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全国防灾减灾日】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构筑生命健康防线
防灾减灾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地震、火灾、洪水、台风等突发性灾害总是不期而至,灾难几率虽然小,但防灾意识应人人具备,珍爱生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
防震救灾小贴士
地震俗称地动,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即地球内部慢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震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1.临震不乱,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判断震级大小及距震中的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左右摇摆;远震则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音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正常情况下它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多大的威胁。
2.地震一般是持续1-2分钟,先是上下晃,后是左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瞬间冷静地作出正确的抉择。强震袭来时人往往站立不稳,如果一时逃不出去,最好就近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蹲下或者趴下,同时,尽可能找坐垫、书包、脸盆或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待地震过后再迅速撤离到室外开阔地带。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地震,要在教师指挥下用书包抱头、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尽量蜷曲身体,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地震过后由老师指挥有秩序地撤出教室。
4.不要跳楼,较好应急办法是就近躲避,伺机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以防楼房倒塌所造成的更大灾害。
5.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防火救灾小贴士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灾害性燃烧现象。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1.熟悉环境。对于校园建筑物,我们可事先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熟悉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
2.迅速撤离。逃生行动是争分夺秒的行动。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跑出房间,不要延误逃生良机。
3.毛巾保护。逃生时常用的防烟措施是用干、湿毛巾捂住口鼻。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多叠几层,使滤烟面积增大,将口鼻捂严。
4.绳索滑行。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地面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而脱离险境。
求救电话要牢记
110报警电话:遇到无法解决的紧急情况,寻求警察帮助;
119火警电话:火灾报警;
120急救电话:提供紧急医疗救助服务;
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遇到交通事故、需要交警帮助的情况。
掌握逃生知识,提高逃生能力,为生命保驾护航,一起构筑生命健康防线。
国光中学政教保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