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运用教育智慧,多维解决问题——把历史的学习推进到深思明辨
运用教育智慧,多维解决问题
——把历史的学习推进到深思明辨
历史组 陈文典
一、 问题的发现:“想不通”,“不理解”
课后,一班的一位同学问了个历史练习题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兼并严重的根本原因。我只简单地重复了参考答案: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封建剥削制度;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学生一脸茫然。之后,二班、三班又有几位同学问该问题。结果过了一个多小时,刚才问的同学中又有一位同学和我说,“老师,我想不通,不理解。”我一想,不对啊,问问题的同学都是爱好学习、善于思考、成绩优异的好学生,这个问题肯定有值得深思的地方,怎么才能让同学想得通,理解得了?我和同学说:“我得想想,我们都想想吧。”说完,我心里突然冒出太多的想法了,给学生辅导时我很少有这么多矛盾的想法和犹豫过。我思考着。。。
二、 问题的思考:不可为而为之
1、这个问题该解决吗?关于“土地兼并严重的根本原因”这个问题,岳麓版的教材根本没有提这个问题。课程标准也没有这么详细的要求。可以不解决。但是学生碰到了,又很想明白,学生的问题一定得尽力解决,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嘛。
2、这个问题能解决吗?解决的难度。其实,这个答案和新课程新教材的理论是有冲突的。我们强调的是三个文明的历史观而不是以前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阶级理论。岳麓版的教材也没有解释什么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和什么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这就意味着只能靠其它的途径了。
三、 问题的解决:多个维度多条出路
1、教师心头要定。面对学生的问题,尽管刹时念头很多,但我并没有心慌意乱,反而激起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很快就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先破题,然
2、给学生思路引导让学生积极思考
我一边思考一边给学生提问题。我回忆着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思考着怎么就近解决问题。
师:土地兼并是怎么一回事?谁兼并谁的土地?
生:当然是地主啊,地主兼并农民的土地啊。
师:如果你是地主,在那个时代,你为什么要兼并土地?兼并土地有什么用处?
生:土地是财产。有钱可赚嘛。呵呵。
师:怎么赚?你说说。
生:请农民干活或者租给农民呗。
师:你头脑比精灵还精灵。你再说说你怎么兼并土地呢?
生:买。哦,不。看什么时代了。
学生开始将已经学过的不同时代的不同选择讲了出来。条理清晰,史论凿凿。这是我始料不及的,看来这位同学曾经深深思考过。我心中暗喜。
师:你为什么可以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合法吗?
生:可以啊,商鞅变法后,国家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的私有制度。
师:那就是说,土地可以私有,拥有土地就是拥有财产,对吗?
生:对。老师啊,我明白了。谢谢您。
四、 反思:有备无患才能急中生智
这个问题我们解决得很圆满,也很成功。应该说得益于三个方面:一,作为老师,我平时在专业方面和教学理论方面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很快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二,课堂学习时让学生养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三,师生平时就经常平等对话,让学生敢说话;经常表扬激励学生,让学生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