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培养反思性学习能力

发布时间:2017-01-06 作者:黄培基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1766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培养反思性学习能力

黄培基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    362321

电话:15859514698  邮箱:huangpeiji2001@163.com

摘要:在总结反思性学习的含义和特点的基础上,从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注重“回顾反思”和“尝试回忆”建立问题储蓄罐、建立错题储蓄罐四个方面阐述了在高三生物复习中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三生物复习    反思性学习   培养

一、反思性学习的含义

反思性学习,是学习者以元认知理论作为学习心理学基础,对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产生过程、思维方法及推理过程、语言表述进行反向思考学习。它具有自主性、批判性、发展性、迁移性、探究性、创造性等特征,是一种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的有效学习。学生在考察自己活动的经历中探究其中的问题原因和答案,重构自己的理解,激活自己的理解,激活个人的潜能,并在活动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下,产生超越已有信息外的信息,从而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上得到发展。

二、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进入高三生物复习,要能突破高原现象,提高学生原有的学习成绩,首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的能力。高考复习是学生对知识结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是一个自主探究、发展创造的过程,因而具有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所以在高三复习阶段开展反思性学习是有保障的。为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复习中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更是反思性学习的促进者。因此,教师本人必须对反思的目的和意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明确通过反思,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明确反思可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有目标、有策略的主动行为。让学生明确没有反思便难有自我改错纠偏的道理;明确反思不仅能及时改正错误,还能优化已有认识,提高自身合理性水平。

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反思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反思。作为学生反思活动的促进者——教师,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或实例以促进学生的反思。教学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设疑,并善于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从学生容易忽视的一些重要环节中提炼问题,然后通过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问题序列来引导学生反思。

2、在复习中注重“回顾反思”和“尝试回忆”

一段知识复习完之后,自觉进行“回顾反思”和“尝试回忆”,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同时也是非常艰苦的再学习。通过“回顾反思”和“尝试回忆”,大脑的神经细胞就会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回顾反思”和“尝试回忆”,就是自己考自己,自己为难自己,自己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自己检测自己吸收知识的效率。通过“回顾反思”和“尝试回忆”,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某一类知识进行梳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和结构化,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综合及运用。在复习中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呈现知识,如用表格将同类知识或不同类知识加以比较,找出其中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用框架,摘要树状(知识树)或用概念图对知识进行反思整理。

例如在复习完育种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几大育种方式的概念图,并以此为背景对知识进行反思整理,用知识树的形式总结几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方法、优点、缺点等,还可以与之前的遗传定律、变异和之后选修三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相关知识进行相应的联系归纳。

3、在复习中建立问题储蓄罐

在复习中建立问题档案,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学会反思性学习。在生物学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学习深入不进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学习中不善于发现总结问题。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建立问题档案,把问题变成一种诱惑力、吸引力,要求学生把在复习时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听课时把疑问记录下来,课后反思中把迷惑记录下来,使学生在质疑中通过内省与自我矫正从而学会学习。

例如:在学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时,学生提出:①加热杀死S型肺炎双球菌后,其细胞中的DNA难道没有“死”吗?为什么还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②S型细菌的DNA是怎样将它的核苷酸序列加在R型细菌上的呢?

通过发散式问题,强调问题的分析与延伸与拓展,更加注重于视野的开阔和思路的灵活。学生反思活动进行得越全面、越及时、越深刻,就越能确保学生的复习效率及效果、潜能的充分发挥,实现成绩的稳定提高。

4、在复习中建立错题储蓄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失误、错误是很正常的现象。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不断地与错误作斗争的过程,即反思的过程。学生正是在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与错误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会学习的。为了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学会学习,教师应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档案。错题档案就是将错误“标本”化,在“错题”旁写出自己思路被卡的情况并分析原因,及从中得到的经验和体会。一道错题,经过这样处理,不仅是对解题思路的反思,又弥补了知识上的漏洞,而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检视到染色体的根本原因是(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C.无染色体形成         D.显微镜倍率不够

好多同学答案选择A。错误的原因是认为不能看到染色体是由于没有染色,故选A。归纳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掌握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和染色体的材料不同,一个观察成熟的植物细胞,一个观察分生区细胞。而洋葱表皮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故无染色体形成。学生经过这样的反思、归纳、矫正错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形成要靠教师正确地引导和培养,才能够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并在学习中自觉地、积极地进行反思。

(该文发表于《文理导航》2016年第1期)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