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情知识

2021新生图情教育

发布时间:2021-08-27 作者:llz 发布者:llz 阅读 : 4575

国光中学2021年新生图情教育讲座

 

一、图书馆与中学生的成长

1、培养品德、陶冶情操的作用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你们一方面具有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兴趣广泛,记忆力强的优势与特点,另一方面又由于你们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其意志行动还处在发展过程中,意志行动的独立性还未成熟,判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如果忽视引导或引导不当,就易受社会上不良书刊的影响。

中学图书馆是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先进思想意识的理想场所。通过对优秀书刊的阅读欣赏,对你们提高思想觉悟,培养品德,陶冶情操.锻炼意志以世界观的形成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正如高尔基所说的“书是人类灵魂的窗户,书是知识无尽的源泉。它会帮助你辨别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情,它能教会你尊重别人和自己,它会用爱世界爱人类的感情振作你的头脑和心灵。”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里,图书馆被誉为“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好宝库”,它在传播与交流人类先进思想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扩大知识,开发智力的作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使人充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富于哲理的名言,生动地说明了利用图书馆博览群书,对人们扩大知识,开发智力的重大作用。因为人的知识才智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积累的结果。开展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正是要打破学校教育长期局限于课堂讲授的状况,通过精简压缩课堂讲授的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和阅读书刊;并通过广泛阅读健康有益的书刊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从中培养你们的兴趣爱好,以利于发展你们的个性与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图书馆应因势利导,通过营造幽雅舒适的阅读环境,制订便捷的借阅制度和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把学生吸引到图书馆来。学生利用图书馆进行广泛的阅读,既可以拓宽知识面,又可以使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对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学校图书馆藏书通过学生的充分利用,就可以起到江泽民总书记所说的“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要作用。

3、促进独立思考,培养能力的作用

在旧的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所追求的是升学率的高低,而学生则疲于应付考试和完成作业。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到图书馆借阅的,多为教师指定的各门课程的参考书,一旦超出此范围,甚至会被一些学生家长认为是“闲书”而加以限制。这无形中制约了图书馆发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培养能力增长才干的积极作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这种制约已不复存在,图书馆应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与条件,主动积极地做好这方面的服务工作。

学校图书馆发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作用的关键,在于切实做好阅读指导工作。古人有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就是说人们能否把书读好、读活,收到扩大知识、增长才干的预期效果,一定要善于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而指导读者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和工作内容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图书馆办得好坏和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正如老舍先生所说的“一个藏书多而用书少的图书馆,不见得是一个好图书馆,一个用书多而不教育人民怎样用书的图书馆,也不见得是一个好图书馆。我想,一个理想的图书馆是这样的,它会指导读者读什么或怎样读”。老舍先生这些精湛的见解,令我们图书馆工作者深受启迪。

4、图书馆的学习环境是学生自由学习,增强实践能力的天地。

图书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动的方式,没有任何压力和束缚,是学生自由学习的乐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兴趣和爱好来选择图书,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这种学习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积极主动的学习,适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是任何课堂教育不能相比的。

二、图书馆知识简介

1、福建省图书馆简介:福建省图书馆是综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提供图书、报刊借阅和参考咨询等多功能的学术性服务机构,是全省藏书、目录、馆际协作与协调、图书馆学研究和业务培训的中心。其前身是鳌峰课士馆附设的图书馆,清宣统三年(19112月)成为独立的全省性公共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新馆位于福州市湖东路227号,199111月奠基,199510月落成启用,是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为全省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之一。新馆造型美观大方,汇集了闽西圆土楼、闽南红砖民居及福州、莆田民居等众多的福建地方建筑风格,辅以开阔的广场、草坪和3处内庭院花园,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福州市十佳优秀建筑景观之一。新馆主体按功能分为中心、阅览、计算机视听缩微、展览报告、书库、办公等6个区域,用内走廊连成一个整体。建筑总面积22500平方米,设有19个不同类型借阅室,900个阅览座位,8层书库设计总藏书量330万册。位于东街28号的老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设有少儿分馆和芳草书社。

2、泉州市图书馆简介:泉州市图书馆创建于19585月,现新馆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东湖公园北侧,占地9.6亩,建筑面积6320平方米,其中书库面积2425平方米,读者用房面积2030平方米。设计总藏书量80万册阅览座位400个,是座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现代建筑,于199111日启用。图书馆设有:图书外借室、中文图书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报刊室、古籍地方文献室、电子阅览室以及少儿室等。

