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欣赏

又见孙宝良

发布时间:2009-04-26 阅读 : 4468

    

        ’孙宝良是我10年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在学籍档案和班级花名册里有时也写成“孙宝亮”,究竟哪个对,他自己没意见,叫他啥都成,写成啥也无所谓——因为他根本不识字。但这么一个不识字的学生却又是全校最知名的学生之一,因为他与众不同,用我们这里农村惯用的说法,他是个“痴孩子”,老师、学生们在非正式场合里都悄悄地说他是“弱智生”。’
     ’新学年即将开始,原四年级的学生面临分班,但哪个老师也不想把“弱智生”孙宝良分到自己的班里,因为孙宝良每次的考试成绩都不会超过一位数,在以考试分数决定教师工作成绩的制度下,收留孙宝良就不是发扬风格的事了。后来,学校经过反复研究决定,让孙宝良和两个全级部学习最优秀的学生捆绑分班。最终,以抓阄儿的形式,孙宝良分到了我的班上,我成了他五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但是和我同班的数学老师却不同意这个方案,她和我算了一笔账:两个尖子生最后的学习成绩以100分满分计算,和孙宝良三个人的平均成绩也不过60多分,不愧是数学老师,她以不容置疑的数学逻辑证明了我的错误,并敦促我出面与学校领导交涉,再要两个好学生来。但学校的答复更坚决:维持原方案,不予更改!因为孙宝良,作为班主任的我还没走马上任就在任课教师和学校领导之间搞的灰头土脸的。还没来到我的班上,我对孙宝良就怀有了极大的成见,在上任的第一天就找了个借口平白无故把他训斥了一顿。

       ’但慢慢地我发现,孙宝良除了学习上“刀枪不入”外,从来不违反纪律。上课时,他不会打扰别的同学学习,只是静静地坐在教室最后面的一张单人桌上独自摆弄他那些残缺不堪的书本和文具,偶尔和我注视他的目光相触,他会马上正襟危坐,摆出一副自始至终都一直在认真听讲的神态。

     ’不知从哪一年哪个老师起给孙宝良安排了一份特殊的工作,管理班级的垃圾箱。这个又脏又不讨好的差事竞被他打理出一笔财富,令我对他刮目相看。他不像其他人把垃圾一股脑儿地倒掉了事,而是先把里面的废纸挑出来,蹲在地上把那些团在一起的“纸糕”、“纸饼”展开、抹平,按不同的大小摞成几大摞,捆起来,然后装到一个大的口袋里。日久天长,积攒起来居然数量可观,赶到卖时,竟能从收废品的小贩那里换回几元甚至十几元的“巨款”,这些钱他从来都如实地交给生活委员,成了班费的一个支柱,甚至也可以说是班里的唯一经济来源。有一次班级除草劳动,我提议用这笔钱给每个同学买一支雪糕降暑,可是生活委员居然没有给孙宝良买,还振振有词地说“孙宝良从来都是不算数的”。我很生气,勒令生活委员把他自己的雪糕给了孙宝良,罚他顶着烈日叉跑了一趟商店给自己买。

     ’五年级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在最后复习考试的时间里,我们班果然因为孙宝良的原因导致总成绩不理想,孙宝良受到了包括我在内的全体老师的抱怨和指责,但他没有争辩,照样整理他的废纸,心平气和地把卖废纸的钱交给班里的生活委员保管;依然在劳动时干得最卖力。毕业前夕,在“班费全班共享”的名义下,用孙宝良整理废纸换来的那笔钱买来了本。子、钢笔,作为奖品颁发给了学习优秀的学生。

      ’然后,这拔儿学生就毕业了。我曾经想过,孙宝良将来能去做什么,也没有想出什么结果。

    ’从那以后,我倒是算幸运的,学生里再也没有遇到像孙宝良一样弱智到“刀枪不入”的学生,当然也没有一个像他那样能认真负责地管理垃圾箱的学生了。’

