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

国光中学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

发布时间:2006-11-28 作者:政教处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4830

为了认真贯彻、实施省教育厅《福建省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南安市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进一步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推动我校全面、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工作,根据本校及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校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总体要求,在我校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推动文明学校、安全学校、健康学校、和谐学校的创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目标与任务
  
我校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根据宪法和我校“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围绕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学校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深入系统地在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法治理念;进一步增强依法执教、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自觉性。

围绕上述目标,我校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完成以下任务:
     
(一)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广泛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学习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公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注重提高教育系统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法制理论水平,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宪法意识、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使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成为自觉行为。
     
(二)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要求,重点学习宣传保障和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规范行政管理行为和学校办学行为的法律知识;学习宣传维护学校、教师合法权益,促进学校民主管理的法律规定;学习宣传维护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维护校园安全、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法律知识,切实提高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依法参与教育管理的能力。
     
(三)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认真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要把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与法律素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学生法律素质的评价标准,全面提高学校法制教育的水平。
      
(四)要根据高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要建立健全法制教育与品德教育、依法治校与道德实践并重的长效机制,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彻到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之中。
     
(五)坚持普法与推进依法治教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执教,大力开展依法治校,切实保障师生合法权利。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法律原则与规定的内部管理制度,形成具有法治理念的校园秩序和文化氛围,使学校成为青少年学生参与法治实践、培养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重要场所。要继续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完善评估标准,不断总结推广好的作法和经验。要围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和谐社会建设开展专项依法治理,着力解决师生员工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六)充分发挥我校的人才优势,深入研究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规律与特点,建立研究、推广普法经验成果的队伍与平台,形成相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使学校成为辐射社会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
  
     三、对象与要求
     
(一)我校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学校的广大师生员工及其家属、社区人员,重点是学校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和青少年学生。
     
(二)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必须把维护青少年学生和广大教师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高青少年学生和教师的法律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利,着力解决社会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推进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抓好学校法制教育的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重点带一般,统筹兼顾,使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真正落实到位。
      
(三)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着力培养法制观念。要在总结教育系统“四五”普法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法律进学校”活动的要求,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要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和法律常识的教育,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守法观念;要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实施好“为了明天”工程,加大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学校要全面落实学校法制教育的教材、课程、师资和经费“四落实”,要逐步建立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法制教育成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组织力量编写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易于学生接受的系列法制教育读本或教材。要推进学校法制教育专兼职队伍的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培训专任课教师。要推动和规范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制度建设,发挥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指导带动作用。
     
要积极开辟法制教育第二课堂,举办和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模拟法庭、校园法制园地等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参与性强的校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引导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活动的健康开展;要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建设,依托家庭、社区、村落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
) 切实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要带头学法用法,为学生做出榜样。要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学校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学校要结合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实际,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掌握基本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全面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及指导学生学法用法的意识和水平。法制教育要成为校本培训和教师任职的必修内容。
      四、步骤与方法
     
学校“五五”普法规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0611月。要根据本规划,对学校日常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制定本校“五五”普法规划,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组织实施阶段:200612月至2010年。要根据本校制定的“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指导得力、督促到位。

接受验收阶段:2010年下半年。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
       (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学校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五五”普法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学校成立由黄飞跃校长担任组长、黄国宝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领导、协调和督查“五五”普法的安排部署和落实工作。要建立健全教育法制工作机构,配备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人员充实到法制工作岗位,充分发挥法制工作机构和人员在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切实落实各项计划、要求和任务。办公室设在政教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
)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学校要安排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保障“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
)加强工作协调与配合。学校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为学生学习、生活创造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良好环境;要主动与司法、公安、综合治理机构、共青团组织、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普法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建立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和发挥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共同做好学校法制教育工作。
       (
)建立激励、监督机制和工作标准。学校要逐步建立评估考核机制,完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激励监督机制,将法制宣传、依法治理与评选先进班级、先进个人、文明宿舍结合起来;研究制订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标准,推进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要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督导检查等工作内容,鼓励学校在法制宣传教育方面创造新的经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学校的的普法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20061128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