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党建
中共南安市国光初级中学支部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南安市委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的实施方案》(南委办〔2012〕84号),结合我校党支部实际,现就我校党支部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以创先争优为动力,紧紧围绕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大局和创建“福建省文明学校”工作目标,组织全校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转作风增才干,察民情办实事,抓基层打基础,解难题促发展,践行学校既定的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办学理念,拓展学校党员干部联系师生的途径,丰富学校党员干部服务师生的内容,切实回应和解决广大师生关切的教育教学等问题。
二、工作目标
1、更加有效地服务师生。
组织动员学校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教师群体,深入家长、深入学生,建立帮扶关系,让师生、家长在某些利益问题上得到解决。
2、更加有力地促进发展。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招生、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教育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安定稳定、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继续保持学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3、更加密切党群关系。
坚持把以人为本、教育为民作为学校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主动行为,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使师生感情更加深厚,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工作效能明显提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4、基层组织更加坚强。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延伸提升“168”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使支部的战斗力、党支部班子的素质、党员教师队伍的先进性作用、党建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活动方式
全校党员领导干部要下基层调研、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每年深入到一线、实打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1、挂钩联系。
持续健全完善支委和中层干部挂钩联系制度。学校党支部支委要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确保每位党支部委员牵头,学校中层干部分组挂钩联系年段、挂钩班级、挂钩教研组。对于所挂钩的对象,要制定帮扶方案,共同达成帮扶目标,切实取得实效。
2、走访调研。
做好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联系对象的交心谈心工作,把握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中层干部要根据各自挂钩服务对象,建立经常联系工作机制,做到干群沟通零距离、党情民声全覆盖,听取师生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要深入开展“两访”工作,建立学校领导干部访谈所有教职员工,党员教师访谈所有学生家长的机制,推动党员干部、教师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群策群力,形成全校师生、服务教学行政片区支持学校发展的良好氛围。
3、结对帮扶。
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要和所挂钩对象开展结对帮扶,帮助师生解决一些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在开展结对帮扶过程中,做到“四个至少”,即每周至少与挂钩帮扶对象面对面谈心一次,每月上门看望挂钩帮扶对象至少1次,每季度给挂钩帮扶对象送温暖至少1次,每学期帮助挂钩帮扶对象解决1个以上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学校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由学校研究确定结对帮扶对象,开展公开承诺,采取“大手牵小手”等方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纳入“168”基层党建机制考评体系。
4、开门接访。
建立“校长接待日”制度,由党支部委员轮流接待党员教职工来访,倾听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主动了解信访动态,及时发现信访苗头,着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对信访中涉及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要及时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工作,并列入工作日程抓紧研究解决;对涉及其他部门的问题,要主动联系和协调有关部门处理。确保学校发展大局的和谐稳定。
四、主要任务
(一)、履行七项基本职责:
1、宣传党的政策。配合上级党委采取调研座谈、上党课、主题宣讲、专题辅导等方式,帮助党员干部、教师进一步深刻领会党的方针政策,统一认识,真正把心思集中到学校发展上、力量凝聚到学校发展上。
2、了解民情民意。通过各种形式的恳谈和座谈活动,认真听取师生意见、合理诉求及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建好“民情台账”,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
3、落实发展举措。重点围绕初三毕业班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及“福建省文明学校”的创建等工作重点,群策群力、坦诚交流、合作,共同创造学校发展新优势。
4、化解矛盾纠纷。一个堡垒的沦陷往往始于内部不稳,学校要发展必须消除内耗,学校领导班子、党员干部要深入到矛盾比较集中、问题比较复杂的某些层面,帮助排查化解在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的矛盾纠纷,维护学校稳定大局。
5、多办实事好事。围绕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协调推动解决师生反映比较集中的教育教学管理等问题。
6、加强基层组织。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帮助党员进一步明确改进提高的目标、责任和措施,转化一批后进党员,提升一批一般党员,巩固扩大一批先进党员。
7、培育树立典型。认真总结推广各校的鲜活经验和有效办法,加强典型挖掘、培育和宣传,推出一批站得住、推得开、叫得响的先进典型,发挥好典型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把“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作为支部长期的工作作风。
根据学校实际,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访师生、送温暖活动,切实给受访对象带来的实惠和变化。以开展“三深入”为载体,深入年段、班级、学生,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的“后进师”中,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深入学生,通过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达成“五促进”,的实效,即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推动各校完善发展思路和举措,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能力提升,切实增强中层干部服务基层、做好师生工作的能力;促进作风转变,促使中层干部下移工作重心;加强和创新教育管理,协调党群、干群关系,形成崇尚先进、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促进创先争优,切实帮助学校谋好思路、定好制度、管好阵地,推动发展,进一步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五、进度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召开“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动员会,做好安排部署,抓好宣传发动。邀请挂钩联系的委局领导到会指导,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制定实施方案和详细的活动计划。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5月上旬至12月底)。把握“七一”、党的十八大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深入开展下基层活动。结合学校实际,研究确定帮扶项目、帮扶措施和奖惩办法,全力抓好落实。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深入基层一线,在服务发展、服务社区、服务师生中创先争优,形成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三)巩固深化阶段(2013年1至2月)。结合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对活动进行总结回顾,认真总结好做法、好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和提高。适时召开总结表彰会,评选表彰在活动中的创新创造和特色工作。将活动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努力巩固活动成果,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加强,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
六、组织领导
组 长:李忠耀
副组长:戴荣辉、李成斌、谢正确、黄朝阳
成 员:李建聪、戴煌城、刘凌燕、杨晓斌、李小红、蔡明凤、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学校办公室。
主 任:谢正确(兼)
成 员:苏文锋、黄鸿池
七、工作要求
(一)落实工作责任。学校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党支部负组织领导,党支部副书记李忠耀同志对活动负总责。
(二)务求工作实效。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兼顾,把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同创建“省级文明学校” 工作结合起来,同学校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开展活动和创建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坚持领导带头、以身作则,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严守工作纪律。下基层党支部委员、中层干部、党员教师要直面矛盾,要多听真言,要求真务实,重在排忧解难、促进发展。
(四)加强督导检查。建立活动月报制度,每月2日前把活动开展情况形成小结报送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健全师生评议机制,让师生对学校干部联系师生的状况做出评议。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和党员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
(五)加强宣传引导。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编发活动简报,及时有效地报送信息,要及时总结推广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并把成熟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规定,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中共南安市国光初级中学支部
2012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