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在高二生物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看”课本
在考试前的复习中,有些学生会跑过来问我“老师,你经常说要看课本才易得高分,可我已把课本看了一,两遍,怎么是看了又忘,成绩也不好。”从学生的话可看出,学生他们存在着一个普通的问题:不懂的如何看书,慢慢的就不想看了,从而远离了课本。我不禁惭愧,常常怪学生没去看课本,而我何曾抠门自问过“我真正潜心阅读引导过吗?”之后,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各种相关教育书刊请教,并对课本多次进行认真分析、归纳,得出几种方式与同仁同析之。
一、让学生明确“看”课本的重要性
最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特点:“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如2005年全国卷I第1题: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
此题考查的是“细胞分化的实质及基因的表达”。只要理解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不变,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从而形成不同的mRNA,进而合成不同蛋白质。通过这道高考题让学生知道高考中决不考偏题、怪题,主要目的是考查知识应用、逻辑判断推理等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二、课堂上引导学生“重”课本
1、在课堂上保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安静的看课本时间。
我们老师,因担心课堂讲解的时间不够,把学生看课本知识的时间全部挤到课外,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其效果也不理想,到上课时连课本还未问津的学生大有人在。这样老师虽讲解起来挥洒自如,滔滔不绝,可有的学生却听不懂所以 ,反而事倍功半。学生在看课本的过程中可以实际生物学专业术语,并可把书面语言转化未内在的语言表述的国学哼,“此时无声胜有声”。而且学生边看边思考,有利于对课本知识的感知、理解、吸收。这样我们来势讲解则更轻松,而学生则更易理解,掌握。何惧时间不够呢?而且要指导学生如何看课本。老师可在学生看书前在黑板上写出与该节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中内容就可得到解决。最后,等学生看完课本中相关内容后,则通过提问来检查阅读课本的效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默而志之”的良好习惯,形成阅读深思和猎取知识的综合能力。而且还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以老师的语言来默化学生的表述能力
讲解时应注意尽量使用课本中的专业术语,及表达的严谨性,及简捷明了,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应用专业术语正确阐述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对于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原理,方法。事实上,可让学生在课本上先划起来,
3、在讲评习题时,应引导学生回归课本
在背讲评课时,我们老师可备习题所考查只是点在课本中的页码。在讲评课堂上,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查阅课本,清楚自己对哪些知识不够扎实,理解不够透。从而进一步引起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重视。
三、指导学生梳理各章节知识点,构建知识的网络化体系
每章节教学后,老师可进行系统性的复习,把知识点有点连成线,有线织成网,使各知识点更系统化,如在第三张“新陈代谢”教学结束后,可归纳一下:
以上使我在这学期教学时间: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不断实践,思考得出的几点体会,并在这学期最后一段时间实施之,感觉效果还不错。但还需在教学实践及同行指导下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