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

爱护公物 从我做起

发布时间:2008-01-06 阅读 : 2923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
黄鸿池             ’2007年12月17日
在我国的吉林省有一所学校’,学校不大,只有80张课桌,令人称奇的是这80张课桌居然是在新中国成立那一年制作的,历经几十年岁月蹉跎,他们却依然完好如初,整洁如新,在开学初又引来了新的主人。我们不禁诧异于这些课桌椅的使用寿命了!难道他们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在浑江学校爱护公物早已深入人心,代代相传。
作为国初人的我们在这方面又做得怎么样呢?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校园里破坏公物的现象比比皆是:校园内的很多草坪已经被踩得只剩硬邦邦的泥土了,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楼的走廊、楼梯的墙壁上遍布着很多黑黑的手印、脚印以及球印;教室的课桌凳子上有各式各样的刻画,甚至被硬生生地给“大卸八块”了;厕所的水龙头是坏了换,换了又坏;环顾四周,有几个消防栓的玻璃是完好无损的?有几个垃圾筒能逃过被一顿暴踢的厄运……’
每每看到这些不文明行为,有正义感的你也许会皱着眉头骂一句:缺德,变态!是的,这些人所缺少的正是“公德心”,不讲社会公德,不遵规守纪。他们可能不曾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是这些公物的“主人”,不知道每一个人都有爱护公物的义务;更可悲的是,他们竟然连自己有心理问题都不知道!在墙上题字,便能成为王羲之吗?在桌上刻画,便能成为达•芬奇吗?对门一顿莫名的暴力,便能成为拳王泰森吗?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一个人的行为,往往表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甚至反映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低。
在学校,爱护公物是学生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品德。对待公物的事情虽然很细小,但是如果做不到位,对人的品德形象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可能还会被追究相应的责任。我们学校的常规管理细则中明确提出了爱护公物的有关要求,并对故意破坏公物的行为做出了较为严厉的处罚措施,在场的各位同学在初一刚入学时都学习过的。
同学们,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爱护公物做起来也很简单,有许多爱护公物的事情只是举手之劳,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心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文明人。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