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研究

国光中学学生成长三年课程研习总体规划

发布时间:2018-11-11 作者:佚名 发布者:yhc 阅读 : 14802

国光中学学生成长三年课程研习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中教育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以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高中德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坚持把德育贯穿到育人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开展学生人生发展指导,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指导策略和内容,探索新形势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传承“公毅”校训,把“光前精神立校,公毅品格树人”德育工作理念贯穿学生成长过程,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德、智、体、美并举,形成国光的育人特色。

 

二.总体目标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德育目标,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使学生基础文明素养得到明显提高,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具有强健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立志为民族振兴与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社会中坚。

三、实施要点

高一年级

一、学生特点简介

生理发展日趋成熟,自我意识与成人感增强。对高中生活有向往之情,希望自己会有一个崭新的变化,但行动往往滞后。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日益深刻,但由于思想不成熟,心理不稳定,常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和片面性。部分学生对困难、挫折心理准备不足,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弱,情绪波动较大,有时表现出意志消沉的情状。

二、德育目标

关心国内外时事政治,了解政治同国家命运、学生前途息息相关;增强爱国、爱校意识,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行为规范意识,强化集体主义观念和现代竞争、参与意识;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作风,初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严已宽人、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形成乐观开朗,不畏挫折,锐意进取的心理素质。积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三、德育重点

   1、集体主义教育:教育学生在新集体中,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心中有集体”的好思想,热爱新同学、新老师,积极参加集体各项活动,共同建设优秀班集体。

   2、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了解高中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激励学生全面严格要求自己,从严训练,规范言行,提高对高中阶段学习生活的适应性,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阶段的过渡。

   3、个性发展教育:教育学生进一步懂得时代精神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性,既注意符合时代要求的能力培养,又注意道德修养和心理品质修养,培养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不断进取的性格,进而使自己以积极态度迎接新集体、新环境。

四、分阶段德育工作实施建议

第一学期   主题:扬起自信的风帆

月份

8-9

9-11

11-1

 

 

 

 

 

 

 

 

 

 

 

1、配合学校组织好新生的军训工作。

结合班集体建设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组织新生军训汇报表演。

2、组织新生上好“开学第一课”。介绍学校办学传统,带领新生参观光前故居、校史馆,参观校园教学设施和设备,鼓励新生在未来的三年中为学校增添更多的光彩。

3、配合教务处组织好高一新生的学科衔接教育工作。

4、以学校名义印发《给高一新生家长的一封信》,将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告诉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

5、建设班级文化,营造健康成长氛围。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薰陶与感染,激发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

1、开好第一次年级学生大会,提出德育要求。进行《规范》再教育。

2、召开年级全体住校生大会,对其学习和生活上作好指导。

3、建立年级学生级委会,指导学生对常规工作进行自治管理,办好“高一简讯”。

4、结合教师节和国庆节,进行尊师爱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如举办国庆专刊、文艺演唱、演讲、诗歌朗诵等。

5、成立学生学习互助小组,协助班主任重点做好后进生的教育。

6、举办家长讲座,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帮助教育子女适应高中新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1、召开“三会”,通报期中考试及上半学期学生在校的表现和下半学期要求。

2、进行科学人生观教育。举办什么是人生观的年级主题班会。并组织观摩。

3、组织班主任召开本班任课教师会议,统一认识。

4、进行一次教与学的调研工作,便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协调教学矛盾,减轻学生负担。

5、初评“三好学生“和文明班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和成长记录认定。

 

 

第二学期   主题:我的未来不是梦

月份

2-4

5-7

1、利用学生大会总结第一学期工作,提出新学期的要求。在高一年级学生中树立学习榜样和典型 。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活动,组织一次学雷锋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体验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学会尊重的思想感情。

3、结合春游、祭扫烈士墓、“五一”、“五四”活动,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邀请73146部队作一场国防教育报告。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做好学生校本课程的学习和动员工作。

5、期中考试动员,开展师生帮差活动。

1、 纪念“五四”,举办“我的未来不是梦”演讲比赛。

2、举办“七一”专刊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报告会,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

4、评选“三好”,先进班集体作好学生品德评定的检查。

5、召开“三会”,安排学生暑期教育。

6、配合教务处做好学生的文理选科分班工作。

    

高二年级

一、学生特点简介

学生成长正逐步走向相对稳定与成熟的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与独立意向显著发展,调节力、自制力增强。学习上的分化使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增强了进取心,学习成绩中下等的学生出现了气馁、松懈、消沉的情况。性意识进一步增强,少数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可能出现交往过密现象。

二、德育目标

能正确分析国内外时政大事,关心国内外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动态,了解社会对新一代的要求,立志成才,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参加团组织活动,自觉发挥团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加党课学习,提高对党的认识。能以真诚、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见贤思齐,谦虚守信。尊重异性同学,追求高尚而又理智的交往。

三、德育重点

1、立志成才的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懂得社会发展与人的素质的关系,以建设中华为己任,刻苦学习,善于思考,珍惜时代所创造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2、生活指导和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环境与成败、友谊与个性发展、爱情与家庭、个人与社会等关系,初步掌握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生活各方面关系应有的常识、心态和行为方式,加强文明修养,言行讲规范,以帮助学生提高对环境,对社会的适应和发展的能力。

