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研读《英语课程标准》调整语法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08-01-10 作者:李志勇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5458

一、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分析

没有语法的英文是杂乱无章的,断断续续的、没有语法的口语不是流畅的句子。语法在

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高中的英语语法教学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三重三轻”:重老教授,轻学生参与;重机械训练,轻意义训练,重笔头训练,轻交际应用。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往往给出语法规则,然后让学生操练、套用规则以达到巩固目的。这样的语法教学,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较易感到枯燥乏味。

二、            调整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

《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语法教学的相关要求: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的调整

1、设计语法教学的任务

我们可根据任务型教学前任务、任务环和语言点的三步骤,设计针对不同语法结构的任务,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使用特定的语法结构来完成指定任务,以达到语法结构的正确和流畅使用。

在前任务阶段,进行新语言材料的引入和语言练习。新语言材料的引入让学生获得第一次感知,而包括机械训练和有意义的练习在内的语言练习,有助于学生从掌握语言的形式转向理解语言的内容和意义。为下面的任务环的交际任务作铺垫。如教授定语从句之前,先教学生把两句简单句合成一带有定语从句的复合句。

在任务环阶段,进行新语言材料的输出。注意把语法结构巧妙设计到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的任务中去,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一个个交际性的任务,并通过师生、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达到新语法知识的准确和流畅运用。

最后,在语言点阶段,归纳语法结构。对一些特殊的语言形式加以强调并进行强化练习,反馈学生的典型错误,巩固语法学习的效果。首先,老师要及时记录学生的语言语病以及学生应用新语法知识的点的错误,并根据情况立即指出,或总结归纳时强调,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要求学生彼此之间应互相提醒、纠正同学们所出现的共性错误。

2、如何进行语法教学,即在任务环阶段,如何开展英语语法教学呢?具体做法可如下:

1)描述图画。描述图画可以广泛应用于英语语法教学。如:设计使用定语从句进行交际时。可设计描述图片、相片里的人、物、事情、地点、时间等。又如,在教学现在完成时可以设计这样的画面:周末,妈妈要你把自己乱七八糟的房间,整理收拾后,向她汇报,要求使用“have/has + 动词的过去分词”来交际。

2)注意培养学生传达信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传达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教授语法时,要注意把语法教学和课文的理解教学结合起来,设计为信息传递和处理的任务。如被动语态的教学可设计如下:

(1)    老师先从课文中选出含有被动语态的句子两三句,让学生第一次感知。

(2)    要求同学们获取尽可能多的有关课文的被动语态的信息,并记录下来。

(3)    老师设计细节问题检查各组学生的信息传达和获取的情况,要求学生回答时必须用所要求的时态的被动结构。

(4)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课文所要求的时态的结构及用法,帮助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原文。

3)努力实现英语语法知识的交际化。

语言知识是从生活的、交际的语言中提炼和归纳出来的。因此,要教活、学活,就必须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积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贴近真实的语境中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语法知识。如在“情态动词+ have + 过去分词“的语法结构时,可让学生根据画中情景,进行交际。老师发问学生。如:

Step 1:( Picture 1)

T: What’s the man doing? Please use the structure “may/might/must/could be” to answer it.

S1: He might be resting.

S2: He might be hurt.

Step 2: (Picture 2)

T: Do you still think the man is resting now?

S1: no, he can’t be …

S2: He must be …

Step 3: (Picture 3)

T: What happened to him?

S1: He may have been p.p …

S2: He must have been p.p …

通过三幅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具体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去领悟语法知识。这样,利用情景引出新的语法知识,将感知、思维和语言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对所要教授的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语法教学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4)角色扮演

例如,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相互转变中可以设计一对夫妇因家庭琐事吵架的情景,让学生三人一组分别扮演丈夫、妻子和中间人,中间通过应用间接引语给丈夫、妻子传话,以使夫妻双方和解。给丈夫设计如下角色卡:

(1) Can she get dinner ready every evening when I come home/

(2) She would stop quarreling with my mother.

(3) Don’t play cards with her friends all day long. 等等。给妻子扮演的角色可以是:

(1) Can he help with the housework sometimes?

(2) Can he come back home earlier every evening?

(3) Can he talk to me instead of playing games on Internet?等等

5)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分小组进行比赛。可采用以下的三种形式,以此促进学生语

法意识的提高。如:

1rule discovery through examples(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发现规则)

如:如何使用频率副词。我们不妨先给学生几个句子,然后告诉同学们判断其正确或

错误。例如:

  • We usually go shopping on Saturday.
  • I have often done that.
  • She is always late.
  • Sometimes they come and stay with us.
  • I play tennis occasionally.
  • We see them rarely.
  • John eats meat very seldom.

在学生讨论后,要求学生把每句中的频率副词下划线和说说其在句中的位置。

这样,学生就会注意到:

Adverbs of frequency come before the main verb (except the main verb "to be").

Occasionally, sometimes, often, frequently and usually can also go at the beginning or end of a sentence.

Rarely and seldom can also go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2error correction(短文改错)。如:Write a paragraph about your partner’s last weekend. Ask each other as many questions as possible. And then spend 5 minutes writing. 接下来,把同学们所写的收上来,从中选出15—20句(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把它们写在黑板上或投影在屏幕上,让同学们分组或两两进行讨论(如就时态方面)。选出好句,把不好不对的改正过来。然老师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把同学们交上来的作文分发下去,要求他们对所写的作文进行更正。

3text analysis

先让学生读课文,在这过程学生可使用字典和同伴之间进行互助。学生读完后,我们可采取让按故事发生的顺序复述课文,来检验学生对课文是否理解。当我们对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满意时,我们可设计语法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解答(不同的组也可不同的语法问题)。例如:

In the text, how many “zero articles” can you find? Can you explain the lack of an article in each case?

3、机械性的训练

Practice makes perfect. 因此要让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语法规则,一定的练习、一定量的机械性的训练是不可少的。

总之,在新课程下,对语法应进行任务型教学。即新的语法教学应重视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参与和在交流活动中所获得的交际经验,让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中来学习和掌握英语语法。从而避免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机械语言训练的诸多不足,从而促进学生语法意识的提高,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