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同课异构展风采 教研活动促成长
10月29日上午,梅山·九都教研片区在国光中学举行以“融入“光前(华侨)精神育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的初二年语文学科研讨活动,国光中学的蔡明凤老师和蓝园中学的李伟年老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给大家呈现了《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参加这次研讨活动的有片区领导组成员、各校语文老师20多人。
两位老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研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首先授课的是蔡明凤老师,她先以分析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原因为重点来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感悟校主李光前先生及其他本土华侨的爱国、爱乡的精神。李伟年老师则以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为重点,以导学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来分析人物形象。
评课议课,是思想的升华。两位老师授课完毕之后,参与听课的老师们对这两节课进行了评课。大家各抒己见,毫无保留的说出了听课感受。比如:
李老师说:“蔡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课堂上反应不够活跃,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情感跟鲁迅先生有关应点一下。李老师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可否更精简一些。”
吴老师说:“两位老师准备要充分,很用心,驾驭课堂的能力强。蔡老师的设计合理,能联系实际进行爱国、爱乡、爱校的教育,进行思维培养、能力迁移;李老师语言亲和力强,条理清晰,人物形象分析到位。”
王老师说:“两位老师双基抓得很到位,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蔡老师能抓住文章主旨句,层层铺开,紧扣爱国思想,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黄老师则指出:“两位老师对教材处理到位,爱国情感、人物分析均精准把握,并能合理安排有效的课堂练习。不足之处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沉闷……蔡老师能将课堂教学与校本课程联系起来,从‘文本解读’到‘拓展延伸’再到‘学以致用’,但若能让学生将启示说出来会更好。李老师的导学案设置不错,但里面的语句表述若再斟酌一下,学生会更容易理解。”
……
评课议课过程老师们畅所欲言,活动场面热热闹闹的,也把本次教研活动推向了高潮!
会议结束前,肖金宇副校长作了简短的总结:两节课均能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作用,在课堂上突出光前精神,注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他还指出“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成长,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成长,一次收获。在教研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浓浓的教研氛围,最终将使老师们的教学能力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