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省级课题《“光前精神”教育的特色德育校本研究》开题报告暨2018年学村“光前精神”研讨会在国光中学举行
10月12日上午9:00,国光中学省级课题《“光前精神”教育的特色德育校本研究》开题报告暨2018年学村“光前精神”研讨会在我校办公楼五楼会议室顺利召开。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泉州市教育局思政科苏炳炎督学、南安市教育局德育科戴一珺科长、国光中学李俊松校长、黄汉宗副校长,以及来自光前学村各学校的代表,全体课题组成员列席了研讨会。本次活动是纪念李光前先生诞辰12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本次研讨会分国光中学省级课题《“光前精神”教育的特色德育校本研究》开题报告和“光前精神”思想研讨两部分进行。会议由国光中学政教保卫处黄顺进主任主持。
此次会议,首先由泉州市教育局思政科苏炳炎督学宣读《“光前精神”教育的特色德育校本研究》入选省级课题文件。接着课题负责人国光中学黄汉宗副校长作开题报告。黄汉宗副校长分别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度安排、研究分工等方面进行开题汇报。黄汉宗副校长指出本课题旨在积极开发光前先生爱国爱乡精神,引导学生了解光前精神育人的丰富内涵,感受光前精神的伟大力量,体会光前精神的时代内涵,创新学校的德育方式,通过榜样的学习来影响促进学生的良好品格的形成。
在热烈的掌声中,南安市教育局德育科戴一珺科长就课题的研究提出了指导意见。她充分肯定了课题选题、研究思路、前期准备工作,戴一珺科长指出弘扬光前精神是富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主旋律不谋而合,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光前精神的研究是学校德育研究水平的重大突破,这个课题的研究可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方法与模式。最后,戴一珺科长还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几点希望:希望学校把光前精神的研究当成一项重要的的工作来落实;希望开展一些实践活动,立足于载体的开发,使光前精神落到实处,同时也提出了光前精神如何与学科融合,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等宝贵建议。
第一阶段结束后,与会嘉宾到光前堂广场观看光前先生生平事迹图片展,感受到先生不朽的风范,随后又兴致盎然地观看了国光中学课间跑操活动,高度肯定了学生的精神风貌。国光中学黄汉宗副校长和两位学生接受南安电视台的采访,分别谈自己对光前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研讨会的第二阶段,与会嘉宾回到五楼会议室围绕 “光前精神育人”进行深入研讨。
国光中学李俊松校长指出,校主李光前先生的精神及为学校制订的“公毅”校训是我校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学校要与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和利用校本资源,建设好“光前精神”教育基地——光前故居和校史馆、光前堂,使师生、校友了解并感受校主李光前先生的高尚人格及报效桑梓的爱国精神。用光前先生爱国重教、勤奋、诚信、质朴的具体事迹进行富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完善 “以光前精神育人的德育特色”的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竞争力。
李校长说,从学校发展来看,学校总结了70多年办学历史,呼应建校初期“手脑并用,文理并重”的办学理念,并赋予时代特征,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光前先生不仅为我们创下了一个宽敞美丽的校园,而且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光前精神”。他结合时代需求,提出应该把“能勇立潮头,有家国情怀”看作是光前精神的精髓。学校要积极培育和弘扬光前精神,增强国光学子对国光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和造就一代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国光人,形成人无我有的育人特色。
随后光前学村各学校的代表分别作了研讨发言。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光前精神,丰富了光前精神的内涵。
在研讨会上,与会嘉宾针对如何做好光前精神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嘉宾们各抒己见,研讨氛围浓烈,为课题顺利开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黄汉宗副校长表示,各位与会嘉宾的意见和建议,对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和进一步的课题研究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课题组一定会充分吸收各位嘉宾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课题研究内容。
最后全体与会人员在光前主题公园前合影留念。
省级课题《“光前精神”教育的特色德育校本研究》开题报告暨2018年学村“光前精神”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件大事。相信通过今天的活动,“光前精神”必将在学村得到更好的弘扬。国光,不仅是一个校名,更是华侨爱国爱乡的象征,学校将始终高举李光前先生这面旗帜,号召全体师生,在校主精神的感召下,努力工作、学习,不忘初心,继续前行,重振国光雄风,为南安的教育事业、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