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历史

发布时间:2006-03-31 作者:未知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9891

本文下载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加强和改进高中历史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我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结合我省实际,特提出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一、领会课程理念 

    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经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二、理解课程结构

《历史课程标准》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在课程结构上作了重大变革,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

    历史课程结构体系。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高中历史课程由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和学习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高中历史课程设置了九个学习模块,其中,必修课程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选修课程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六个学习模块。六个模块采用主题式的“并联”设计,没有学习次序上的先后之分。此外,还有选修课程Ⅱ,即校本课程,这是按照当地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历史Ⅰ  历史Ⅱ  历史Ⅲ

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模块1  模块2  模块3  模块4  模块5   模块6

 

⒉课程结构特点及模块功能。

⑴课程结构体系的综合性。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包含历史、地理与思想政治三个科目。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同时根据教育目标确定相关的学习内容。将历史、地理和思想政治科目置于“人文与社会”的学习领域,反映了三科有共同的学科特点和课程目标。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防止学生过早偏科,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⑵设置必修与选修课程。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必修课程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必修课程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通过历史必修课程,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修课程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 选修课程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

⑶设置历史学习模块。学习模块的设置,既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⑷确定专题型的教学体系。新的课程结构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教学的新体系。它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也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在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中,每一“模块”都由若干学习专题组成。同一模块内的专题在目标上具有相近的教育价值,在内容上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各模块所确定的专题,一般都体现了历史的时序性、整体性、多样性,并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革新了课程内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把握内容标准 

《历史课程标准》根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调整和革新了历史课程内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⒈在整体结构上,模块学习专题的确定遵循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厚古薄今的原则。古今贯通有利于进行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从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外关联有利于进行跨民族跨国家之间的横向比较,发现历史现象的异同点,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增进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了解和理解,从而消除民族偏见和国家偏见,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厚今薄古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引导更加关注现实,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⒉在内容选择上,课程内容主动适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首先,关注社会进步,如必修课程《历史Ⅱ》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以及 “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必修课程《历史》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其次,课程内容的取舍贴近时代,有所侧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并能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对历史的宏观整体的认识,必修历史不仅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课程没有世界古代史的缺陷,而且增加了世界史内容的比重,世界史的内容约占高中历史课程内容总量的40%。第三,及时反映历史学科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成果,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如在重视政治史内容的同时,加强了社会生活史、科学技术史和文化思想史的内容等。第四,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如关注社会生活是当代史学的重要特征,必修课程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专题,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四、课程教学实施

㈠课程模块的开设

课程模块的设置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调整上的重大举措,给教学组织和实施带来深刻变化。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安排,高中一年级主要安排历史必修课程,进入二年级以后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各地区、各学校在保证开设好必修课程的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并可灵活安排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顺序。

⒈必修模块可安排在高一和高二年级三个学期六个学段内完成,按照《历史I》《历史II》《历史III》的顺序先后开设,学校要重点保证完成三个必修模块的教学任务。

⒉选修模块可从第五学段开始逐步开设,主要安排在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进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有志于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建议首先开设选修模块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和选修模块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有条件的学校可继续开设选修模块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模块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对历史感兴趣的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可选修模块5《探索历史的奥秘》、模块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⒊选修课程Ⅱ,即校本课程,可按照当地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由学校自主开发,自行开设。有条件的学校可安排在高一年级与必修模块,或其它学期的任一学段与选修课程Ⅰ同时或交叉进行 。学校可自行决定开设一至若干个校本历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历史课程教学计划(供参考):

(方案一)

学年

课程

    

     

     

第一

学段

第二

学段

第三

学段

第四学段

第六

学段

第七学段

第八学段

第九学段

第十学段

十一学段

第十二学段

第十三学段

历史

必修1/2

必修2/2

必修3/2

选修x/4

 

 

选修

x/4

高考复习

选修课程Ⅱ/2

选修x/2

 

学年

课程

    

    

    

第一

学段

第二

学段

第三

学段

第四学段

第一

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三学段

第四学段

第一学段

第二

学段

第三学段

第四学段

历史

必修1/4

必修2/4

 

必修3/4

选修

x/4

 

选修x/4

选修x/4

 

选修

x/4

高考复习

(方案二)

(说明:表中“必修1”表示必修模块1,其余类推。“选修Ⅱ”即校本课程。“x”表示由学校或学生自行选择的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选修课程Ⅰ中的3个模块或选修课程Ⅱ中的1个模块;修完4个选修模块后的剩余学段可学习其他科目。斜杠后的数字,如“/4”表示周课时数。)

