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信息集成工具——熟练使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信息集成工具——熟练使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南安国光中学  王振亮     
课    时:1课时
教学分析:
教材从多媒体集成工具所具有的功能出发,用表格的形式介绍了POWERPOINT这种常见的工具,这部分是学生了解多媒体集成技术性的重要内容,也为下一步选择合适的工具制作多媒体作品做前导。
教学思路:
采用体验为主,通过以《刘翔》的个人介绍这个POWERPOINT作品的演示和讲解,与学生一起分析多媒体集成工具的多种技术,然后,让学生完善一个作品,并让部分学生进行演示。
教学目的:
1、认识POWERPOINT的多种功能。(知识)
2、掌握信息集成工具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方法。(技能)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作的科学精神。(情感)
重点难点:
制作POWERPOINT多媒体作品。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作品《刘翔》,,学生(powerpoint)操作技术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放映多媒体作品《刘翔》。
二、讲授新课
(一)师生问答
提问:刚才同学们从多媒体作品《刘翔》这个作品里看到了几种制作的功能?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如下:
1、艺术字插入
2、声音插入
3、图片插入
4、背景设置
5、自定义动画
6、幻灯片切换
7、设计应用模板
8、超级链接视频
9、超级链接到网页
10、超级链接按钮制作
(二)教师示范
教师讲解每个制作功能的特点,示范制作方法及过程。
(三)学生制作
布置学生完成一个已有材料的POWERPOINT多媒体作品。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技术漏洞,边辅导边讲解。
(四)交流经验
让几个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POWERPOINT多媒体作品。
让学生放映自己的作品,然后讲述自己的做法,重点是看学生对几种制作方法的掌握情况,教师作相应的记录,并统一讲评作品。
(五)个人互评
| 
 《信息技术》学生课堂练习互评表  | ||
| 
 评价项目  | 
 好  | 
 尚需努力  | 
| 
 技术应用  | 
 | 
 | 
| 
 作品运行  | 
 | 
 | 
| 
 操作与演讲同步  | 
 | 
 | 
| 
 表达能力  | 
 | 
 | 
| 
 作品完成用时  | 
 | |
要求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并完成以下表格填写。
班级:         姓名:          评价者姓名:
注:在“好”或“尚需努力”下方空格栏打“√”
(六)课后拓展
1、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认真对照下列表格,找出已掌握的要点,同时也查找知识漏洞,完成表格内容。
| 
 学生(powerpoint)操作技术调查表  | ||||
| 
 常用的操作技术  | 
 操作过程中是否掌握  | 
 学完本课是否掌握  | 
 掌握几种操作  | 
 哪种方法最便捷  | 
| 
 文字设置  | 
 | 
 | 
 | 
 | 
| 
 模板设计  | 
 | 
 | 
 | 
 | 
| 
 背景设置  | 
 | 
 | 
 | 
 | 
| 
 插入图片  | 
 | 
 | 
 | 
 | 
| 
 插入声音/影片  | 
 | 
 | 
 | 
 | 
| 
 自定义动画设置  | 
 | 
 | 
 | 
 | 
| 
 超级链接  | 
 | 
 | 
 | 
 | 
| 
 幻灯片切换  | 
 | 
 | 
 | 
 | 
班级:                     姓名:                   座号:
    2、课后作业。
主题:《2008北京奥运会》
     《阮厝——魅力泉州》
要求:每6人一个小组,任选以上一个主题,使用POWERPOINT技术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
三、课后反思
我在这堂课上主要采用了几种教学方法,适应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规律。
首先,是演示。
选取刘翔作为演示的对象,有多方面的教学意图,因为刘翔是现在学生们崇拜的偶像,再者,现在已临近2008北京奥运会,所以,能吸引学生们的眼球。关键是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到POWERPOINT多媒体作品的几种功能。
其次,是讨论。
不是老师代替学生认识问题,而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发现POWERPOINT的几种功能,这使得学生对POWERPOINT有深刻的认识,印象更深,为下一步的教学环节奠定好的基础。
再次,是自主学习。
先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制作,意图是让学生逐个掌握技术,老师也便于发现学生们各自存在的问题,课后拓展的时候,再让他们合作学习。
最后,是学生互评。
让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激励,取长补短,了解对方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不足,这种方式比教师的讲评更有创意,也会形成一种竞争的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