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新课标全国Ⅰ卷人文地理命题特点及复习策略

发布时间:2017-01-06 作者:张金树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1948

新课标全国卷人文地理命题特点及复习策略

  张金树(南安国光中学,福建 泉州 362321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后,原来分省命题的省份将逐渐回归全国统一命题,恢复“全国一张卷”已经成为改革大趋势。福建2016年高考将首次使用国家课标卷Ⅰ,相比较于福建自主命题而言,试题结构、考试内容和范围、试题特点等方面有有一些变化。对于教师而言,研究国家课标Ⅰ卷的命题特点,制定科学的复习策略,对考生能否顺利备考2016高考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尝试着对国家课标Ⅰ卷人文地理命题特点进行初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复习策略。

一. 近四年高考人文地理选择题命题统计分析

 

 

 

 

 

 

 


如表一和表二所示,从考点分布和考点呈现方式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可知,近四年来选择题总体的命题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1.围绕主干知识考查,但不求考点的覆盖面,没有明显的考点变化趋势,不回避知识点的重复考察,主要以人口、交通、农业等为核心考点。

2.选择题的考察范围以《必修1》、《必修2》两个模块为主,其中《必修2》所占分值不稳定,时高时低,总体比《必修1》分值低。

3.区域地理一般不单独考察,会融合到《必修2》作为试题载体之一。

4.图表较多,以常规图为主,统计类图表出现频率较高,甚至需要适当的计算或推算。

5.试题取材多样化,总体难度适中,个别计算类的难度较大。

二.近四年高考人文地理综合题统计分析

如表三和表四所示,从考点分布和考察区域及考点分值模块分布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可知,近四年高考综合题命题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3637两道综合题中有一题是考查人文地理相关知识及能力的,每道题设问3-4问,2224分,没有固定。

2.近四年以来,基本上是考世界地理为主,并且属于小尺度或中尺度区域即大比例尺区域,具体区域一般明确给出,区域辨认不再成为考查指标,这一点与福建自主命题卷以小比例心区域为基础的考察方式差别非常大。

3.综合题以一个“地理主题”作为主线,围绕现象、分布、原因、利弊、影响、措施等设问,并以逻辑思维为设计链条对该主题进行渐进和深层次的挖掘,考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体现能力立意和四大考核目标和要求。(如图甲)

4.思辩(开放)性的题目近几年来成为必考题,突出了《考试大纲》中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这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5.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来创设综合题试题,充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热点或焦点问题进行试题的命制,体现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改理念,考核学生对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并且图像信息简洁。

三.高考真题分析

我们以2015年的全国Ⅰ卷的综合题36题为案例来分析试题的基本结构(如图甲),该试题的结构明显呈现出以新情境并通过设置问题链来考察学生的四项基本综合能力(如图乙)。

四、高三人文地理一轮复习策略

1.研读课标和考纲,加强主干知识复习,构建知识体系与能力要求。具体可从以下四点着手:

A.构建知识体系应以课标或考试大纲的核心知识作为主干知识,并以考纲中的考点(见表五的三级目录所示内容)作为主干知识的细化或扩展。

B.构建能力要求应以课标中的以“能力条件和能力要求”为依据(见表五中的课程标准要求的二级目录),结合考纲中的四项能力进行能力的转化。

C.主干知识体系之间通过可持续发展作为主线连接起来。

D.知识能力转化为试题设问的行为动词:分析、简述、阐释等。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考试大纲》是以核心知识和知识的细化为主要特征的,而《课程标准》则是以能力条件+能力要求+核心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有机融合的。

2. 复习备考中,要精选试题,提高复习的有效度,避免过度和无效复习,教学中要尽量联系实际,运用地理原理去分析和探究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3.综合题方面,可通过集体智慧,适度改造非全国1卷考题类型的其它高考和质检题,以适应新的高考试题题型和设问发展趋势。

4.注意典型区域的选择,更要注意非典型区域的选择。

5.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模型,但是更要引导学生结合题目信息灵活运用知识模型,要学会破模,这就需要在复习中通过情景变换来达到破模的目的,逐渐形成科学的地理素养。

6.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思维是指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心理过程,它是整个智能教育的核心),因此在地理复习中,要不断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且老师本身也要不断强化问题的意识,以适应析全国高考综合题的设问形式。

[参考文献]

1]刘芳.“人文地理”高考复习探究.地理教育,20106

2孟寒冬.2009-2011年新课标文综卷人文地理试题的能力立意分析.教育硕士论文,20126

3李红勋.2010年高考人文地理命题角度分析与学法指导.试题与研究,20104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