必修课程以行政班为基本单位,选修课程可按选课人员形成教学班。

㈡课程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着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思维品质。

⒈全面落实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

历史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历史课程的根本所在,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强调的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是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过程与方法”强调的是历史认识的过程和方法,要求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过程,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利于培养科学素养、科学方法以及实践能力,是课程目标的一个闪光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致包括三方面基本内容: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以及由此升华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人生理想;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国际视野、全球文明和开放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三维”目标的核心与灵魂,也是教学过程中最有创新潜力的领域。

新课程三维目标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完整、准确地把握历史教学的总体目标,不偏废,不落入套路,不流于形式。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亲身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要特别注意避免生硬的说教和武断的灌输,师生应平等交流与相互启发,加强沟通、理解。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依托学科知识,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三维课程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⒉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

《历史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使以往单一的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过程,建立起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注重能力与方法培养的现代教学模式。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在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利益的发展。作为一门人文属性极强的人文课程,历史课程还必须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谓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特定的历史知识和观点使学生形成认识社会的新视角,即从人类社会演进的角度认识和分析历史与现时代的人物、事件及其社会现象。

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逐步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要合理地、创造性地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积极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启发学生思考的内容,多些“论从史出”,少些结论的灌输,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教师可通过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遗迹,编演历史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阅读欣赏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板报、通讯、刊物,采访历史见证人,撰写家庭简史和社区简史,举办专题展览等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设计中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要注意师生互动方式;要设计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应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履行组织、指导、示范和传授知识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指导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要高度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力求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内容的选择、学生独立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问题的设置、教学活动建议、课型选择、参与社会实践和鼓励学生动手等方面,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兴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传统学习方式。与此同时,以往历史教学中的合理要求和有效做法仍有生命力,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

⒊正确处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它的灵魂是历史课程标准。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与教科书,借鉴教学参考资料的合理成分,根据自己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编制教学方案。使用合适的教材以及灵活使用教材是开展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教材应随着课改的推进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教师应转变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指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依据课程标准,把握重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确定探索性教学活动的亮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历史领域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结合相关教学素材开展教学活动,展现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充实、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提升学生的历史技能,促进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以问题为核心对教材进行整合,以《历史Ⅰ》为例,可通过整合专题134中的相关内容,探讨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也可以从对比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整合,以《历史Ⅰ》为例,把专题1和专题6进行对比,探讨“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异同”,从而认识不同的上层建筑源于不同的经济基础,又反过来为其经济基础服务。对教材中的课后练习与活动探究,可根据教学的具体条件和要求灵活处理。当然,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或调整,不应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更不能一味地为了满足某种考试的需要,而应使主题更加鲜明,结构和层次更加清晰,更有利于师生的探究学习和成长。学生的学业评价,特别是水平测试,不应以某种教科书的具体内容为依据。对教学参考资料也应有选择地、批判性地借鉴,绝不可照搬。

⒋课堂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步骤。

⑴设计准备。包括六个方面的准备:一是分析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教参。二是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三是确定教学目标。四是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五是设计教学方式。六是设计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

⑵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一是课前探究设计,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问题与方案。二是新课导入设计,设计每节新课的教学导语。三是教学结构(板书结构)设计,依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结构,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是课堂小结设计。

⑶课后总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一是评价试行结果(即教学后记),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和课堂教学实施结果,课后及时做出自我评价,并写出教学反思。二是修改教学设计方案。

⒌正确处理通史与专题的关系,适应模块专题教学。

以往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按照章节体通史的形式编写,高中历史新教科书则按照模块单元体专题的形式编写。模块单元体专题教科书的特点是内容精炼,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为此,一是要调整好心态、观念、思路,主动适应模块单元体历史专题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某一领域、某一类别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二是依据有关内容,探寻更高层、更严密的时序性和整体性;三是在教学中不能就教材讲教材、就模块讲模块、就问题讲问题,历史的发展有因果性、关联性,要从战略性、整体性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具体的专题教学中,首先,应明确阐释专题的概念及内涵。其次,要讲清专题的发展演变历程(包括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中有关该专题史实的起源、主要内容、发展趋势、作用等)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最后,进行规律性的探究,使学生获得某些历史启示,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熏陶。

五、课程教学评价

历史教学评价对历史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历史教学评价侧重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历史教学应建立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重视过程与发展,实现课程评价重点和功能的转变,树立“全面、多元、发展”的学生评价的理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活动、历史思维、历史意识以及身心发展状况及时做出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同时,通过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评价体系。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总之,历史教学评价要有利于历史新课程的实施。

