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广场

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04-08-04 阅读 : 3141

    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是指教育者运用与心理学相关的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和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一般情况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心理课上由心理教师进行专门教育,或由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而实际上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最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影响最深的还是班主任,因此,班主任有义务成为一名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心理健康教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教育的需要,要求班主任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理应成为学生的心理辅导员。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二期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说到底就是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而让学生健康的成长。不仅是指在身体方面、知识方面,还包括心理方面的健康,作为一名对学生全面负责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行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不应忽视对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班主任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辅导,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健康成长。
二、当前社会现状和学生本身的现状,要求班主任必须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学生来说,来自家庭、学校、老师的压力是很大的,加上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的比例正在上升,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失去信心,还有一种原因是绝大多数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的骄惯,形成自私和依赖,无法自立,缺少合作意识。在学校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分数,而很少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形成师生间的隔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就自然不自然地落在班主任肩上,在日常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自律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觉得,学校是可爱的,老师是可亲的、学习是有趣的、同学是友爱的,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控制情绪,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每一次考验,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度过每一次困难。’
三、创建优秀班集体的需要,要求班主任必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可以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每一个班主任都想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而每一个班集体的形成和这个班集体的领导者、管理者--班主任密不可分,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团结进取、努力拼搏的班集体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既是学生成长的导师,也是心理健康的辅导员。一味地板着脸,一味训斥、责骂学生,只能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学生只要相信你,喜欢你就会和你讲知心话,心理辅导才能对症下药、达到目的,老师的话学生才能接受,才能有成效。反之只能胡乱猜测,结果势必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在班级中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有利于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相信每一名同学都有潜力,一旦得以开发就会成功。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明白一个人是在不断地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班主任的工作辛苦的、是繁琐的,同时也是快乐的。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的度过每一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满自信,坚强地面对挫折,勇敢地战胜困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理应成为每一名班主任奋斗的目标。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