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国光中学召开2019年春季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
2月25日晚,国光中学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校长李俊松主持会议,并做了题为《激发活力,推进学校质量提升》的专题报告。李校长与全体教师充分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福建省教育厅等发布的《福建省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文件精神,介绍本月22日全省教育大会的会议指示,围绕南安市教育教学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高效课堂教学和“重振国光雄风”等内容,总结已取得的成绩,展望未来,提振教育科研,提出课程实施与管理要求。 李校长对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的数据进行介绍,与全体教师一同分析各年段、各学科的各分数段的分布情况,特别点名表扬了高一高二年期末质量监测和高三年单科质检中教学成绩优秀的64名教师,给予部分教师充分的肯定,计划今后推出优秀教师故事展示,树立国光榜样。 落实教育教学约谈机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对于在教学质量监测中教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科和教师,李校长提出了约谈,分析根源,探求解决,要求部分教师承担课堂教学改革先锋任务。李校长指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适应高考改革要求最终的内容,务必有效地按计划推进。同时总结一段时间以来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几点要求:针对部分学科、部分教师在作业量的布置上的不足,提出控制作业数量,提升校本作业水平,精心编印校本作业,有效、高效提升学习质量;针对班级学科间学习时间安排问题,提出应合理分配时间,科任教师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学科学习综合平衡,使之形成成绩合力的最佳;针对目前拔尖学生不突出等不足,强调加强尖子生的培养,特别是高三年的本一线的的学生的培养,及全校教师的力量,组建尖子生培养的教师团队,创新激励机制等;课堂教学中,李校长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关系,让融合课更高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都需要老师过硬业务能力,号召所有老师必须重视学习、自觉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升关键把校长“带教研”落到实处,也要教研机制创新。本学期起,开展每周半天集体备课工作,内容需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学习、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校本作业研制、信息技术融合、课堂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等,有效提升教研质量。 如何激励教师开展有效教研、激发教师的教学教研工作热情,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李校长立足校情,制定提高教师论文与立项课题的层次和鼓励教师个人荣誉发展的奖励性举措,赢得满堂喝彩。鼓励教师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奖励在学科核心期刊等的论文每篇1000元;根据课题立项的级别,奖励课题负责人和成员5000至200元不等;奖励省级至市级的学科名师、带头人、骨干教师一万到一千元不等的奖励金。通过对教研成果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重奖,有效激发教师的教研工作热情,深入学习,提升专业水平,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承担省级开放教学是一级达标与示范高中学校的责任与风范,李校长就认真做好4月10日至11日于我校举办的2019年春季省级教学开放周公开教学和讲座的活动做了动员,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和稀缺性,要求教研组加强磨课,务必打造精品课程。 一级达标复评是学校当下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学校的存亡与发展,为此全校开展迎接一级达标复评各类测评、抽查、演练等大练兵活动:信息技术学科融合课、教研成果应用的信息技术融合课、教学实验活动抽查、消防演练、装备检查检测等,做好课程开发、建设,校本系列课程的开发实施与教材的编印等。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常抓不懈,学校管理的关键在现有学校质量监测等有关制度的执行力上。李校长始终贯彻“带教师、带教研、带教学”的精神,主持工作以来,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2019届高考奖教方案》《国光中学教学质量监测》《国光中学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及实施办法》《国光中学教职工校际教职工交流工作方案》《国光中学后勤职工岗位责任制与工作考核办法》等,有效地激励全体教师的拼搏热情,保障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在毕业班教学备考管理上,李校长始终坚持“下水”,即与一线老师一起分析学情,参与各组的集体备课,强调集全校之力,组件尖子生辅导团队,针对尖子生相对薄弱学科的薄弱知识模块补长、指导校本作业(测试)研发、应用、分析,学习先进经验(厦门双十等)有效进行作业的布置、批改与讲评,讲究“双基”的复习,备考要把握改革大方向、新变化,注意命题方向学科化与试题创新等,真正把校长“带教师、带教研、带教学”落到实处,落到关键处。 关于高考综合改革,李校长总有深刻的理解和领会,也总喜欢把相应的理念与教师们分享。此次教学工作会议上,他提出学校工作重点要大力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努力实现弯道超车。从提高办学条件(教室、教师)、转变办学理念(落实规范要求、增强自身能力、提升内涵发展)、立足常规管理(党的建设、课程管理、教学常规、内部治理、教育科研、师生发展等)、更新小内管理制度(打造系统性管理制度)、体制创新与组织架构改革到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实施国家课程方案,构建校本课程体系等方面与全体教师交流,并强调要抓好关键工作: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探索实践学科核心素养及实践路径;强化问题导向、目标激励的以校本研训制度,深化校本作业研究应用;加快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课程安排、学生管理、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管理;注重信息技术学科融合,强化实验教学、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在规范开展走班教学方面,李校长澄清了几个容易认识误区:只盯着等级性考试科目、等级性考试科目越早走越好、无条件满足选课要求等。进而提出了几点要求:非高考学科从高一走起、等级性考试科目从高二走起、从双向沟通开始选科、从优化组合做起、从基础条件做好准备等,凸显了对新高考的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 最后,李校长以习主席的“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时间起步”与全体同事共勉,希望共创国光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