㈠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课程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要建构符合课程目标的学生学习历史过程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应符合学生学习历史的特点。发展性学生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要关注发展变化的过程,注重在发展过程中即时、多次、动态地实施形成性评价,使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⒈学习过程评价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⑴发展性原则。突出历史学习的发展性功能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发展性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关注发展变化的过程。

⑵过程性原则。突出评价的过程性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举措。过程性评价是指通过即时、动态、灵活的评价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让学生知道怎样可以做得更好,引导学生追求进步。

⑶表现性原则。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应注意观察学生在具体学习行为和学习情景中的表现,特别是在社会实践、历史专题研究、历史作品创作等学习情景中,通过观察进而对学生的个性和发展作出价值判断。

⒉学习过程评价。

⑴历史习作。通过撰写历史习作,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⑵历史制作。通过制作历史模型、编绘历史图表和制作历史课件等活动,考查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综合能力。

⑶历史调查。通过丰富多样的历史调查活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⑷学习档案(即成长记录袋)。通过建立历史学习档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高中阶段每个学生都应建立完整的学习档案。历史学习档案一般由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建立。档案内容主要包括:考试成绩、历史习作、调查报告、历史制作、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师生和家长的评价等。建立历史学习档案,有利于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察和较为全面的评价。

⑸考试。历史考试主要形式包括笔试和口试。运用这些考试形式时,要注意科学性、有效性和多样性。考试内容强调加强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考查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和灵活性。应注意获取和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以改进教学和学习。应通过多种方法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可以尝试给予学生多次的考试机会,使考试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⒊学习过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⑴在实施学习评价的过程中,应改变过去主体单一的现象,扩展评价主体,调动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学习评价。特别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评价有利于自主参与学习和自主修正,以求更好的发展。

⑵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在参与模块学习中,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态度与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通过学习后对本模块的喜欢程度、将本模块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的作为等,作出自我评价。这是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以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形式呈现。

1   学生学习过程自我评价表(仅供参考)

 

评 价 项 目

     

符合程度

A

B

C

D

修 习 学 时

 

 

 

 

 

课 堂 参 与

 

 

 

 

 

作 业 情 况

 

 

 

 

 

完 成 作 品

 

 

 

 

 

检 测 情 况

 

 

 

 

 

课 外 研 修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

 

 

 

 

 

进一步努力目标

 

⑶小组学习同伴互评。以日常授课时形成的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本小组内各成员在参与某模块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对小组探究学习或合作学习所作的贡献等方面做出评价,成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多主体评价,特别是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调对“作品”的描述和体察,强调品评和反思。

2  学习同伴互评表(仅供参考)

     

符合程度

 

A

B

C

D

1.在本单元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承担学习任务

 

 

 

 

 

2.是否能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3.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解答

 

 

 

 

 

4.学习中是否有独立见解

 

 

 

 

 

5.学习中是否乐于帮助别人

 

 

 

 

 

6.是否注意吸收同学的学习经验与方法

 

 

 

 

 

7.与之一起学习是否愉快

 

 

 

 

 

8.作业是否及时完成

 

 

 

 

 

9.学习方法是否科学

 

 

 

 

 

10.分析解决问题时是否具有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该同学在学习中还有什么值得学习之处

 

 

 

 

 

该同学在学习中还有什么有待改进之处

 

 

 

 

 

⑷教师评价。教师根据三维目标要求,记录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激励为主。由于我省学校班级学生数多,教师不可能跟踪所有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全员记录,此项仅是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一个参考部分。

                       

3  教师评价表(仅供参考)

 

评价项目

符合程度

简略评语

A

B

C

D

1.学习状态是否积极主动

 

 

 

 

 

2.是否敢于质疑和提出问题

 

 

 

 

 

3.是否勇于探究或有创新精神

 

 

 

 

 

4.解答课堂问题的表现

 

 

 

 

 

5.学习效果状况

 

 

 

 

 

6.是否善于与人合作

 

 

 

 

 

7.完成作业(作品)情况

 

 

 

 

 

8.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总评价

 

 

 

 

 

 

⑸其他相关人员评价。家长、实验室工作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网站工作人员、研究性学习指导老师、学科小论文或小制作的指导者等,若有对学生作出相关评价的,学生可提交这些评价。这也可以成为学生获得过程性评价的一个参考部分。

㈡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是历史学习的主渠道,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既关注教师的教,又关注学生的学,实现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目标,是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

