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组织
纪念“五四运动”、重温“五四精神”---国旗下关于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的讲话
第一、活动安排简介
今天是5月4日,是青年节,为了纪念这个节日,学校安排了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三个大方面(1)纪念“五四”专题讲座,邀请历史组
第二、五四运动的性质与“五四精神“的实质
“五四运动”的意义和五四精神分别是什么呢? 对于它,我们到底该纪念什么?宣传什么?
一场远去90年的运动,成为青年的节日,如今,还有多少人能说得清楚其中的意义?对活在当下的青年而言,关于1919年5月4日的记忆已经远去,甚至还没有5·1讨论去哪春游更为现实和热烈。
历史已经远去,它把问题留给了我们的智性与德性。
我们所说的五四运动,实际上包括“1919年的学生运动”和1919前后八年左右的“新文化运动”。台湾学者、
“五四运动”首先是反帝反封建的,之所以是反帝,是因为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是反对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德国租借的中国领土转交给日本,反对列强强加给作为一战战胜国之一的中国的不平等条款。之所以说是反封建的,是因为五四运动也是一场新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想就是“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民主和科学,是对专制和愚昧的批判和反抗。无论是反帝反封建,还是德先生、赛先生,那都是爱国的表现,进步的表现,所以,把广义五四运动的精神实质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如果没有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学生们也许还是在封建思想禁锢下的“老生”,那熊熊的火焰不可能烧的那么旺。而今天之青年,缺失的也许就是那种热血、激情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而今天之时代,缺少的也许正是那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启蒙思想和那些如繁星一般闪耀在天空的知识分子。
今天,我们该传承的是那种“还我青岛”、抵制日货的骨气,还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追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这都是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价值追求的体现。
仅仅在5·4举办一个歌咏比赛或者逢10就一大庆的做法,是无法传承5·4精神的,构建一个民族的精神,必须在文化的浸染和日常的潜移默化。我们真的不愿意看到,每年都纪念5·4,而每年,很多人都不知道纪念什么。
第三,做有生气、会生气的现代青年
在北京大学红楼附近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这样一段话:
她是春雷,唤起了人民伟大的爱国意识;她是种子,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她是丰碑,凝聚着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无穷力量;她是号角,奏出浩气长存的时代壮歌。遥望北大红楼,注目民主广场,我们赞美不朽的“五四”精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走向明日的辉煌。
对于五四运动的回顾和五四精神的思考,我们自然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看待它对现代青年的意义。从消极的角度看,五四运动要反对历史的糟粕,如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五四精神因此充满着革命与反抗的力量;从积极地角度看,五四运动要倡导历史的进步,如民主与科学,五四精神因此充满着革新和进取的力量。
所以,站在历史的潮头,青年应该做到两点。这两点也是我们在这里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做到的。一方面,面对历史的糟粕,青年应该懂得“生气”,会生气。青年不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虚伪面前,在邪恶面前,在丑陋面前,青年应该第一个站起来表达不满,表现生气。另一方面,面对历史的进步,青年应该充满活力和生气。青年应该既心动又行动。在真理面前,在善良面前,在美丽面前,青年应该振作起来,激动起来。
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以史为鉴、活在当下、开创未来,让我们一起共勉,脚踏实地,头顶天空,养我浩然之正气,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最后,让我们把以下这段话送给每一个充满理想、激情永远年轻的人:
没有人会因为多活几年几岁而变老:人老只是由于他抛弃了理想。
岁月使皮肤起皱,而失去热情却让灵魂出现皱纹。
朋友,你像你的信仰那样年轻,像你的疑虑那样衰老;
像你的自信那样年轻,像你的恐惧那样衰老;
像你的希望那样年轻,像你的绝望那样衰老。
朋友,在你的心灵中央有一个无线电台。 只要它从大地,从人们那里,收到美丽、希望、欢欣、勇敢、庄严和力量的信息,你就永远这样年轻。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