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动

国光中学“爱心助学工程”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05-11-11 作者:王五七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5747

——五年来共资助近800名贫困学生

  国光中学“爱心助学工程”成效显著,五年来共资助了近800名贫困学生,金额达978500元。具体如下:
2001-2002学年度资助贫困生145人,金额186600元;
2002-2003学年度资助贫困生171人,金额223900元;
2003-2004学年度资助贫困生183人,金额256000元;
2004-2005学年度资助贫困生139人,金额150000元;
2005-2006学年度资助贫困生153人,金额162000元;
  国光中学地处农村,许多学生来自贫困山区,家庭经济主要依赖农业收入,入不敷出,更有一部分家庭遭遇天灾人祸,丧失了主要劳动力,经济相当困难。看到每年都有近百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面临辍学,学校非常着急,多方寻求帮助。学校成立了《爱心助学工程》,其宗旨是:人人献出一点爱,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该工程自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海内外校友和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和踊跃捐助。尤其是国光中学香港校友会,给该工程予大力支持。他们秉承校主李光前先生扶贫助学精神,早在2001年,就向广大校友发出了向母校贫困生献爱心的倡议书。并在当年向母校“爱心助学工程”捐助了港币227970元,帮助了百多位学弟学妹完成学业。今年9月15日以来,香港校友会及国光校友工作坊以“芙蓉网”作为平台发动海内外校友参与母校“爱心助学工程”,筹到捐款人民币10.35万元,再次帮助了近百位学弟学妹克服困难,继续学业。香港校友和海内外校友的热情捐助,给学校解决了大难题,也在社会上赢得了很好的声誉。
  几年来,学校广泛发动各地校友、社会各界、全体师生踊跃捐助,多方筹集资金,不断调整、完善了“助学工程”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在校务会领导下,“爱心助学工程”管理小组制定了更为具体的实施办法,规定了凡是国光中学在籍生中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1) 父母或一方亡故的;(2) 家庭丧失主要劳动力,人均收入处于当地贫困线之下;(3) 家庭或本人遭遇突发事故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都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并根据困难情况把受资助对象分为三等:一等为每月资助150元,全年1500元;二等为每月资助100元,全年1000元;三等为每月资助50元,全年500元。另一方面,严格资金的资助管理制度。首先是各年段、各班级通过座谈会等形式调查摸底,让贫困生写出申请书、填写申请表格,并由家庭所在地村委会和乡镇关工委签署意见;然后,全校各位班主任不顾长途跋涉,深入到贫困山区,到学生家中核实情况;年段领导组再召开班主任联席会议分析、比较,确定初选名单,报校务会研究批准,并在校务公开栏公示,最后确定受资助贫困生名单和受资助等第。同时,学校还注意对受资助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组织受资助学生向资助人汇报学习生活情况。
  我校“爱心助学工程”的资助活动,在学生、家长、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受资助学生纷纷表示,“助学工程”和校友们帮助我们摆脱了困境,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刻苦学习,要把校友们的爱心薪火相传,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人。有的学生深情地说:“我为能够在这充满亲情、充满温暖的学校学习,感到无比的幸福”。受资助学生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受到“助学工程”资助,都很激动,从内心发出感谢的肺腑之言。一些家长动情地说,为了让孩子上学,家里已借了许多钱,如果不是“助学工程”和校友们伸出援助之手,真不知怎么办,只有让孩子走辍学这条路。我们非常感谢学校,感谢国光中学的校友们想我们所想,急我们所急。“爱心助学工程” 和校友们的义举我们学生家长将永记铭记在心,我们也将教育自己的子女,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你们的关爱。
  面对帮助,孩子们都很珍惜。几年来,受资助的学生都能刻苦学习,大多数人学业成绩优秀,关心集体、乐于助人,表现突出。有的同学在家庭经济稍微好转时,就提出了要把资助让给更困难的学生。“爱心助学工程”和校友们的善举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国光中学     
2005. 11. 15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