⒈课堂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⑴导向性原则。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中评价项目、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要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课程目标,体现历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有利于课程标准的达成。

⑵发展性原则。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服务。应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以及师生间的对话与交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⑶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的确定必须科学、合理,必须符合中学历史教学规律,反映历史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力求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历史课堂教学。

⑷整体性原则。确定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应从整体出发,权衡它们各自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赋予恰当的权重。

⑸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要适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指标表述要明确具体,使用方法尽量做到既科学又简便易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⒉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     

⑴教学目标。根据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确定每堂课具体的教学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应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不能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

⑵教学过程。应符合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过程,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关注学生群体的参与度及创新意识,关注全体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

⑶教学活动氛围。氛围充盈在师生交往与活动之中,积极的教学环境应和谐、活跃、民主、平等,让每一个参与者身处其中感到安全、亲切、有归属感。

⑷学生参与程度。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数,学生行为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的机会和条件;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激发(肯定、赞赏、表扬、竞争、表现欲、自信心、成功感、批评等);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方法的运用发掘;学生历史学习技能、能力实践、体验过程的程度。

⑸教师教学的创造性。这是教师在教学指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

⑹教学效能。教学效能的测查有以下三项指标:一是设置问题解决的程度,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二是解决问题的代价如何,即投入和产出比是否恰当;三是看能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能否引发所有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能否促进发展。

⒊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

⑴课堂观察法。进行听课活动,包括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观察。对学生学习的观察有五个维度: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和生成状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也有五个维度:组织能力、注意中心、教学机智、教学态度、教学境界。

⑵访谈法。对学生、教师的调查访谈是一种有明确评价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⑶测验法。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实际,拟出一定的题目,在一定的范围内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检测,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所得及教师教学的效果。

⑷问卷调查法。依据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设计问卷,了解各教学要素的实施情况及达到程度。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要尽量简明,具有可操作性。

学校应根据上述要求,创造性地建立适合自己实际的、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评价制度和体系,以教师自主评价为主,结合同行评议、学生评价、领导与家长等相关人员参与评价的方式进行。

 

 

4  历史课堂教学评价表(仅供参考)

评价项目

     

符合程度

A

B

C

D

教学目标

10%)

1.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加强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符合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实际

 

 

 

 

2.激发学习兴趣,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探究历史的能力和历史意识

 

 

 

 

4.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寓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40%)

学生参与(15%)

1. 参与积极,兴趣浓厚,思维活跃

 

 

 

 

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互动;合作学习有实效

 

 

 

 

3.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

 

 

 

 

自主学习(15%)

4.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体现经验建构和探究式的学习过程

 

 

 

 

5.能独立阅读历史资料,获取和处理信息

 

 

 

 

6.能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形成历史阐述能力

 

 

 

 

7.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教学要求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价,并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

 

 

 

 

创新意识(10%)

8.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提出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9.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解决新问题

 

 

 

 

 

 

 

 

 

40%)

1.教学思路清晰,每个环节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与目标,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课程资源开发,体现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的统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3.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处理得当,符合教材内容要求,重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4.课堂组织、调控能力强,对突发情况处理及时、恰当,能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5.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注重学生有效参与

 

 

 

 

6.教学氛围宽松和谐,体现合作精神,有亲和力,善于与学生沟通

 

 

 

 

7.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得当,信息传递方式的多元化,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

 

 

 

 

8.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适宜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有利学生自主学习

 

 

 

 

9.课堂结构合理,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方法指导到位,示范准确

 

 

 

 

10.善于指明探索方向,创设探究情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历史意识

 

 

 

 

11.激励形式多样,运用恰到好处,有利学生发展

 

 

 

 

教学效果

10%)

1.时间利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绝大多数学生情绪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思维活跃,保持浓厚的学习与探究愿望

 

 

 

 

3.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综合评价

与建议

 

 

 

 

 

(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合适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表,表中具体项目可作相应调整或自行确定。)

 

5  学生评课问卷表(仅供参考)

评 价 项 目

评 价 情 况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否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欲望?

  )明显增强    )有所增强 

  )令人失望    )没有感觉

2.本节课你是否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积极主动    )随大流

  )被动参与    )无所谓

3.你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方法吗?

  )很喜欢      )喜欢

  )不喜欢      )说不清楚

4.这节课你学到什么(知识、技能、方法、观点等)?