3、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的教育:教育学生懂得劳动的价值,自觉地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进一步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努力掌握劳动技能,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

四、分阶段德育工作实施建议

第一学期   主题:摇起奋进的双浆

月份

8-9

9-11

11-1

1、“清华园里觅芬芳”“未名湖畔留个影”组织年级优秀学生进行北大、清华校园游夏令营。激发学生力争上游,冲刺名校的愿望。

2、利用暑期将历届优秀毕业生组成演讲团,对本届学生进行演讲,以期在理想、学习、生活、工作等多方面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3、开展暑期学生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

1、对学生进行《规范》再教育。做好高一到高二学生思想状况的德育衔接工作。

2、做好高二学生的“学农”工作,通过劳动体验让学生学会珍惜、学会尊重。在劳动中凝聚师生感情,在劳动中加强新班集体的建设。

3、年级开展学习方法指导,迎接期中考试。

1、召开期中年级家长会,汇报上半学期年级工作,向家长提出教育要求。           

2、期中考试后组织年级学生参加厦门大学等高校一日游,参观激发斗志,明确理想。

3、举行体育竞技活动,树立争当先进、勇夺第一的思想。

4、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

5、高中学业会考动员,初评三好先进班集体。

第二学期   主题:在砥砺中奋进

月份

2-4

5-7

1、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总结大会“辛勤耕耘,收获有望”

2、开展学雷锋做文明学生活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争取校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3、组织春游、爱国主义教育和 “红五月”活动,“五四”表彰优秀团员、干部、“三好学生”和“学雷锋活动积极分子”。

 

1、召开期中年级家长代表会,汇报上半学期教学教育情况,征求家长的意见,开展家教讲座。

2、开展学生学习互助,防止“分化”。重点检查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特别是高分掉队的学生。

3、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通过心理讲座教育学生自尊、自重、自爱、防止“早恋”,珍惜青春年华,刻苦学习。

4、学年总结,评比“三好”学生和先进班集体。指导班级做好学生的品德等级评定和评语工作。

 

高三年级

一、学生特点简介

    面临高中毕业,思想活跃,既留恋高中生活,又描画着一个美好的未来,有即将毕业的自豪感,又有面临毕业升学考试的紧迫感,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进一步增强。对升学和专业的选择进入预备期,学生思想上的压力和心理上的波动都会比较突出,紧张、焦虑会成为困扰学生情绪中的中心问题。选择个人前途,理想成分减弱,具有现实主义的态度。

二、德育目标

    确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豁达、果断,有自信心,不断进取、开拓。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能勇敢地接受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挑战,不耽于幻想,在艰难困苦的境地中具有一定的承受力、耐挫力、自制力和调节力。激励学生珍惜最后阶段学习生活,努力掌握好高中三年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将个人职业理想与国家利益、个人条件通盘考虑,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间的双向选择,确立毕业后的发展方向,以进取的态度对待升学和就业。

三、德育重点

1、 做合格的高中毕业生的教育: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技知识,而且要有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健康的心理和体魄,努力完善自身。

2、共同理想与个人志向相结合的教育:教育学生能将自己的志向与祖国事业联系起来考虑,正确对待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双向选择,正确对待升学、就业中的各种矛盾,确立好自己的发展方向。

3、迎接新生活、接受新挑战的教育:引导学生对未来生活道路的艰巨性有较为充分的思想准备,进而培养积极的心态,豪情满怀地走向社会,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提高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

四、高三年级德育实施途径  

第一学期   主题:冲向成功的彼岸

月份

8-9

9-11

11-1

 

(1)合理制定暑期学习计划。

(2)召开“扬我风帆,走入高三”全体学生动员大会,邀请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作激情演讲。

(1)在开学一个月内召开各级会议:全体学生的常规教育;学生分层次目标教育;住校生会议等。

(2)组织高三学生心理座谈会,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始终要贯穿一条主线:培养自信——勇于进取——不怕挫折——迎接挑战——争取成功。

 

(1)组织学生秋游,放松身心,争取更佳投入。

(2)组织年级教师外出考察、交流,学习先进高三教学模式、管理经验。

(3)期中考试后召开“三会”,并初步确定“导师制”中的互助名单。

第二学期   主题:迎接人生新的篇章

月份

2-4

5-7

(1)做好学生参加市质检组织、阅卷、统计和质量分析工作。

根据各班推进情况提出下一阶段努力目标和具体跟进名单。

(2)召开全体师生“百日誓师,走向成功”动员大会。

(3)配合各班做好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4)组织一次“家有考生”的家长辅导讲座,既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又及时给予家长科学管理的指导。

(5)配合做好高考体检相关工作。

(1)组织各科做好“高考冲刺指导”的编写工作。详细制定最后查漏补缺复习方案。(落实到每一天)

(2)向全体学生提出“光荣毕业、感恩母校”倡议:做一次大扫除,捐一本图书,再做一次榜样,道一声谢谢,提一个建议,种一棵树。

(3)开好毕业典礼,,激发学生拥抱学友情,体味师生情,感谢父母情,怀着感恩的心离开校园。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