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抚翠木,繁花满眼生。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语文教师队伍教育教学专业水平提升,2025年3月25日下午,南安市高中语文吴智勇名师工作室在南安六中举办了以“关注思辨能力培养,探索考教学融通”为主题的第三次集中研修活动。
南安六中陈荣凡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全体参加本次研修活动的全体教师致以诚挚欢迎,并特别勉励本校高中语文教师珍惜这次难得的教研机会,在交流中汲取智慧,在实践中促进成长。
工作室领衔人吴智勇老师及工作室成员、研修成员、南安六中高中语文教师欢聚一起,进行了一场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既有理论层面的探讨,又有具体案例的分析。这种开放、互动的教研模式,不仅促进了校际间的经验共享,也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实践策略。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将思辨能力培养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实现考试评价与教学实践的有效衔接,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深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是当前语文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这个问题亟待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通过理论探索与课堂实证,寻找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路径。
华侨中学戴莉莉老师以2025年3月福建省高三语文质检文学类文本阅读《血战古洋河》为教学素材,精心设计了一堂题为《典型人物的魅力和张力——省检文学类文本<血战古洋河>讲评》的公开课。课堂上,戴老师首先呈现了学生答题概况及答题存在的问题,带领学生从情节、人物、主题思想三个角度梳理文本,然后精准链接高考考点,关联教材,展示人物形象考查形式,最后特别设置了答案优化训练,通过师生共同研讨典型答案的升格路径,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答题能力。整堂课目标导向明确,立足学生实际,以学定教,通过构建“考—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闭环,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切实提升。戴老师通过鲜活的课例实践,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探索考教学融通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样本,也为参加本次研讨活动的教师打开了教学思路,对探索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新样态具有启发意义。
公开课结束后,南安六中办公室主任陈文哲老师为参加本次研修活动的各位老师简要介绍了南安六中的办学历史、办学成绩和发展前景,给参与本次活动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陈文哲老师结合当下考试趋势,为工作室的老师们带来精彩讲座《运用比较教学,提升思辨能力——比较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与实践》,展现了比较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独特且有效的教学实证。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践路径,将为“考—教—学”中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提供有益借鉴,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在评课议课环节上,戴莉莉老师首先分享了本次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思路,以文学短评写作及高三年省质检第 9 题答题指导为切入点,课程围绕人物形象分析展开,引导学生将对“伟大”的分析从人物形象上升到文章主旨。接着陈文哲老师指出,近年试卷中比较类题目频繁出现,涵盖作文、诗歌鉴赏和文本阅读等板块。教师可采用比较教学法,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随后,工作室各位成员就两位老师的讲课内容进行热烈、深刻又富有启迪的评议。最后,吴智勇老师作了强调总结。他指出,基础年段要强化语文素养的培养,多运用比较教学训练学生的比较关联能力,这对高三总复习大有裨益。针对文学短评教学,他建议提高教学内容的容量和时效性,在教学时要注意设问和答案要点间严密的逻辑性。鉴于近年主观题客观化的出题倾向,教师讲题时,应从剖析题干入手,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答案,紧扣题目明确答题方向。
阳春三月,惠风和畅。吴智勇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2025年首次研修活动圆满收官。未来,工作室将深耕思辨教育,探索考教学相长之道,以笃行不怠之心,助力南安教育行稳致远。
图文 | 曾明晓 范芳怡
初审 | 陈文哲
复审 | 吴智勇
终审 |吴智勇
供稿:南安市高中语文吴智勇名师工作室
一审:吴智勇
二审:陈铂森
三审:肖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