传统,提升汉字书写水平。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针对当下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书写能力下降问题指出: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提高文化修养,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1]学习书法、研习碑帖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进一步凝聚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主人翁意识。

近些年来,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习书法是学生提升以汉字为载体的国学素养最佳途径。因为书法有三要:第一要清整,清则点画不混杂,整则形体不偏邪;第二要温润,温则性情不骄怒,润则折挫不枯涩;第三要闲雅,闲则运用不矜持,雅则起伏不恣肆。[2]可以看出学习书法的首要就是提升书写技能。所以,我校这两年来已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职、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聘请省级以上书协会员分批次对我校语文组老师进行岗前培训,内容参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范本要求,进行相关书体集中研习,指导和引领学校书法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升。课时安排上,初中部学生每天下午课前15分钟、高中部学生每天晚自修的前15分钟统一进行硬笔书法练习。因为写好字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事情,闽南话“字无百日功”就是这个意思。各年级在语文课上安排不同时间段的硬笔专题练习,初一年、高一年学生还可以选修美术学科《书法模块》,主修毛笔书法。而且许多语文老师也开设书法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参与面。以上措施成功地将书法教学分解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和领域,成为美育课程的重要补充。

二是陶冶情操,培养正确审美观念。

书法有两个层次,一是书写,按照汉字的笔划笔顺、间架结构等规律写出来,大方、整洁、美观就好,这是实用性;二是书法,在书写过程中包含用笔、结体和章法三要素,既有个人气息又富有美感的文字表达,这是审美性。书法教学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有三方面,即“眼中之美”、“胸中之美”、“手中之美”,培养学生学会欣赏、构思和创造美的的能力。通过书法教学理解线条枯、湿、浓、淡、轻、重、缓、急的形式之美;俯、仰、欹、侧的行气动态之美;疏、密、聚、散谋篇布局之美;抑、扬、顿、挫情感内涵之美。学生能理解书法作品中的内涵是在发现美之后的一种审美能力的升华。布白、呼应、会意、神采都是中国人驾驭文字的智慧。例如:《兰亭序》的优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勤礼碑》的壮美,充满着雄浑的秩序与法度。引导学生学习书法,可以调整学习、生活的节奏,以轻松阳光的心态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所以,我校非常注重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汉字应用,只有结合学习生活才会懂得书法的社会性,也才会清楚书写的美丑、好坏是一个人才华显性体现。

书法教学审美能力的呈现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个性去创造美,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下书写出来。学校充分发挥“周末讲坛”的作用,让有书法专长的老师开设书法鉴赏的讲座,吸引学生的参加,通过现场展示作品或示范来丰富讲坛的内容,锻造学生进行书法鉴赏的眼睛,即使现实中字写得不好的学生也懂得甄别优劣,加深对书法形式美感的理解。并招收书法特长生,成立以书法特长生为引领的书法社,经常性的举行学生间的书法沙龙,切磋技艺,相互促进,相互交流。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学生习作展,带动整体的书法学习氛围,让学习书法成为校园里最时尚的潮流。

三是端正品行,形塑良好个人修养。

书法教学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初唐著名书法家虞世南在《笔髓论》中提到: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3]我们常说字如其人,把写字跟人的思想修养联结起来,这种研习会使人养成专心致志、宽容平和的处世态度。对于毛笔书法的教学,我校一直采取初一年学生以描红入门;高一年学生以临摹入门,这是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观察力的,而在背临的时候,学生的记忆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提升,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所以,学好书法能培养学生刻苦耐劳的精神,在持之以恒的过程中磨炼自我。而且,书写时凝神静气,长期坚持书法学习也是一种修心养性。元代书法家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指出: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4]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一直把语文教材的每一课生字作为硬笔书法必修内容,特别涉及是诗词及古文,提倡学生整篇摘抄,也等于是加深对诗词及古文的理解,和作者有了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各年级举行书法比赛时也是指定语文书中的教学内容,让语文学习与书法紧密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以点画为基础的书法学习,让学生汲取中华文化精髓,强化对传统文学的理解能力,夯实国学素养。在了解书法史的同时,也让学生巩固了解中国历史,提升书法教育与各学科的契合度。提倡学生以手写家书的形式向家长汇报在校园的学习生活情况,重拾家书的温度。以历代书法家为楷模,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书写特点形成个人风格,在书法学习中体会乐趣,使学生的个人情感、内心思想有一个良好的表现形式,健全学生的独立人格。

综上所述,书法教育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这对于当代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Z].教基二[2011]4,2011-8-2.

[2]项穆.书法雅言[M]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2
[3]
虞世南.笔髓论[M]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03
[4]
陈绎曾.翰林要诀[M]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97

 

 

本文发表于《明日风尚》CN:32-1775/G0  201911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