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情知识

计算机检索基础

发布时间:2010-10-20 作者:林柳枝 发布者:llz 阅读 : 9097

 

计算机检索基础

一、教学目的:

 让同学们了解到计算机检索的历史及基础知识。

二、教学方法:讲授法

三、教学内容:

(一)计算机检索的基础知识

通过计算机进行的文献信息检索称为计算机检索。计算机检索包括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检索和互联网信息检索。由于计算机检索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数据内容新、范围广、数量大,操作简便,检索时不受国家和地理位置的限制等特点,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

 计算机检索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于80年代中期,90年代后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回顾计算机文献检索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概括为批量处理、联机检索与网络系统三个阶段。

 1954年,美国海军武器实验站图书馆在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检索系统。50年代末,IBM公司利用一台IBM650计算机成功地编制出关键词索引,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定题情报检索”(SDISelectiv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系统,为用户定期检索和提供一定主题的新到文献(脱机检索,批量处理),并很快得到了推广应用。

  进入60年代,计算机检索进入了实用和全面发展阶段。60年代末,数据通讯网络出现,大容量计算机分时系统和强功能检索软件研制成功,使脱机检索发展到联机检索并迅速得到了推广。70-80年代,联机检索得到迅速发展,一些联机检索系统开始向公众提供商业性服务,如DIALOGESAORBITBRS等许多世界著名的联机检索系统相继投入商业性运营。

 90年代联机检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超文本技术的出现,基于客户/服务器的检索软件的开发,实现了将原来的主机系统转移到服务器上,使客户/服务器联机检索模式开始取代以往的终端/主机结构,成为联机检索的发展趋势,使联机检索进入了又一个崭新的时期。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量成倍地增加,使人们对信息检索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促使信息检索技术也不断地发展。目前,信息检索技术正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传统信息检索向全文文本、多媒体、多载体、多原理等新型信息检索的发展,在深度上提高管理和组织信息的能力,如探索自动抽词、自动索引、自动检索、自动文摘、自动分类、自动翻译等;二是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和分布化,面向Internet中浩瀚无垠的资源,在广度上提高管理和组织信息的能力。在信息检索技术研究领域中,基于概念、超文本信息和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的研究最为活跃,并已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网络的发展给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检索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利用信息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手段。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