    ’前些日子的一个中午,我骑摩托车回学校,走到半路车胎破了。那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想到炎炎烈日下要推车走上三四里路,心情很懊丧。正当我汗流浃背地推着沉重的车踽踽而行时.忽然发现路边的电线杆上贴着一张“摩托修配,流动补胎”的宣传广告,如同是沙漠里遇到了一片绿洲,我想都没想就按上面的电话号码拔通了电话。对方是一个亲切的声音:“您好,有什么事需要帮忙?”我把我的情况一说,他问清楚了我所处的位置,答复我说:“我5分钟后过去,您在那里稍等一会儿。”打完电话我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般修摩托车的师傅都不愿出门修理,怕影响生意,这位能出门服务一定会像医生收“出诊费”一样“宰人”一刀的,可是没办法呀,等着挨“宰”吧。

      ’摩托车引擎声唤起了我的希望,骑车的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一身蓝色的工作服,虽然油迹斑斑,但整体的穿着还算整齐利落

“老师,是您啊!”对方居然叫我老师,我仔细地端详了一会儿,才认出他就是10年前的学生——孙宝良。

“宝良,是你啊!你现在搞摩托维修了?”师生两人的手第一次握到了一起。

      ’10年了,宝良已经长成了身材和我仿佛的大人,但眉宇间的呆呆的、憨憨的。更令我惊讶的是,宝良居然做起了维修摩托车的工作,而且有了自己的门脸,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从车上取下修车用的工具,动作娴熟地干了起束。

我问他:“你干这个工作多长时间了?”

“已经干了5年了,老师。”

       ’从交谈中我了解到,宝良从小就对机械很感兴趣,初中后,他就向家里要了一笔钱,一个人跑到济南学习摩托修理的技术,回来以后先在一位老师傅那里做了一段时间的学徒,5年前开了自己的修理店。

    ’我问他:“宝良,生意还行吗?”不知为什么,我很难把眼前这个动作麻利的修车师傅和10年前蹲在教室后面整理废纸的孙宝良联系起来。我甚至还有一个很大的疑问,他连字都不认识.智力水平那么低,怎么能修车?

  ’“老师。还行。”

  ’“经常有人找你修车吗?”

    ’“嗯,要先给最困难的人干,谁最着急就先给谁干,人家就爱上你这里来了。”

      ’多朴素的生意经啊!听到这样的话,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班里的垃圾箱边上一张张摊着废纸的弱智孩子。

       ’宝良干着活儿说:“老师,我还认得你这辆车呢,当年有一次我肚子疼,您就是用这辆车把我送回家的。”说实话.这件事我还真记不起来了,这个孩子记得的都是别人的好,他肯定不记得来到我班上的第一天,我无缘无故就训他的事。

       ’谈话中,胎补好了。我把手伸向了口袋,问:“宝良,多少钱?”

      ’宝良两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老师,我哪里能要您的钱?钱您收好了,上学的时候学习不好,没少给您添麻烦……”他喃喃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还表现出些许不好意思,如同10年前的那个孩子。

        ’我忽然觉得很惭愧。因为学习拉了全班的后腿,我没少训斥他,有时甚至无缘无故拿他做撒气筒,想起来应该道歉的是做老师的我啊。

      ’我叉问他:“如果不是我,其他不认识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收他们多少钱?”

      ’宝良说:“老师,我的修理费和在家里修是一样的,上门修车不多收钱。您当初不是教导我们要多帮助有困难的人吗?”

       ’宝良最后再一次地检查了一下轮胎,没事了。他抬起头看看我,又念了我的一个好:“您还记得不,我的名字就是您手把手教会的我,要不开车铺,连签字都不会呢。”

    ’这个我也不记得了。

     ’宝良收拾好工具家什,带着他特有的憨厚的衷情,骑上车,一道烟走了。

      ’看着宝良骑车远去,我的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不是因为受到学生尊重的自豪,而是一种深深的自责。

       ’宝良在上小学的时候就通过管理废纸表现出不凡的经营天赋,但我这个做老师的却只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从来没有给予过开发和引导。而成年的宝良正是用太家一致认为不聪明的头脑成功地创造了自己的生活。但这是他个人的成功,并不是教育的成功。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善良,他的感恩之心,他的无私。都被我们唯分是举的教育制度强烈地忽视了,我们曾经忽视得那么理所当然,而他在成年后,却依然顽强地保有了这种善良和感恩之心,这是多幺难能可贵啊。

        ’对于这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我这个老师什么都没做,教育也什么都没做,甚至可以说,做的很多事都是负面的。

我骑车回到了学校,我的反省才刚刚开始。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