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
防蚊基本知识
防蚊基本知识
一、蚊子孳生环境
(一)大型静水:如稻田、池沼、苇塘、低洼积水等是中华按蚊、窄卵按蚊、三带喙库蚊等幼虫的主要孳生场所。
(二)缓流清水:如缓流的山溪、河叉、清泉、灌溉沟渠等,是适于微小按蚊幼虫孳生的场所。
(三)小型积水:如缸罐、石穴、树洞、竹筒等容器积水,适于白蚊伊蚊、埃及伊蚊孳生。
(四)污水:如污水沟、污水坑、稀粪池、清水粪缸等,适于淡色库蚊、致卷库蚊幼虫孳生。
二、伊蚊习性
白纹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主要有以下习性:
(一)吸血习性:吸血对象广泛,温血动物(哺乳类、鸟类);冷血动物(蛇类、蜥蜴)。偏吸哺乳类(人、牛、猪、狗、猫血,尤其偏吸人血)。
(二)吸血活动
a.全天均可吸血活动,以白天为主,城市夜间也可见;
b.上午6.00-7.00时高峰;
c.下午17.00-18.00时高峰,下午高峰大于上午高峰。
(三)多次性吸血
a.白纹伊蚊具有多次吸血的习惯,即当雌蚊吸饱血后,部分胃血已消化或已产下部分卵,但胃血并未完全消化完或未产完卵即又寻找宿主吸血;
b.吸血时受到惊扰即飞离,片刻之后又重新寻找对象吸血,因此,一只带登革热病毒的白纹伊蚊由于多次吸血可传给多人得病。
(四)孳生场所容器型积水
1. 天然容器:
竹筒、树洞、椰子壳、阔叶树叶腋、巴蕉树叶、 菠罗叶根部积水、石穴、岩洞、假山积水、墓地石盆等。
2. 人工容器
a.蓄水缸或蓄水池(饮用、洗涮、浇花);
b.旧缸罐类积水(无用缸罐);
c.旧桶类(木桶、塑料桶、塗料桶);
d. 轮胎;
e.插花瓶。
3. 建筑类积水
a.建设工地水泥池(清水);
b.阳台积水、楼层平台积水;
c.高层建筑地下层积水(抽水泵积水池);
d. 防空洞积水、消防蓄水池、喷水池、水泥排水沟等。
三、灭蚊要点
采用化学杀虫剂杀灭成蚊,按说明书配比(一般为50到100倍)。针对不同蚊种特点,选择最优时机和方法。灭成蚊在白天进行,注意防止食品污染及人、畜中毒,室内喷药前要关好窗,喷完药关门,经1小时后再打开门窗。室外环境对伊蚊栖息场所(如竹林、公园、园林、花圃(特别是水养植物,如万年青,富贵竹等)、废旧轮胎贮藏地、沙井、暗渠、污水排放口、桥底、防空洞、建筑工地、高层建筑地下室集水池、废品收购站以及住宅周围场所等)进行大面积喷洒。对于难清除的非饮用水容器积水,可投洒废机油类或吡丙醚缓释杀蚊幼剂。
重点喷洒社区建筑物周围的2m以下灌木绿化篱笆和灌木丛,内街小巷绿化带,公园2m以下竹林、灌木绿篱、灌木丛,马路两侧绿篱。尽量将药物施于植被枝叶向下背阴表面白纹伊蚊栖息的部位,喷头应从下往上斜30度角向上均匀喷雾,以灌木叶片湿而不滴为宜。
灭蚊幼虫:城区各类死水沟(渠、塘)、湿草地、草坪、粪坑、化粪池、阴井、建筑工地,垃圾场、下水道、各种污水、轮胎、破水缸等积水的蚊子幼虫,可用灭蚊蝇颗粒剂(有效成分0.5%吡丙醚颗粒剂)撒施于各种积水,根据水体污染情况,按每平方米投放0.2-2克,大面积水体可按10-20克/立方米进行撒施,持效期可达30-60天。
四、个人防护
在喷洒过程,应主要加强个人防护,应穿戴防水雨衣,戴好口罩和手套,如果不慎弄湿衣服,应及时更换,避免药剂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入导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