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走进通用技术课程,艰辛又快乐——关于《技术与设计1》教学的思考
摘 要:文章主要站在教师这一层面,面对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机遇和挑战,从理解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基本理念、盘活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资源、探寻弹性的教学设计策略和方法等角度结合教学实例进行探究。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程
2006年,我校作为省级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新课程结构中最亮丽的风景线——通用技术课程成为我校课程建设的工作重点。我校在新课改前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建设已走在全省前列,新课程启动后,我校通用技术备课组有了省课程专家组成员,使我校通用技术课程具备了先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但同时也是压力。因此,在新课程实施第一学期中,本人先后承担了泉州市、福建省、教育部等各级别的通用技术新课程教学公开课或调研课。直面机遇和挑战,重压之下是艰辛,攻坚之后是快乐。思考最多的问题是“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实现通用技术的课程目标?”
一、理解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个全新的课程,是此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亮点和难点。它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它着力发展的是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力图使青少年的知识、技能和对科学的理解结合在一起,注重的是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运用,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其核心是“提高技术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劳动”或“技能培训”为主要取向的目标模式,以全新的内容体系实现了我国技术教育课程目标的根本转型。
我曾以一堂“草坪的更新与复壮”的创先、创优活动课,获评为福建省优质课。该节课是将学生分成6组,展开劳动竞赛,共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草坪打孔,第二环节是草坪的条壮更新与复壮,第三环节是草坪的管理知识问答。劳动竞赛之前教师讲解操作原理和方法,并进行演示。
该节课关注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劳动品质、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学生的技能形成为核心。若以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来评价,这节课对关注学生的技术探究、技术设计等技术素养的养成显得不足。它忽视操作中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没有获得改变。若现在要上这堂课,我将引导学生去探究草坪草种的生长发育特点,探讨、设计、交流解决草坪老化问题的方案,再分组进行技术试验活动。突出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这一核心,让学生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
中国工程院院士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要使通用技术课程结出预期的硕果,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通用技术课程基本理念的内涵、实现教育观转变和课程理念的转化,然后要在课程实施中积极探索,努力使这些理念转化为实践行为。
二、开拓、盘活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资源。
通用技术课程的些资源不仅存在于学校,同时也存在于家庭和社会;不仅存在于现实的物质世界,还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如何盘活现有的课程资源?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在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应有何作为?这些问题正成为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中研究的重点课题。
在开拓、盘活通用技术的课程资源过程中,首先,我们充分运用《技术课程标准》、教材等文本资源,深化对通用技术课程目标的理解,提高教材资源的利用率。并用其指导开拓泉州山美水库、南安石材、安平桥、郑成功、李光前等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构成富有乡土气息的通用技术课程资源。其次,我们活用校内外的劳动技术器材、劳动技术专用教室和劳动技术实践基地等一切可用的物质资源。如去年,我在执教国家教育部新课程调研通用技术课程的公开课时,学生制作模型识读三视图,实践用的材料就是我校购买电脑废弃的泡沫塑料。这堂课就是为了充分运用这批材料,根据课程目标要求,调整教材结构而设计出的。又如苏教版第七章第三节《制作模型》的教学,我就独立设计提线小鼠的图样,引导学生制作提线小鼠模型,所用的材料成本不到五角,在市面上隨时都可以买到。此外,我们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我独自开发的课件就有近二十个,从网络下载的课件也有二十多个。并构建了本校通用技术课程网站的基本框架。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客观基础,这对于通用技术课程来说尤为重要。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应能合理选择合适的通用技术课程物质资源,并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教具、学具,因地制宜地安排通用技术的实践内容,使通用技术课程目标真正落实。
三、探寻弹性的教学设计策略和方法。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作为一种通识性课程,其通识性是基于具体技术的提炼,技术对学生的发展作用更在于其内容与经济社会的密切联系。因此,在通用技术新课程的实验中,教师应从理论上探讨和实践上寻求能适应不同学习条件、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具有较高弹性和适应性的教学设计策略和方法。
我的课例《常见的技术图样——识读三视图》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复习三视图的画法→识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师生归纳读图的基本思路或方法→学生读图并制作模型验证→进行小组互评。当时听课的有国家教育部课标组的华东师范大学
又如《制作模型—提线小鼠的制作》的教学课例,备课的教学设计基本思路是:复习常见的技术图样→讲解模型制作的一般步骤→学生分组根据图样制作提线小鼠→技术试验与评价。课前刚好有一位老教师来访,看到我创作的提线小鼠就爱不释手,于是“鼠”成了中心话题,老教师说:“有一次在课堂上,我出了一道思维训练题——‘利用抽象夸张手法把0、3、8、七、八、十数字组成一只小老鼠’。……”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乐了,这道题太好了。就将这道题作为《制作模型—提线小鼠的制作》教学的引入,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再将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展示;删除原先的复习引入方式。
主动接受新课程理念,以新课程理念重新审视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正确对待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继承基础上创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探究,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校本教研等多种途径加速自身的专业成长,形成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是通用技术课程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2、《技术课程标准研修(通用技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3、孟凡杰 《时代—国家—公民—发展——关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加强技术教育的思考》/《人民教育》2005年第17期(总第5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