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

国光中学防范电信诈骗致全体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1-01-28 作者:政教保卫处 发布者:管理员 阅读 : 5430

国光中学防范电信诈骗致全体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高发,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财产安全。青少年学生群体是电信诈骗受害者重灾区,使许多家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寒假来临,为有效遏制此类犯罪的发生,保障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合法权益,防止大家落入诈骗团伙精心布置的陷阱,国光中学特别提醒家长及同学做好以下几点:

一、请您认清识别以下诈骗方法:

1.虚构子女出事诈骗:

犯罪分子虚构子女、朋友出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理由拨打电话要求受害人汇款;虚构已将子女绑架,利用电话背景音(孩子的哭声、打骂声等)造成受害人恐慌,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接到类似电话时要保持冷静,先联系学校班主任老师、孩子或医院方面进行确认,不要轻易汇款。

2.微信、QQ红包返利诈骗:

犯罪分子在QQ群或微信群发布高额返现的虚假信息,然后以虚假成功返利截图为诱饵吸引受害者,如果受害人发送小额红包来尝试,犯罪分子很可能会按照所说进行返利,当受害人发送了数目较大的红包后,犯罪分子则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进行推脱,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聊天群中所谓的返利截图都是不法分子的同伙伪造,群里隐藏着许多骗子的“托儿”,提高警惕,勿贪小便宜。

3.冒充QQ、微信好友诈骗:

犯罪分子盗取QQ、微信号码,冒充该账号主人以急需用钱,向受害人借钱为名,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凡是亲友间涉及借款、汇款等问题,一定要通过拨打对方常用号码或者视频聊天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

4.出售游戏账号诈骗:

犯罪分子在游戏交易平台看见受害人发布的出售游戏账号信息之后先与受害人联系假装有意购买,再冒充游戏交易平台客服联系受害人,以出售账号需缴纳保证金、代付功能服务费为由,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与游戏交易平台确认信息,不向任何人转账、汇款,“提现要交手续费”、“账号冻结”都是骗子惯用的伎俩,目的在于诱骗受害者不停地向虚假平台账户充值,其实就是转账到诈骗分子账户,永远都不可能提取出来。

5.网络理财高收益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高收益为噱头,借助网络、短信、信件、微信等媒介发送理财信息,骗取受害人下载理财APP或登录理财网站将钱财划至理财账户,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投资理财前,要对所投资项目多咨询评估,做到深思熟虑,谨慎对待。特别要警惕网络上各类标榜“低投入、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报,谨防被骗。

6.信用卡提额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以提升信用卡额度为由,诱使受害人点开对方提供的虚假银行链接,填写银行卡信息、验证码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收到类似电话或短信时,应第一时间与银行官方客服核实,或到附近银行柜台进行确认,千万不要直接与短信内给出的电话联系。不要随意将个人银行卡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透露给陌生人。

7.网络兼职刷单诈骗:

犯罪分子以短信、微信、QQ为载体,发送虚假信息,待受害人上钩后,以先垫付资金为由,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学生在寻找打工信息时,不要轻信网络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工作,不要轻信没有固定电话和办公地址的招聘广告,不要轻易在微信群、QQ群向陌生人员转账汇款。此外,在找工作以及打工期间,学生要提高安全意识,与雇主见面时最好与同学结伴前往,以免上当受骗。

8.网络贷款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急需用钱的心理,以办理无担保、无抵押的低息贷款为诱饵,以进行验资或者缴纳保证金等各种借口,要求受害人转账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谨慎进行网络借贷,如对方要求先期交纳保证金等费用,务必提高警惕。正规贷款过程中,放款机构审核贷款人个人信用、还款能力或质押物的估值,不会要求先期缴纳任何费用。

9.短信类诈骗:

以下几类短信都是假的,请家长提高警惕,不要上当!

(1)查看致家长的一封信:xxx家长您好!即将面临开学,这是学校对上学期各位同学在校的评价和学校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来自校x通)www.xxx.cn。

(2)查看考试成绩:xxx家长,您的孩子上学期学校考试成绩及各项表现资料www.xxx.cn请查收,需下载激活才能看。

(3)学费减免:亲爱的家长,为减轻学生家庭负担,今年教育局实行学费减免政策,现将退还一部分学杂费。请拨打电话xxxxx,联系人:x老师。

(4)冒充疾控中心:近期,诈骗分子冒充“疾控中心”以预约新冠疫苗为由发送含有链接的短信来骗取个人信息。这种短信是常见的钓鱼网站式诈骗,通过诱导点击链接进入钓鱼网站,骗取市民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号及密码。请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收到此类来历不明的短信链接一律不点,个人及银行账户信息不随意填写,谨防上当受骗。

【防骗提醒】收到上述信息,家长切记不要慌张,应第一时间与学校老师或孩子本人确认,不要轻易汇款或点击不明链接,防止造成财产损失或个人信息被窃取。

二、切实提高防诈骗意识

1.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

坚持不轻信,不理睬,不回复,不泄露个人银行卡信息,更不要转账、汇款,或提供验证码等信息。

2.要有个人资料信息保护意识。

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身份、手机号码、家庭及家长电话、银行账号等相关信息,更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

3.建议家长加强对未成年子女在使用手机、社交软件、支付工具方面的监督与教育。提醒孩子网络环境复杂,不加陌生人,不贪心,不好奇。

三、发现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警。

当您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请勿轻信。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特别提醒:无论是家长还是中小学生,都要提高警惕,预防各路诈骗!

其实,识别骗术并不难,今天再教大家几招:

1.一个“及时”

如果是熟人、朋友发来的,务必要先电话核实;若不小心上当受骗,及时向公安机关(可拨打110) 咨询或报案。

2.四个“凡是”

凡是在网络招聘兼职刷单刷卡刷信誉之后要求你填写个人网银信息的都是诈骗。

凡是需要提供你银行卡的手机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凡是冒充老师或同学向你借钱,又以各种理由拒绝跟你见面的,也都是诈骗。

凡是打电话让你去ATM机或者银行汇款,又不让你跟外界联系的,也是诈骗。

3.四个“一律”

接电话,遇到陌生人,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但凡让我点击不明链接的所有短信,一律删掉。

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一提到“安全账户”一律挂掉。

4.四个“不要”

不轻信。遇事冷静,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诱惑。多思考、多商量,不轻信陌生人。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特别要注意提醒中老年等易受骗群体。

不透露。个人身份信息、支付密码、验证密码、金融信息严保管。

不汇款。陌生人提到转款、汇款必核实。

不刷单。不参与任何与“刷单”相关的事情。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

 

国光中学政教保卫处

2021年元月28日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