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回归本真,切实提高高考作文备考质量(定稿)
回归本真,切实提高高考作文备考质量(定稿)
南安国光中学 黄汉宗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今年福建省高考时隔12年再次启用全国卷。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对作文教学明确提出高中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重在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但是2015年下半年,所谓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声名鹊起,许多省市质检几乎都是此种类型,专家讲座也几乎是一边倒,一线教师、学生高考作文备考几乎都是围绕材料作文的“任务驱动”而展开强化训练。2016年课标全国卷Ⅰ作文揭开神秘面纱(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语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此题一出,着实让许多考生茫然失措,大呼训练上当。专家被打脸,不敢出声,一位教师在微信群中写道:我微信平台上满满都是学生的质疑声,个人感觉从未有过的罪恶感,愧疚得无地自容。一位女生在QQ空间留言,写到作文时,发现时漫画作文,但我还是写成任务驱动型作文,因为我实在记不得材料作文的其他格式,考完问了那么多人,都是写任务驱动型。为什么会出现以上问题呢?说白了还是急功近利与缺乏作文思维训练导致的。
一、高中作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作文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和学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一)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许多高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重点都是力图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处于忽视状态。所以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方式,认清语言和思维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长期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直接结果是学生有可能写出辞藻华丽的文章,但没有实质性的内容。长期发展下去,学生的写作思维会受到限制,深刻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更谈不上文章上有所创新。
(二),迷信专家,过分重视写作模式技巧的训练
每年高考备考期间,各省份都会请一些所谓的专家分析高考作文,指点迷津。在高考指挥棒指导下,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围绕高考而进行,一切以提高分数为宗旨。高考语文中,作文所占比例堪称半壁江山,为了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多数教师迷信专家,在写作教学上急于求成,偏向于学生作文模式的训练,使写作教学变得程序化和知识化。长期以往,这样的教学方式的弊端就会日益显现,如写作中缺乏学生个体体验、文章空洞乏味、作文模式千篇一律、构思单调等,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作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又一主要原因是学生自身缺乏写作兴趣,大多消极对待写作。高中复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很少有时间进行阅读。而阅读是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是用语言形式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和书写活动,是一种行为的实践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写作者以文字为媒介,依据生活实践和社会客观事物,有目的地对之进行观察、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给以能动地反映,最后制作出精神产品—文章。学生词汇缺乏,对事物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很多题材受到限制,不能自由发挥,表露最真实的自己。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对写作提不起兴趣。
二、 切实提高作文备考质量的有效策略
在充分理解作文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存在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笔者特提出以下有效解决策略,希望能促进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1、舍弃猜题押题,回归作文本真
每年高考前,总有各种小道消息在传播,一些专家的讲座也大肆鼓吹押题猜题,拼命给一线教师打鸡血。不少老师迷信专家,忽略考纲及考试说明,违背了作文本真,误导了学生作文备考方向。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备考时要提高对作文的重视程度,,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和命题特点,为高中生提供全方位的作文指导,坚决舍弃猜题押题,回归作文本真,以使学生能够制胜高考。作文本真,即“我手写我心”。在平时备考阶段,作文教学必须贯彻自主性原则,让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写作时,教师不宜提供过多写作建议,或者限制过度条件,而应该让学生自由进行创作,独立拟题,独立思考,同学之间互相批改,总结作文的得与失。在写作题材上,鼓励学生引用生活素材和内心真实情感,写自身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给学生创造写作空间,自由发挥,表露最真实的自己。如果只是一味地关注考试本身、一味地强调应试技能,其结果必然会适得其反。
2、重视审题训练,调动四种思维品质。 兼顾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应该也是可以提升优化的,优化的路径有很多,诸如压缩语段、概括段意、归纳主旨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平时作文训练时,教师应注意调动四种思维品质。⑴分解思维:把握整体、巧妙分割。我们说把握整体,并不排斥局部的重要。局部的不同侧面,在影响着整体可能性的同时,也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⑵因果思维:深入思考、探究原因。任何事物的出现、发展都是有一定因果联系的。对于命题材料要善于追问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从结果出发去探究原因,即“以果溯因”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确定观点,大有裨益。⑶辩证思维:强调联系,一分为二。实现对材料本质全面的分析离不开辩证思维。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可以避免孤立地、单一地、片面地去看待生活中的事物。⑷逆向思维:反弹琵琶,独树一帜。对一则材料,反弹琵琶,从相对或相反的角度去思考,也可能引出新的思索,产生非同凡响的新观念。但逆向思维要“逆”中有理,不能刻意猎奇,标新立异。
3、 科学指导,务求实效
作文是最复杂的心智活动之一,高中时间又太宝贵,学生投入到语文复习上的时间有限,作文教学必须坚持科学指导,务求实效。
⑴培养学生构思能力 。构思在作文教学中占据举足重轻的地位。学生写作文时,必须学会构思,巧妙的处理好问题的前因后果,大胆的表达自我思想情感。要掌握审题、立意、选体、拟题、布局的基本技巧。以立意为例,其宗旨应该是健康个性、健全人格,不触及敏感政治问题,少谈宗教话题,不一味发牢骚;立意的标准应该是紧扣材料,富含哲理,贴近时代,启迪人生;其过程和方法则是:透过表象——把握内涵——抓住实质——归纳哲理。2016年高考,南宁三中的一名考生写出了一篇令人叫绝的满分作文《说尺子》,作文中四段叙述的概括十分精典,在现实的生活中:惯性,使我们的尺子变得富有弹性,却无法丈量出爱的深远。 惰性,使我们的尺子带了偏见,就再也无法凝聚众人的力量。薄情,让我们的尺子扭曲,冷了多少善良的心。 冷漠,让我们的尺子訇然寸断,留下无尽的遗憾。800字的文章表达的如此完美:格局大、立意高,十八岁的孩子那么懂事!能写出如此霸气的作文,不得不让我们佩服!
⑵创新课型,突出重点。
作文复习课型的设计和安排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一环。作文复习课要坚持全面提高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在上好“指导课”和“评讲课”之外,还可以创新一些实用的课型,丰富训练手段。如:专题训练课、习作整理课、素材积累课等。一是搜集可供引用的材料,包括古今中外名人事迹、自然现象、格言警句等。二是积累身边的材料,包括“我”“我与校园”“我与家庭”“我与社会”等四大方面的“美点”“感点”精彩片断。整理自己思想和生活的积累,记下自己的独特见闻、经历与感悟,往往能为作文添彩。三是可供借鉴的优美时文及精彩片断。
三、结语
总之, 高考作文是高考环境中的特殊应试文章,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利用新课程改革的契机,转变作文课以前的重技巧语言表达轻思想训练的观念,回归作文本真,培养起学生的作文思维品质,切实提高整体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