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动

国光中学学生文明礼仪要求

发布时间:2007-09-14 作者:政教处 发布者:政教处 阅读 : 5812

一、在校礼仪

(一)仪容仪表   

1.按规定穿校服进校,扣齐纽扣或拉齐拉链,不随意更改校服,不外露内衣,不披衣散扣,;衣服干净整洁;校徽或团徽佩戴在左胸前。

2.不穿拖鞋,不追求名牌鞋,不穿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

3.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前发不遮眼,侧发不掩睛。

4.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二)课堂

1.预备铃响,做好课前准备,并端坐教室安静等待。

2.老师宣布上课,迅速起立,向老师问好,并鞠躬行礼,待老师答礼后坐下。   

3.不迟到。如果迟到,应该轻敲教室前门,立正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进入教室。

4.上课时,身体端正坐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专心听讲,独立思考,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5.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举手发言。发言时,姿态端庄大方,声音洪亮清晰。

6.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动作,不发出各种声响,更不能取笑他人。

7.上课时,如遇同学身体不适等突发事情,不要围观或表现出厌恶情绪,要关心同学,听从老师安排,协助老师妥善处理。

8.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应端正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三)交往

1.进出校门,相互谦让;主动向门卫和值班老师问候;遇到同学或来宾,微笑致意。

2.上下楼梯时,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走。遇到老师或客人时,应让老师和客人先行,并主动向老师和客人问好。

3.出入老师办公室,先轻敲门,允许后方可进入;与老师交谈,躬身站立一侧,说话音量适中。若老师正在办事或与别人交谈时,不随意打扰;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如果是与老师事先约好,则要按时到达约定的地点。

4.要诚恳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指导。和老师、同学有不同意见时,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不赌气,不吵闹。不欺骗老师,不顶撞老师。

5.住宿生要遵守宿舍管理规定,讲究宿舍卫生,个人物品要按规定摆放;未经同意,不动用他人物品。老师进入宿舍,要起立问好,主动让座;老师离开时要起身相送。

6.尊重同学,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不给同学取绰号,不挖苦讽刺他人,不在同学背后说三道四,不捕风捉影,不说让他人难堪的话。

7.向别人借东西,要先征得别人同意;对别人的东西要加倍爱护,并且信守诺言,按时归还。

8.男女同学要正常交往,大方得体;男同学要尊重和照顾女同学。

9.言而有信,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万一不能做到,应及时说明并真诚致歉。

(四)集会、活动

1.集合列队要迅速、安静、整齐,并提前进入会场,在指定位置坐(站)好。

2.参加升、降国旗仪式,仪表要规范,仪态要庄重,要脱帽立正行,注目礼。唱国歌时要声音洪亮。不得喧哗,走动、嘻闹,东张西望,做小动作。

3.参加比赛,要遵守比赛规则,不弄虚作假,要尊重竞争对手。遇到有争议的问题,要按照程序向有关人员提出,并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观看比赛时,要做文明观众,要给比赛双方队员加油鼓劲。

4.听报告、看演出,要做到神情专注,姿态端正,保持安静,并适时适度鼓掌。报告、演出结束,要真诚鼓掌,以示感谢;要听从指挥有序退场。

5.在活动中,要爱护校园花草树木,亲近与爱护大自然,不乱扔垃圾。

(五)就餐

1.进入餐厅要安静有序,拿取餐具相互礼让,不急跑,不插队,不争抢,不拥挤。  

2.进餐时遵守食堂秩序,保持安静,爱惜粮食。  

3.进餐后,要把餐具轻放到指定地点,摆放整齐,不乱扔餐具与垃圾,保持餐厅卫生。

(六)住宿生

1.注意保持宿舍整洁,按轮值打扫宿舍,冲洗地板、洗手间、桌子、门窗等。

2.自觉搞好个人卫生。盥洗用具等要安放整齐,不与别人的靠叠一起,更不要随便混用,以减少感染疾病的可能。

 3.不要擅自拿用他人东西,借东西要经主人同意,用后及时归还。若损坏,应照价赔偿。

4.重要物品不乱丢乱放,要安全可靠地放置在自己上锁的箱内,以免造成遗失,引起同室舍友间的不信任情绪。

5.爱护宿舍内的公用物品,使用后要及时放回原处,不可乱丢。刮风下雨时要注意关好门窗,晚上睡前要记得关灯。

 6.平时用电、用火要注意安全。熄灯后应立即休息,不再点灯或蜡烛,以免影响舍友休息,甚至造成火灾。 

 

