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

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中学生

发布时间:2008-05-30 阅读 : 2557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早上我国旗下的讲话是“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中学生”。
同学们,这周是我们学校的教学开放周,而且本周星期四我校还将承办“南安市政治学科研讨会”和“泉州市初中数学课题实验观摩研讨会”。届时将有来自整个泉州市各中学的老师到我们学校来观摩、研讨、交流。这是一个展示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成果的窗口,也是展示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平台,更是展示我校学生文明礼貌风采的舞台。我们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推进“文明礼仪教育”。为此,我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推行文明礼仪教育?
   ’大家想想,我们这么大的一个校园,你不破坏,我不破坏,它会脏吗?脏了之后,人人都去弄干净,它会脏吗?这么大的一个校园,你讲文明,我讲文明,它会乱吗?会有打架斗殴等不文明的事情发生吗?
   ’同学们,离开校门一步,我们肩负着国初的荣辱。推而大之,离开家庭一步,我们就肩负着全家的荣辱,离开祖国一步,我们就肩负着国家的荣辱。例如,一口痰吐在班级是小事,一口痰吐在学校,你就丢了我们学校2700多个同学的脸,这口痰如果吐在外国,你就丢了中国十三亿同胞的脸,因为你代表十三亿中国人,而不是你个人,你千万不要以为,“好汉做事好汉当”,你错了;你做不到;你不够资格当!所以每个同学的一言一举都要注意。所以,我们一定要继续大力推行文明礼仪教育。
   ’第二个问题:我们学校怎样推行文明礼仪教育?
   ’首先抓仪容仪表。
南开大学校长张佰苓先生在镜子上写了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容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装扮,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是一种文明礼仪的体现。
   ’大家也都看到了,从开学初我们就开始规范同学们的头发,对三个年段男同学的头发清理了一遍,这项工作我们不会停止,就象抓网吧一样,我们学校还会组织人员,常抓不懈。而且,下一阶段,我们还将抓校服,从下周开始,没按规定穿着校服的同学不准进入校园。
   ’其次抓待人接物。
   ’升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行礼。
   ’与人相处,语言文明,友善宽容,明礼诚信。
   ’公共场合,轻声交谈,举止文雅,着装得体。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乐于助人。
   ’保护环境,垃圾废物不乱扔,绿地草坪不践踏。
   ’爱护公用设施,节约公用资源,遵守公共秩序。
   ’最后抓同学交往。
   ’我侧重讲一讲异性同学的交往,男女同学交往一定要合乎礼仪。遵循的原则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
   ’第三个问题:我们同学们如何贯彻文明礼仪教育?
   ’首先个性必须建立在共性的基础上,也就是先做应该做的再做喜欢做的。
这是同学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前提和原则,共性是我们都应共同遵守的规则,而个性是在遵守共同规则前提下与众不同的东西。应该做的事体现的是责任和义务。我们作为一个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是自己首先应该做好的事,是份内的事,是共性的事,是学生的职责。大家不是都很喜欢NBA吗?这些个性十足的球星们在接受布什总统的接见时,每个人都西装革履。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明白,在公共场合下,应合乎公众礼仪,才不会出丑。才能给公众留下美好印象。
   ’其次,越是黑暗的地方越要做光明的事。这是同学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礼仪教育的的保证,这要求同学们要自觉自律。所谓黑暗,实际上就是指没有人看见,没有人监督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自觉做好应该做的事,就是人生的高境界。我们很多违纪的学生就是这样,在老师发现不到的地方吸烟、上网、欺负同学、破坏公物、做一些与自己身份不相符的事情。
   ’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莘莘学子去不断探索、求知。同学们,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蕴、幽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才能称得上真正有内涵的美。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让我们把文明礼仪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用文明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加强自律,努力做一个知识丰富,意志坚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文明中学生,积极参与到“文明礼仪教育”的活动中去,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更文明美好的校园!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