3、我校图书馆简介

学校一直很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使图书馆能更好地服务于师生的学习、教学、研究。我校图书馆已通过了“省级达标中学图书馆”验收。图书馆包括综合书库、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过刊室、采编室、学生电子阅览室等。现有馆藏文献142411 册,报刊367种,工具书481种,办馆经费始终得到充裕的保证使我校图书馆硬件设施、馆藏文献充分保障。

三、借书规则

1、凭本人借阅证借书,不得代借(理由:一旦图书丢失,这本图书由该证上的读者承担赔偿责任)。

2、本库实行开架借阅。入库选书,应使用代书板,自觉维护图书排列顺序,取书、归架均应双手操作,出库时应主动交回代书板。

3、每人每次限借图书2册。借期为1个月,借期内归还。一旦所借图书超期,系统将自动关闭借书权,直至所欠图书归还或对图书作出赔偿后,才可恢复借书。

4、遗失借阅证应及时到馆办理挂失手续,并申请补办。(如果不及时挂失,证被其他同学捡到,这位同学又使用你的借阅证借书,如果该书丢失,那么该书就由你赔偿。)

四、借还书借书流程:

1、借书

1)读者入库选书,必须使用代书板(代书板的作用;因为图书馆架上的所有图书是按照图书分类号顺序排列的,使用代书板代替你所取下图书的位置,防止你不借此书,把它放回原位置时放错。使用代书板的方法:首先把代书板插在架上你想借的图书旁边,然后从架上取下图书:通过浏览这本书内容,如果你觉得不想借这本书,就把它放回代书板所在的位置;如果你要借这本书,那么你就取下代书板,连同你想借的图书一起拿到借书处办理出借手续。

2)选好书后将书及本人借阅证交给借还书处工作人员,把代书板放回原处,自己到借书处外面等候。

3)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网信软件“流通管理”中图书借还窗口中用条形码阅读器扫入读者证号条形码及所借图书条形码。

4)工作人员将书及借阅证交给读者,读者把所借图书及本人借书证带走。

2、还书流程(还书可不必带借阅证):

1)读者将所还图书交给借还书处工作人员。

2)工作人员检查所还的图书无误,无污损后,消除读者借图书记录。

3)工作人员把归还图书归架。

五、图书馆文献的分类

 图书馆的文献是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分类、排列的。目前,我国大多数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是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的。(如果大致了解图书的分类,那么就可以迅速从书库中查找到想借的图书。)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

B、哲学、宗教社会科学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自然科学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综合性图书 

Z、综合性图书

六、学会阅读

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的终生学习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也是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国学大师梁启超就这样说过:“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与发展。” 

1、如何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习的内在力量和强大动力。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效果将会极大地提高。引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第一环。

1)理解阅读在学习甚至终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同学们应在理性上接受阅读学习。首先同学们应认识阅读是学习之母,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你们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在今天,人们已把教育视为终生教育,在人的终生学习中,更离不开自主阅读。同学们如果理解自身学习活动价值的方法,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自己在进行阅读活动之前就产生一种富有自觉能动性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2)创设生动的阅读环境,引发其阅读兴趣。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往往需要一定的阅读环境,一步步引导而产生,这需要生动活泼的阅读情景。如提出一系列的阅读主题,同学们在阅读后对阅读主题作自由讨论;或者设置阅读疑问,同学们通过查找工具书和网上查询等手段,来解答阅读疑问;或者创设阅读材料的虚拟环境或亲临阅读材料的真实环境,获得阅读的真实感受;或者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活动,看谁的视野最广阔,知识最丰富,实行成果交流,资源共享,并且通过这种形式反馈同学们的阅读效果。同学们在这样的阅读学习中体验到了阅读学习的乐趣,获得了成就感,逐渐巩固了原来的求知欲。形成了比较稳固的阅读兴趣。中学阶段是人的自我意识高涨的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同学们的求知欲迅速增强。同学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得到引发,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是得到一种知识,就应用方面,是养成一种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所不能忽视的。

首先,同学们应养成随时阅读的习惯。同学们应明白阅读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无事无物不成为我们的阅读对象,何时何地都成为我们的阅读时空。人的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拥有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阅读,一定要争取“零碎”的时间,最后才能合“零”为“整”。

