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筑牢根基 研修突破——2025年朱仕成名师工作室第一次研修活动纪实
为了充分发挥市级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及辐射作用,深入贯彻新课标理念,推动核心素养在通用技术课堂的落实,促进教育资源的深度共享,泉州市高中通用技术朱仕成名师工作室于3月18日至19日在晋江养正中学成功举办了2025年第一次研修活动。泉州市教科院高中通用技术教研员谢新强、王白萍,工作室全体成员及晋江市部分通用技术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一、同课异构展风采,多元共进促提升
3月18日,泉州一中陈伟蔚老师、奕聪中学黄种代老师和惠安一中刘莉燕老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可视化评价一体设计,围绕《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主题,展现了多样化教学课堂。
陈伟蔚老师以“翻页笔笔架的设计与制作”为教学载体,巧妙地将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结构决定功能”的核心原理,并掌握通过改变结构实现多样化功能的方法。在课堂中,学生经历了需求分析、设计构思到动手制作,不仅提升了工程思维,也提升了系统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物化能力。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中,学生从功能实现、结构稳定性、使用环境等多角度进行反思,进一步认识到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受到环境、安全性等因素的影响。整节课以任务为驱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项目式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核心概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图样表达、创新意识和物化能力,切实落实了通用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课后,从教师技能大赛角度,陈伟蔚老师进行20分钟的片段教学展示分享,让与会教师深刻感悟到现场教学与片段教学的内涵。
奕聪中学黄种代老师以“雨天中一把特殊的雨伞”为情境导入,通过分析并拆解伞骨结构,引导学生理解“结构不同,功能不同”的核心观点。随后组织学生亲身体验多功能螺丝刀的使用与拆装,并结合自行车、课桌椅、可升降办公桌等贴近生活的案例,深入讲解“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体现人的需求”这一原理。同时,他通过强调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帮助学生理解设计中的实际考量与约束条件。整堂课案例生动鲜活,逻辑清晰严谨,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紧密结合实际应用,为学生的技术学习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惠安一中刘莉燕老师通过凳子、折叠凳等实物展示,以凳子的升降调整工具选择、衣架的趣味改造为真实情境引导,逐步引导学生理解“结构决定功能”的核心原理。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学生根据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动手改造衣架结构,进一步体会结构的可调节性与功能实现的关联。课堂中还通过欣赏“黄花黎草龙纹衣架”和“北盘江大桥”等经典结构案例,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引导学生分析优秀结构设计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功能与形式的统一、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整节课案例丰富生动,活动设计巧妙,既培养了学生的技术思维和动手能力,又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是一堂兼具深度与广度的课程。
在刘莉燕、黄种代两位老师的课结束后,与会年轻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落位课堂,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学生学习质量等维度进行限时书面评课。书面评课稿完成后,南安国光中学朱仕成领衔人与年轻教师就评课情况进行面对面的研讨交流。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不仅展示了三位老师的教学智慧,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二、巧手绘锁传匠心,实践创新育素养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与内化,研修活动的第二环节是“新六通”鲁班锁技术图样的补画与模型制作。通过补画三视图与正等轴测图、制作模型等环节,引领老师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感受传统工艺的创新之美,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灵感。
三、理论引领明方向,课题研讨促提升
晋江养正中学黄荣显老师以《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策略研究》为主题,为与会教师带来了深入浅出的分享。黄老师首先详细阐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随后围绕“老师真的教了吗”“学生真的学了吗”“课堂上有教-学一致的评价吗”三个核心问题,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聚焦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逐一详细展开解析。他强调,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活动,师生才能准确把握教学效果,做到心中有数。黄老师的分享逻辑清晰、案例生动,为教师们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安溪铭选中学李晓苹老师带来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工程思维评价探析》的专题分享。李老师首先强调了工程思维作为通用技术课堂“必修课”的重要性,并深入剖析了工程思维的培养路径。她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详细阐述了项目式学习在工程思维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指出项目式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升工程思维。最后,李老师鼓励教师们立足本校学情,积极开发适合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更多真实的问题情境,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这场讲座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也为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指明了方向。
德化二中郑秋菊老师就《陶瓷实践赋能通用技术课程跨学科本土化实施与高质高效课堂评价实践探索》进行分享。郑老师从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方法实践、课堂评价体系构建等三个方面介绍了课题的进展,同时表示后续将应用研讨成果,总结经验调整方案,成员发挥优势协作,推进课题进展,探索通用技术课程实施及课堂评价方案。
南安国光中学刘昭扬老师就《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中小学大单元学习进阶评价应用研究》进行课题分享,她详细介绍了SOLO分类理论的内涵和应用价值,并结合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该理论的学习进阶评价策略,为与会教师提供新视角和方法。
本次活动通过同课异构、评课议课、实践操作、理论引领和课题研讨等多种形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实践案例和理论指导,推动了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落实。此次活动促进了教学可视化评价一体设计的推进,将学科核心素养引向深度学习。
撰稿:泉州五中林丽芬
一审:朱仕成
二审:陈铂森
三审:肖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