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中运动队训练与文化学习关系初探

发布时间:2019-05-22 作者:佚名 发布者:yhc 阅读 : 4818

  陈文平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 福建南安)

摘要 本文采用查阅资料法和访谈法,对国光中学近几年参加运动队课余训练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运动队课余训练能否对学生文化学习成绩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学校领导、教练员等共同努力下,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后,参加运动队课余训练的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不仅没有下降,而且获得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双丰收。

关键词 校运动队 课余训练 文化学习 主要措施

前言

学校运动队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中起着带头和表率作用。然而,学校要组织运动队,加强集中专项训练,往往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阻力,学生本人、家长、班主任等担心参加运动队训练会影响文化学习,影响今后升学。针对这个问题,如何处理运动队课余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关系,消除学生家长、教师的担心,把运动员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南安国光中学2015届至2017届参加运动队训练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10人。

2.研究方法查阅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二、结果与分析

1.国光中学运动队2015届至2017届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基本情况

(1)运动队文化学习的基本情况

1 高中入学成绩与高三毕业成绩比较

年级

学生
人数

运动队
人数

高一年队员入学整体
平均成绩居年段名次

高三年队员毕业整体
平均成绩居年段名次

整体提高
名次

2015

720

37

660

656

4

2016

720

35

620

602

18

2017

720

38

630

620

10

 

2 国光中学运动队高考录取情况表

年级

运动员
人数

运动员考入体育
大专院校以上人数

运动员考入非体育
大专院校以上人数

合计

运动员
录取率%


录取率%

2015

37

8

24

32

86.3

83.6

2016

35

12

19

31

88.5

84.1

2017

38

10

23

35

86.8

83.1

从上述表中看,参加运动队训练的学生整体文化学习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运动队训练比赛情况:

国光中学运动队(2015届至2017届)在各级比赛的成绩:女子排球队连续三年获得泉州市中学生排球赛第一名,福建省第二名。男子篮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在南安市、泉州市均获得较好成绩。

2.国光中学在处理课余运动队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关系的主要措施

(1)学校领导从各方面关心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

学校成立运动队领导组:副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政教处副主任,以及体育教研组全体教师,副校长直接负责校运动队的全面工作。把运动队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

学校在各年段组织一个“体育艺术”教学班,要求各年段文化成绩在年段中较差的体育特长生均要到该班上课,该班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该班的教学工作,因材施教,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其效果是显著的。

学校建立教练员、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及文化学习的管理制度和奖励方法。极大地激发教练员、运动员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2)教练员妥善处理训练、比赛与运动员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

运动员只有文化学习好,家长才放心,班主任、科任老师才支持,学生自己心里才踏实。因此,教练员要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时间进行训练,不得占用文化课上课时间和晚自修时间,运动员负荷应根据学校教学情况变化而变化。期初、期中考、期末考时训练强度小些,或停止训练。平时上课时间,运动员负荷也不宜过大,避免学生出现过度疲劳,影响其文化课学习,节假日训练强度可大些。运动员外出比赛耽误的课程,回来后要及时利用晚自修或星期六、星期日请科任教师给予补课,这段时间减少训练,增加学习时间。

(3)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刻苦训练、积极上进的精神

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能在行为过程中,如果采取积极态度,就会主动配合教师很快的掌握自我调节的手段,取得预期的效果,如果态度消极,只会造成内部心理阻力,增加心理负担,一切徒劳无益。因此,要加强队员的认识问题,使其尽快明确文化学习的必要性和意义,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促成他们自觉、自愿的学习态度,学生养成自觉、刻苦的习惯,才能真正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养成了自觉刻苦的好习惯,他们既不会因为比赛而放松学习,也不会因为学习而影响训练

(4)做好与家长、班主任的沟通联系工作

教练员要多方面做好和家长、班主任的沟通工作,给学生家长、班主任讲明只要正确处理学习与训练的关系,学生学习成绩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会提高,以取得学生家长、班主任的支持。同时向家长承诺,如其子女参加运动队训练后学习成绩下降,允许暂停参加运动队训练。定期向家长反映运动员学习训练情况。经常与班主任教师沟通,了解运动员学习成绩、表现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共同关心运动员的文化学习。

(5)建立运动队训练与文化学习管理制度

要求学生按时起床,准时上课,准时参加运动队训练,准时参加晚自修;每个月检查一次学生作业、文化学习成绩情况;随时检查运动员上课及晚自修出勤情况及课中表现情况;制定每学期每位运动员在期中考、期末考各科文化成绩的奋斗目标。文化学习成绩进步显著的队员及时进行表彰,树立榜样,对各方面表现较差的、文化成绩下降的运动员查找原因,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正面教育。

三、小结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运动队课余训练与文化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只要能够妥善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参加运动队训练的学生不仅在体育比赛中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其整体文化成绩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总之,只要学校领导、教练员加强运动队的管理,建立、健全运动队训练和文化学习的有关管理制度;做好各方面的沟通联系工作,争取班主任、文化课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妥善处理好训练、比赛、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自觉、刻苦训练、积极上进的精神,学生参加运动队课余训练不但不会影响其文化学习,反而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课余训练与文化学习的矛盾及其对策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11).

[2]王林鹤,对学校课余训练中训练与文化学习关系的研究 [J ],湖南体育科技增刊2015(5).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