其次,同学们应养成有计划地阅读的习惯。计划是蓝图的第一步。阅读也一样,要达到阅读的最高境界,也得从有计划地阅读开始。同学们应有阅读学习计划。同学们的阅读学习计划内容包括目的、内容、时间、掌握程度等,要循序渐进,重点突出。阅读教学目标,既要有总的规划,又要有阶段性的统筹安排;既要有量的规定,又要有质的要求;既要拓宽读物的类型、数量,又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同学们应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并能将自己的阅读体会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对阅读材料有一定的感悟,能在阅读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作出富有创造性的评价,并形成一定数量的读后感和读书笔记。

随时随地地阅读和有计划地阅读都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它们并不矛盾。随时随地地阅读是博采知识,有计划地阅读是一种目标追求,是一种定向、定量、定质的阅读活动,它能使博采到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集约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二、得道于课内:指导阅读技能的学习。同学们应掌握阅读要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技能素质它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

1、朗读与意读。 “朗读”是一种把眼、耳、口都调动起来的学习方法,它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它还能把语言训练、思维训练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多读,同学们才能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意读”就是通过阅读来体验、感悟、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情在读中自悟,理在读中自明。它集中体现了阅读的审美、感化的功能。同学们应学会“朗读”与“意读”,在“朗读”与“意读”中比较、品味、辨析,加深体验与领悟,培养同学们的感悟理解能力。

2、探究性阅读

探究性阅读是一种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进行阅读分析、阅读评价的学习方法。它是对阅读材料进行广度与深度的挖掘、研究,包括对作品所包含的思想观点、作品所反映的某些问题、作品的写作技法以及作者的研究等等。

这种探究性阅读充分体现了阅读的主体性,同学们应学会多角度有创意地进行阅读研究。例如,在读鲁迅的作品时。易懂之处,自己去阅读;疑问之处.自己去探究,寻找解决疑问之方法;难懂之处,与老师共同分析探讨。在学习《社戏》一课中,同学们可设置了三个探究学习的计划:对青少年时期的鲁迅的生活、求学事迹资料进行搜集整理;比较鲁迅散文与杂文之风格;探究鲁迅思想及其成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上的搜索引擎搜集图片和资料;通过图书馆的多种检索方法搜集鲁迅的作品、作品评论;实地考察鲁迅故居,亲身感悟鲁迅的成长经历。然后对收集到的阅读材料进行选择、判别、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种探究性阅读过程是一种对知识的再加工过程,即对所获取的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并以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更深一层,是能从已有的知识材料中总结出内在的规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阅读的终极目标要达到的正是这个目的。

三、得益于课外:重视课外阅读。同学们应走进自由阅读的王国。

1、精读与泛读

课外阅读较之于课内阅读,它有更大的自主性,为了避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①以课程标准为中心,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包括古今中外优秀的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等各类读物;②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注重阅读内容的科学性和人文性;③阅读范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具体做法是:阅读范围由教材节选的课文向其原著延伸;由教材所选作品向其背景材料及作者延伸;由教材所选作品向其评论性文章延伸;由教材所选作品的题材向其同类题材的作品延伸。

面对浩瀚的书海,同学们必须掌握泛读与精读的技巧,才能达到自己的阅读目标。英国哲学家培根就曾经说过:“有的书只读其中一部分即可,面对于一些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因此,对不同的书要区别对待。泛读,就是对一些作品作简单的阅读,弄清所读材料的写作目的、主要内容;阅读作者的序言和后记;查看目录与索引;阅读各章的提要和小结。精读就是对优秀的作品作仔细的阅读,深入探讨它的独到之处。宋代学者朱熹就总结出一种“剥笋式”的精读方法,把读书当成剥竹笋一样,一层一层地把外壳剥去,最后才得到它的精华部分。精读求深求巧,泛读求广求智,只精不泛则太陋,只泛不精则太浅。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这种读书方法既是课外阅读的一种技巧,又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其目的唯在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促进学生的自由阅读。

2、写读

写读正是促进积累和运用的重要途径,写读也是巩固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增强记忆、加深理解、注重积累,才能达到强记博闻的阅读效果,这也是为创新思维的形成打下基础。

   “不动笔墨不读书”。做读书笔记是很多人的读书经验。把自己阅读后的所思所想或者原书中的精彩部分,采用摘抄、批注、读后感的形式写下来,将它融会贯通。特别是中学生,仅有课堂笔记是远远不够的,课外学习也应有记笔记的良好习惯。动笔杆子来阅读,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巩固记忆的过程。它也是一个思维创新的过程,这是一个阅读——记忆——思考——创新的思维过程。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必由之路,它是课堂的拓展与延伸,离开了课外阅读,学习只能是带着脚镣在舞蹈,同学们的阅读能力也将无法得到提高。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