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
我校举办面向全市的教学开放周活动
发布时间:2017-03-22
阅读 : 2024
2017年春季教学开放周总结
2017、3、21
2017、3、21
为了进一步增强校际学科交流,打造高效课堂,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为贯彻落实市教育局提出的“围绕教育质量促教研,抓好教研促教育质量”的方针,我校于3月13日---3月17日面向全市举办了以“创意设计,特色课堂”为主题的教学开放周活动。此次活动为期一周,密度大、任务重、时间紧,但由于授课教师和教研组的倾心投入,教务处组织有序,后勤服务到位,开放周效果明显。
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筹备
本次活动学校领导极为重视,校长在校务会做了精心布置,在分工上作了明确安排,并且戴荣辉副校长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做了动员讲话,并专门向教育局作了汇报。
教务处作为本次活动的具体组织者,从开始酝酿到召开教职工会议布置工作,从联系片区兄弟学校开课事宜,从落实开放周任课老师,到制定活动方案,从课程调整,到安排课后评议,每一环节,都经过了周密的考虑;在后勤保障上,能及时接待好来校人员;政教保卫处在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标语并及时制作LED显示屏滚动通报活动信息,同时利用班会布置各班开展相关工作,如做好组织学生参与、文明礼仪、班级布置等工作,戴煌城主任还利用升旗仪式时间对全校学生做了动员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构建交流平台,拓展成长空间
校本教研重视老师的成长,老师的成长需要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加强多方面的交流。通过教学开放周活动,构建校际教师之间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我校教师的成长,也有利于学校教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本次开放周来自教研片区四所学校,共有11个学科29位老师承担了这次公开授课任务。本次活动在落实上课人员时,各校教师报名非常积极,主动承担任务,其中片区其它三所学校共有13人、 8个学科在我校借班上课。通过此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对各校参与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断自我提升、成长的捷径,意义非凡。
三、构建合作平台,促进全员发展
首先,本次活动我校共安排16位教师承担公开课任务,学校事先要求各开课老师要在各自的教研组、备课组进行充分的集体备课,集中研讨相关内容,务必在教学中能体现作为教研片区龙头校的地位,因此再次在思想上强调让他们认识到公开课是研究课,是“窗口”课,要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从资料的查找,课件的制作,教学环节的设计到资源的有机整合等等方面,做好精心准备,要在研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学校的实力及个人的教学魅力。
其次,每位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也都能实实在在地起到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落实上课人员,组织本组老师备课、听课、评议、记录,每一个环节都仔细认真,其中还有十几位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主动带 头上公开课。
再次,开课的教师积极、主动,听课的教师也不甘落后,部分老师不但听完了本学科公开课,还积极跨学科听课。正是因为大家的积极参与,协作配合,才使得本次活动氛顺利开展。
最后,开课教师相对以往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就是全员使用班班通平台进行授课,这也体现了广大教师主动学习钻研,掌握了班班通使用基本技能,使电教设备真正为教学提供辅助作用。
教无定法,教不可无法。本次教学开放周,全体老师都能齐心合力,非常积极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各位开课教师的精心准备,各位负责人的主动召集、各位老师的积极听评课,无不体现合作的精神,从全员参与的过程中,也全面展示了我校教师的教学风采。
三、希望和建议
1.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结合要加强
此次开放周活动于学期初便告知全体老师,第四周校务会即研究实施方案,第五周即布置相关工作,由于此次研讨课是面对全市,但授课教师与备课组内老师的交流仍相对不足,可能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有所触及,但还是没有很少授课教师事先在本备课组内上汇报课,这不是作秀,而是一种认真的态度,一份完美的追求。
2.青年教师要主动学习、成长
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学校教育管理中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教研活动就是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手段和平台。这次开放周,鲜有青年教师登台亮相,青年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就要主动向这些市、县级名师学习,他们在各自的学科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这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希望其他更多的青年教师要主动、积极、虚心求教于身边的同仁,博采众人之长,从我做起,勇于露巧,也敢于露拙,全面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不断地完善、充实自己,尽早成就名师的风采。
3.要认真评议,集思广益,注重实效
本次开放周活动,由于课程安排时间跨度大,听课时间密集,所以很难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内完成所有公开课评议任务,因此各教研组务必在本周内的集体备课时间完成此项工作,做好评课记录,评议会上大家要相互交流,各抒己见,不讲大话,不讲套话,在充分肯定优点和成功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只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相信这对我们以后的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将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有这种教研的视野、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就会成就课堂上非凡的气度,成就教学一线上的能手和名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