  )比较多      )还可以

  )很少        )说不清楚

5.这节课你有与以往不同的感受或闪光点吗?(若有表中未包括的方面请写出)

  )思考方法    )动手实践

  )解答问题    )完成作品

  )应用知识    )情感体验

  )其他                      

6.对这部分内容,你觉得有更好的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吗?

( )课堂学习   ( )看课外书自学

( )网上查找资料自学

( )向老师请教或同学讨论交流

( )其他方法                    

7.你希望老师怎样改进教学,使你学得更好?(请写出意见)

 

 

学分认定

高中历史模块学习时间为36学时,修完模块达到规定要求即得2学分。模块教学评价对模块来说是终结性评价,对整个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是过程性评价。模块学分的认定应由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成绩(单元测试、模块考试)两部分构成。

综合素质评价包含除考试成绩以外的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所积累的材料,包括学习档案(即成长记录袋)、历史习作、历史制作、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活动课评价的内容及师生和家长的评语等,主要以材料的形式构成,可占模块学业成绩评定的25%左右。

单元教学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过程性评价,主要用来发现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单元评价的内容要注重对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可以采取考查的形式,也可以采用非考试的评价量表让学生进行自我评定,可占模块学业成绩评定的15%左右。

模块教学评价一般采用考试方式,测试的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本模块历史的主体知识,既要关注点,也要重视面;测试的重点应放在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上,题型设计要灵活、实用。要控制选择题的数量,试题设计要严格把握难度,坚决杜绝偏题、怪题,同时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反映历史学科三维目标要求。模块教学评价可占模块学业成绩评定的60%。

模块学业成绩的最后评定以等级形成出现,以淡化对分数的片面追求,模块学业成绩的等级可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达到C等级的可获得本模块的学分。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历史教学资源是指形成历史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实施历史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其中包括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等。历史课程资源具有丰富性、生动性和现实性等特点。历史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是历史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丰富的、适切的课程资源是历史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基础和保障。 

⒈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校内课程资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是高中课程资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高中课程的基本素材和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建立在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从历史学科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精选蕴含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及时体现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力求实现学科教学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密切结合。教师还应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师生不同的生活经历、兴趣专长以及在教学互动中动态生成的知识、技能、方式、方法、经验、感受、见解、问题、困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成果,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生长点。

应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等各类教学设施的作用。图书馆主要的历史资源有历史典籍、历史书籍报刊、现代历史作品和教育类书籍等,是师生能接触到的最方便的资源之一。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是一种较为现代化的课程资源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条件和多媒体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和进行远程学习等,有效地发挥公共网络资源的价值,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的了解历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对现代技术的成功运用,是新的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发展趋势。

⒉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作用。

 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具体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校外各种丰富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为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历史新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丰富的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以及蕴涵着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重要的历史人文资源。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可根据本地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开发各种独特的课程资源,以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还可结合乡土资源,安排课外实践活动。要善于合理发掘和运用社区及兄弟学校的课程资源,同时与社区及兄弟学校开展广泛的合作,建立相应的经验交流和合作研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应注意有效地整合校内外历史课程资源,力求发挥各种历史课程资源的优势。

教师必须自觉转换角色,增强和扩展课程资源意识,主动参与课程资源开发,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和开发利用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利用多种途径,发挥在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主体作用,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从而为创造性地实施历史新课程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七、课程实施保障措施

⒈建立并完善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历史教学研究机制。

健全全省历史学科教研网络,成立各级历史学科专家指导组,深化教研机构改革,整合教研力量,充分发挥教研机构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健全学校学科教研组,开展校本历史教学研究,倡导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和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商、交流和合作,发挥样本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注意研究历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发现并总结、提炼和传播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形成的经验和智慧。重视研究和解决历史新课程推进中遇到的实际教学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专题研究,为学校实施历史新课程提供具体有效的专业支持,促进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推动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并为同级课程改革试验领导小组提供决策咨询。

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和历史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加快高中历史教学评价和高考历史命题的改革。加强组织管理,完善人事、职称、工作量考核、督导评估、高考招生制度等,解除师生实施高中新课程的后顾之忧。

⒊建立新的教师培训机制,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相关机构应研究新课程培训的基本模式和设计培训方案,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边上岗,边培训”的原则,确保师资培训与高中新课程实施同步进行并适度超前,切实做好各级培训工作。充分重视和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师培训的最大效益及可持续性。各级历史教研员应以学校为基点,以课改研究为中心,切实抓好校本研修。各校要在资金投入、时间安排上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学校要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特长、富有教学特色的历史学科骨干教师。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

历史教学指导组      

2006年2月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