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

转发省教育厅关于报送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有关事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4-02-11 阅读 : 1838

南安市教育局文件
体卫艺管理中心重要通知
 
转发省教育厅关于报送第十二届全国
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中学、中心小学、市直学校、民办学校:
     现将省教育厅《关于报送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有关事项的通知》(闽教办体〔2014〕1号)转发给你们,请各中小学校根据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此次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文报送截止日期:2014年3月10日前,以学校为单位报送至南安市教育局体卫艺管理中心邮箱: nantiweiyi@163.com。联系电话:86367827。
二、请按截止日期要求报送(逾期不予受理),市教育局将组织人员进行评选并择优报送。
三、论文具体要求等详见附件。
 
附件:《关于报送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有关事项的通知》
 
南安市教育局
2014年2月10日
 
 
关于报送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学
论文有关事项的通知
 
闽教办体〔2014〕1号
 
各设区市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省属中职学校、中小学::
根据《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关于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的通知》(教体艺函〔2013〕4号)精神,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以下简称“科报会”)将于2014年7月在上海举行。我厅3月中旬将组织专家对报送“科报会”论文进行评选,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实现教育现代化和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运动技能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出发点,以深入推进体育课教学改革,有序开展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活动,促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为重点,通过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实践创新、技术创新,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繁荣学校体育学术研究、提高科研水平服务,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新局面做出贡献。
二、征文对象
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师和卫生保健人员、体育教研、科研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高等学校体育学院(部)、体育院校的教师和科学人员。
三、论文要求
论文以《科报会选题指南》(附后)的范畴为主,并注重掌握以下原则:
1.重点突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办发53号文件的要求,深化对“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措施、方法、手段、效果,以及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效果评价研究;深化对体育教学改革和“立德树人”教学实践的研究;深化建立健全学校体育项目联盟作用、效果评价的研究;深化建立推进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研究;深化对体育纳入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研究。
2.方法科学。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符合课题研究的性质、内容,能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研究设计科学,方法运用合理;倡导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并重,理论探索与实验研究并重,总结经验与指导实践并重,努力提高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和质量。
3.成果创新。研究成果要有开创性,能客观把握学校体育的现实状况,科学提示其规律和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理论性的研究应能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或丰富、发展已有的理论,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应用性的研究应能反映当前学校改革实践,研究成果有利于解决学校体育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对学校开展工作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4.文稿规范。论文概念清晰、论点明确、认证充分、逻辑严谨、结构完整、资料翔实、引证和图表规范。每篇论文不超过5000字,并提供600字的论文摘要,每篇论文署名作者不得超过5人。
四、报送要求
1.本届科报会是在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形势下举办的,加强学校体育科研,组织好论文撰写、申报,对提高我省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科研和专业化水平,推进我省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请各设区市教育局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科报会’论文征集和申报工作。
2.以设区市为单位组织论文报送,所报送的论文应在广泛宣传、发动、征集的基础上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对征集上报论文进行评选,部分优秀论文编印成集,并择优推荐优秀论文参加全国“科报会”参评。
3.各设区市报送不少于20篇论文。其中,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师和卫生保健人员,体育教研、科研人员论文10篇以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论文2篇(研究内容均应与基础教育体育有关)。
4.报送论文截止日期为2014年3月20日,逾期不予受理。
5.有关论文报送方法、格式、录用要求等另行通知。
附件:科报会选题指南                
 
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4年1月27日
附件:
科报会选题指南
 
本指出主要遴选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只是作为选题和拟定论文题目时的参考提纲,不作为论文的具体题目,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确定具体的论文题目。
一、学校体育理论
1.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和中国特色的学术体育理论体系研究;
2.中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教育融合和德育渗透研究;
3.国内外中小学体育发展比较研究;
4.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体育的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
5.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的理论建构研究;
6.不同地域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研究;
7.国外学校体育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二、课外体育活动
1.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2.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研究;
3.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区域性策略研究;
4.大课间体育活动资源开发与课外锻炼的拓展研究;
5.“体育、艺术2+1”推进策略研究;
6.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研究;
7.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效果研究。
三、学校体质健康
1.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2.不同地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4.学生体质健康相关行为与体育干预措施与效果研究;
5.发展学生体能素质的科学方法与手段研究。
四、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
1.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贯彻实施与改革完善研究;
2.建立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研究;
3.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置与管理研究;
4.《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研究;
5.体育考试制度实施、改革研究;
6、建立体育活动安全保障机制研究。
五、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1.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创新研究;
2.体育教学质量与学生体育学业成绩的评价标准研究;
3.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研究;
4.体育教学的本质、规律与特点研究;
5.新兴体育项目的教学实践与教材建设研究;
6.体育运动项目教学研究;
7.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途径与实现方式。
六、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体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研究;
2.体育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研究;
3.中小学体育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研究;
4.体育培养学生意志、促进心理健康与完善人格研究。
七、体育教师队伍
1.体育教师培养、培训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
2.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提高与业绩考核研究;
3.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研究;
4.体育教师工作量与教学质量的关系研究;
5.体育教研制度与管理办法研究;
6.体育名师培养与成长规律研究;
7.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及其专业化发展研究。
八、课余训练与运动竞赛
1.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2.学校群众性体育竞赛(体育节)的组织与案例研究;
3.教体结合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4.体育训练与竞赛对学生身心发展影响研究;
5.校园足球活动的实践与发展研究。
九、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政策实施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2.建立学校卫生工作保障机制研究;
3.健康教育课程体质的构建研究;
4.中小学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及发展研究。
十、其他
1.残疾、贫困儿童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教育研究;
2.农村留守儿童、城市随迁子女体育教育现状研究;
3.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
4.学校和社区在青少年健康促进工作中的协作与创新研究;
5.国外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
 
 
                        2014年2月10日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