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汇总
赴新马教育考察之感受
’3月20-30日,正是春和景明、春暖花开时节,我们光前学村的校长考察团一行10人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教育考察。在定基先生、丽燕女士全程陪同和指导下,我们参加了新加坡华侨中学90华诞万人宴,实地参观了南洋理工大学、华侨中学、创新源幼儿园、南华小学、南洋初级学院、国专长老会中小学、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等,了解这些学校办学情况,感受学校文化,并开展互动交流。同时游览了一些景观:游览印度街体验印度文化特色;参观苏丹回教堂;圣淘沙岛、参观新加坡万象馆,了解新加坡的历史和文化;登上摩天观景轮俯看异国景观;住宿马来西亚云顶第一大酒店,沿途领略热带雨林风光;游览吉隆坡、槟城,参观独立广场、极乐寺、蛇庙等。3月24日下午5时,我们有幸拜会了李成智先生,向其汇报光前学村办学情况,并与之合影留念。
’此行感受颇丰,略述一二
’其一,我以为,一部新马的发展史,甚至可以说,一部南洋的发展史是一部华侨奋斗史、血泪史,身在异国,华侨忍辱负重、勤俭创业、自强不息、团结合作。华侨中学、南洋理工大学都把“自强不息”作为校训勉励学子。然而,广大侨胞仍心系故国,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建设。可谓精神可嘉、情怀可嘉!
’其二,地球其实很小,一个国家的发展要有更包容、更多元、更开放的文化,小到只有南安1/3面积的新加坡,中西文化在这里交流,中华文化、印度文化、英文化在这里融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多元文化的融合促进了多种族群的和谐共生,也推动了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
’其三,国家文明、城市文明是建立在公民素质和严格的法制管理之上。新加坡的确是个花园国家,净化、绿化、美化,美不胜收,随时可席地而坐,就这一点,真是个让人喜爱向往的国度。同时,她又是一个让人害怕的国度,其对不文明行为如乱扔东西、随地吐痰等的处罚相当重。据说乱扔口香糖是要受挽留的。
’其四,相比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教育,中国的教育是封闭式的、保姆式的、圈养式,而新马的教育则是开放式的、自主式的。(或许我们参观的学校都比较优秀)。校园十分整洁、绿草如茵,古木参天。每所学校都十分注重环境的布置,“让每一堵墙都能说话”,中华文明无处无时不散发着魅力。学校把其悠久的历史、历任校长和知名董事、优秀学子以及办学理念、願景、使命等在校园走廊一一呈现出来。经费自筹是她们的经营方式,所以学校十分注重抓质量、出效益和做宣传。双语乃至三语教学是华文学校的特色。学业课程安排于上午,而下午则以学生活动为主,学校充分创设平台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或学会,仅“隆中华”一校就有学会达50个,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学校十分重视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新意元幼儿园“方案教学”令所有参观者叹为观止。幼儿园老师们向我们自豪地展示了四个主题即儿童文学阅读、图书馆的设计、幼儿慈善活动、幼儿露营训练。方案教学真正体现了孩子能办的事,老师和家长绝不代办的价值取向,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幼儿露营训练方案,让幼儿经过两个月的准备,到野地露营一周,家长不准陪同和代办,幼儿在两个月的准备中慢慢地成长了,懂得计划、组织和实施,变得自主、勇敢,有合作意识。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所到学校,陪同参观并作介绍的是学生;食堂、宿舍的管理者是学生干部;就连华侨中学校庆,担任警察的也是学生。学校开放校园的每一个空间,钢琴、电脑乃至图书置于走廊、礼堂和各角落,资源得到充分的盘活。学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具有世界视野和全球眼光,各校都有浸濡计划,组织学生走出国门体验感受异国文化。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把培育英才、培育领袖作为办学理念之一,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实施分层次教学,就连小学也已经分出基础班和强化班。这两点我倒是有点担忧,教育应要向全体,是“大众”之 教育,而非“精英”之教育。实施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的确有利于学校的质量发展,但是这是否给待优生过早地贴上了“差生”的标签。
’其五,随行的新马朋友乐观、谦和,如孩童般的热忱和纯洁,让我们一行在旅途中平添了很多快乐。定基先生始终脸带慈爱的笑容,乘车、用餐、坐电梯、提行李,总是精神饱满、笑容可掬、礼让三先。“谦谦君子、忠厚长者、可爱顽童”,集三者于一体,定基先生是也。
’因为日程较长,安排还可以再紧凑一些,又加之气候、饮食带来的一些不适,使整个考察活动有点美中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