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南安市“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与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推广应用暨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学科(高一英语)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国光中学举行
为扎实推进“两个示范区”建设工作,进一步做好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与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推广应用工作,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高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1年12月8日上午,南安市“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与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推广应用暨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学科(高一英语)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国光中学举行。
南安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高中英语教研员黄国宝,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高中教研室主任戴景阳,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原中教室主任黄潮水,国光中学副校长王水源,高中英语学科中心组成员,项目推广应用实施研究指导核心团队成员等专家出席活动,来自全市高一英语教师代表30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活动由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魏娇茹教研员主持。
活动聚焦“育人模式创新与课堂变革”这一主题,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两个议程:一、观摩黄小气老师的展示课及评课议课;二、领导、专家发言。
首先,各兄弟学校的老师观摩了国光中学黄小气老师执教的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 3 《The Necklace》,教学对象为高一(1)班学生。
本堂课是戏剧教学课,教材内容为选择性必修一Literature Spot 部分的小说The necklace。教学活动环环相扣,从复述故事retell the story激活学生对于小说中人物、情节和情感的认知,到给学生搭建剧本写作支架,然后小组合作完成特定场景的写作任务后,进行剧本展示和表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黄老师认真研读文本,结合文体特点深度思考如何实施育人模式创新与课堂变革的路径和具体操作, 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与探究的机会,突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课结束后,黄老师从学情、教学目标、文本分析与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及目标达成等方面进行了说课,同时提出了自己在准备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和见解。随后,与会专家、老师们对黄老师的专业能力、个人素养、课堂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立足于教学目标、思维品质、活动设计、师生互动等角度对本次观摩课进行点评。
研讨会的第二部分领导、专家介绍“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与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推广应用建设工作。
国光中学王水源副校长介绍了国光中学的发展情况及办学特色;就国光中学“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与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推广实施取得的工作成效作了具体汇报。他指出学校将以南安市“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与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暨“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推广应用实施为契机,达成学校育人模式的创新及学校转型;在项目推广过程中,积极探索,力争形成切实可行的推广方案。
市教师进修学校高中教研室主任戴景阳介绍了此次教学研讨活动的背景,他指出应该关注“七个新”:新课程、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新评价、新课堂、新思考。应该站在课程高度来构建课堂,只有课堂优质了,学生才能卓越。
市教师进修学校原中教室主任黄潮水老师提出两点期盼:一是倾力“育人”,用教师的智慧打造富有灵性的课堂。二是铆劲“两新”,以强烈的责任争创本土特色的精品。要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内生动力,发挥一线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新课程新教材和“育人模式创新与学校转型”成果推广“校本化”、“南安化”,让“两区”建设成为撬动南安教育的“杠杆”,力争产生一批体现现代化育人理念的示范校,形成一批本土化的教学改革成果。
最后,南安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高中英语教研员黄国宝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他指出,这次高中新课程新教材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成功举办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展现的是国光中学教师积极转换育人模式的理念,积极践行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风采;展现的是国光中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双减”政策下提质增效的改革创新。特别是对核心素养的落地、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大单元教学的实施都很有思考。我们相信,有我们这么一支专业素养高、教学技能强、协作精神好的教学教研团队,南安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一定会在福建省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建设、在南安教育新一轮的发展超越中勇立潮头、乘风破浪、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