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关于如何提高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17-12-23 作者:陈锦招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2658

关于如何提高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陈锦招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  362321

摘要:物理学起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自然界又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因而物理学与生活具有广泛的联系,是一门地地道道的生活科学。所以我们的物理教学也应该构筑在生活的基础上,做到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最终实现教育的核心思想──“生活教育

关键词:高中物理    生活化    教学 

物理来源生活,最后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是一个极有效的教学方式。那么什么是生活化教学、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 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生活化教学的定义和作用

生活化教学是指把教学活动放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真正的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使知识变成一种有生命力的存在,并陶冶学生的情操。简单来说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制定的教学目标,把物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选择性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抽象、艰深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而易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制定的教学目标。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进行生活化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物理与我们的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让物理知识变得简单而有趣,更容易达到新课改中的标准。从教师角度看,把生活实例引入物理课堂中,能使物理理论知识变得有趣、直观而易理解,同时加强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切身体会到物理对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且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教师较为轻松地就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角度看,以身边的生活实例进入物理知识的学习中,使他们感到亲近且轻松,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二、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 教学观念生活化。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首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而生活认识论是一种关于一切知识、认知之最终基础的认识论,其研究对象是包含着知、情、意和真、善、美的人类原初的生活世界。它不以主客体的二元对立作为自己的理论前提,而是以人的生活领域中主客体的自然融合为本体论特征,并深入到主客体自然融合的原初生活世界中去。生活认识论从生活世界观出发,它不仅把认识看成是人的生活,是人生活的过程与体验,而且使认识指向生活,即以更幸福的生活,以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作为目标。在生活认识论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已不仅仅局限于完成学科知识的传授这一认知性任务,而是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打破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阂,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进而有效促进学生这一生命体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

2.教学内容生活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就是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紧密联系他们的日常生活实际,在增加物理问题的趣味性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中存在的教学内容。物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到生活,因此教师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收集并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素材,以此来分析和讲解物理课本中的知识和内容,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向学生讲解《圆周运动》中的离心运动时,可以利用能在新闻里看到的大货车因速度过快在转弯时发生侧翻的案例,讓他们更好地认识离心运动。在课堂上可以先引入问题,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最后再向学生解释大货车为什么会发生侧翻。利用多媒体在投影仪上展示出大货车转弯时的实物图并在旁边配备原理图,向学生解释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货车,转弯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是由车轮与路面的静摩擦力提供的,如果转弯时速度过大,所需向心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也就是最大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货车将做离心运动,最终侧翻。通过案例,让学生对离心运动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也让他们认识到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还可以以洗衣机脱水为例,对于洗衣机脱水来说,当水滴跟物体附着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水滴做离心运动,从而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湿漉漉的衣服在洗衣机中转几分钟后机会变干。通过这样常见的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离心运动的理解、印象和应用。

3.教学方式多元化、生活化。所谓教学方式多元化、生活化,就是利用贴近我们生活的现象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这不但要求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注意观察生活周围的细节,还要思维开阔,具有创新精神,不再拘泥于用生活实际解释物理知识,而是把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贯穿于整个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自信心。所以在物理课堂上,除了利用生活实例来讲解物理知识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拉开课堂的序幕或者做实验,如在学习气体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馒头、蛋糕、爆米花等,在没有增加数量的情况下,经过一些特殊处理体积会增大,口感也会有所改善,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材料,从而开始对本堂课物理知识的学习;物理课堂中会需要做很多的实验,不可能每一样需要的实验仪器都会有,因此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做一些简易的实验,这些学生熟悉的仪器可以帮助他们快速的进入学习的状态,如在学习空气阻力时,可以把石头和纸巾在同一高空同一时间抛出,谁会先落地呢,当然是石头,因为空气阻力对比较重的物体影响较小,对较轻的物体影响较大;在学习完电的有关知识后,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串七彩灯,在节日时装点教室;在学习完重力的知识后,向学生播放一段宇航员在太空舱中的生活状态并结合他们乘坐电梯时的感觉,让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总之,当物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时,物理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兴趣。因此,物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渗透生活化元素,从生活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与问题,引导学生用物理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环境,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物理课堂知识,使他们不仅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应用,从而切实体会到物理在生产,生活,科技与社会领域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卫丽.“面向 21 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理论纲要[J].上海教育科研,20062

[2]张定堂.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710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