二、家庭礼仪

 (一)起居礼仪

1.按时作息,晚上睡前向家人道晚安,早上要主动向他们问好。

(二)就餐礼仪

1.进餐前请长辈或客人先行就坐,主动给长辈或客人添饭加菜。家人(或客人)给自己添饭加菜时,要主动道谢。

2.进餐时不口含食物讲话;吃东西尽量不发出响声。夹菜时不要挑拣食物,尽量不起身;尽量使用公筷或公勺。

3.不提前离席,如果确实需要提前离开,应该轻声向家人礼貌打招呼;用完餐后,应该主动帮家人收拾餐桌,洗刷碗筷。

(三)交往礼仪

1.孝敬长辈,逢年过节要向长辈表示问候和祝福,要牢记父母的生日。对父母长辈不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

2.与家人交往态度大方自然,常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

3.出门要主动向家人道再见,回家要主动和家人打招呼。如外出不能按时回家,应该及时给家人打电话说明原因,以免家人着急。

4.要诚恳接受长辈的教育和指导。和家人有不同意见时,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不赌气,不吵闹。

5.到家人房间要先轻声敲门,同意后方可进入;不乱翻家人的东西。

(四)待客礼仪

1.家里来客人时,要主动向客人打招呼,并请客人入座;客人入座后,应准备茶水或饮料,双手递送。

2.如果客人与父母谈事情,应该主动回避;在家读书、看电视、游戏等,尽量小声,以免打扰他们的谈话。

3.客人在家时,自己确实有事不能陪伴或暂时离开,应该主动向客人打招呼并说明原因。

4.客人告辞时,要等客人起身后再相送,并主动同客人说再见;客人离开时,应该礼貌目送,不要立刻大声关门。

5.同学、朋友来访,要热情迎接,并主动向家人介绍;和同学、朋友在家活动应该尽量保持安静,以免影响家人。家里吃饭时,应该热情邀请其一同用餐;若同学、朋友来前已经用餐,不要冷落他们,应该先将同学、朋友安排好,自己再和家人一起用餐。同学、朋友告辞离开时,应该主动相送,并欢迎他们下次来访。

6.接听电话要热情,说话时音量要适中。通话结束时应该说再见 并轻轻挂断电话。

 

三、社会礼仪

 

1.公共场所着装要得体、整洁、大方,不披衣散扣,不穿背心、裤衩、拖鞋;女生不穿吊带衫、超短裙。不佩戴饰物。发式发型要符合中学生要求。

2.在公共场所要做合格小公民,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表情亲切自然;要维护公共场所设施,爱护公共场所卫生;参与公共场所活动或使用公共场所设施时,要为他人着想,遵守社会公德。

3.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听从指挥。不闯红灯,不翻越交通隔离护栏,不抢行机动车道,不三五成群并排行走;不追逐打闹,不横冲直撞,不在行人拥挤的路段逗留。

4.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主动配合乘务人员维护公共秩序,自觉排队,按照先下后上的规定有序上车;上车后自觉购票;尊老爱幼,主动给老、幼、病、残、孕妇及师长让座,不抢占座位;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在车上吃零食。

5.在街上或马路上行走时,要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尽量不要在人多的地方逗留。在路上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不能视而不见;如果需要交谈,应注意安全,尽量到路边或其它安全地带,不要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6.向别人问路时,要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如果别人向自己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如果自己不清楚,则应礼貌说明并致歉;给陌生人带路时,要注意安全。

7.到亲戚、同学或朋友家拜访,应事先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登门。作客时应仪表整洁,谈吐文明,举止大方得体,不大声喧哗;未经他人同意,不得随意动用他人物品。主人递送茶水或其它物品时,应双手承接。

8.对他人有意见时,应该在适当时候、适当的场合当面委婉提出;与人有不同意见时,应该心平气和地沟通;不背后议论别人的缺点或缺陷。自己做错事时,应主动真诚致歉,得到别人帮助,应该及时致谢。

 

四、网络礼仪

 

1.善于网上学习,对于所需查找的内容或相关网址,应提前做好准备,上网前要有明确的目标。

2.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不制作、不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不侵犯别人的隐私,不盗用别人的ID和密码。

3.保持身心健康,不浏览不良信息,不浏览不健康、不文明的网页。

4.合理控制上网时间,网上游戏要有节制,不沉迷于虚拟时空。

5.与网友进行诚实友好交流,语言规范,讲究文明,不使用攻击性、侮辱性语言,不侮辱欺诈他人。

6.不泄露个人隐私信息,不随意约会网友。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