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以最佳状态迎战高考
就要高考了,对千千万万的考生来说,这既是对自己十二年“寒窗”苦读的一次大检阅,更是关系自己人生前途的一次搏击。“高考不相信眼泪”在考试中,如何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考出最好的成绩,心理因素可以说是影响考场发挥的重要“软件”。
一、持适度的焦虑
广东省健康教育研究所近日公布一项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高考应届生和家长感受到压力,近半数认为压力明显比以往增大。临考前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实属正常。其实,考前的紧张只要适度,并不是坏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测量与的郑日昌教授介绍说,高考前适度的紧张是一动力。对高考生而言,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很微妙,考生如果完全无焦虑或焦虑水平过低,没有紧迫感,对什么都无所谓,结果肯定是学不好;而焦虑水平过高,使脑袋总是硬绷着考砸了咋办这根弦,眼看高考日期越来越近,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没了低。虽然他们常常挑灯夜战、哪怕累得趴在桌上睡着了,一觉醒来再继续,认为再苦再累也就是这段时间的事儿。这样心理上虽然会有“成事在人,谋事在天”的感觉,但实际效率却不高,睡眠质量也不好,多梦、失眠、早醒等更是常有的事。只有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的同学,才能最有效地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并能变压力为动力,学习效果也最好。
现在,学校已经进行了若干次的模拟考试,这是高考的练兵。有些同学会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沮丧,其实一次考试不能说明问题,绝对的分数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关键要看自己在班组年级的位置是不是前进的,还要看考试题目的。记住,只要高考还没有举行,我们就还有下一次,下一次自己一定会做得更好,争取高考时是最好!
二、你会微笑吗?
面对高考,要学会调整好心态。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家所做的一项“有关20个心理因素在高考中的作用”的调查表明,高考状元们心目中公认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会调节心态”,“记忆力”仅排在了第17位,而意志力强、勤奋、创新能力、想象力等以往较被人们熟悉的因素也仅排在第12位以后。经科学调查研究证明,乐观情绪将会促使大脑思维活跃。考生们充满乐观情绪进行复习和愁眉苦脸的学习,效果将大不一样。有句话叫做:高考,累并快乐着。
要消除过分焦虑情绪可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同学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当你坐在书桌前时,脑海中浮现出令你最自豪、最愉快的画面一分钟,并在心中默念;“考试前我一定能复习好”、“考场上我一定能够发挥好”,然后充满信心,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这个方法很有效,考生不妨试一试。当心理状态不佳时,考生也可以暂时停止学习,放松一下,有一些小窍门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深呼吸、绷紧肌肉然后放松、回忆美好的经历、想象大自然美景等。考前注意劳逸结合,学习之余可以适当去爬山、聊天、听广播、看电视甚至美睡一觉,这样既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也可以缓解大脑的缺氧状态,提高记忆力。
三、理解万岁
老师和家长该为学生的心理调节做些什么呢?
据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师生关系是影响高考心理状态的关键因素。师生关系困扰愈严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愈低。几年前某重点中学曾有两个成绩差不多的班级,一个班主任在高考前总是喋喋不休地教训学生,搞得学生学习很累,更烦老师、怕见老师;而另一个班主任则是每天给学生微笑和鼓励。结果高考后两班成绩大相径庭。
家长方面,对孩子要有合理的期望值,不要说考不上某某学校就怎么怎么样。要帮助学生以“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心态,平静地迎接高考来临。还要注意的是,很多家长总是不断的安慰考生“不要紧张”,事实上却适得其反,家长正是通过这种心理暗示增加了考生的压力。
四、考场,拒绝克拉克
克拉克是澳大利亚的长跑健将,1963年至1968年曾17次打破世界纪录。他在其运动颠峰期曾经历过两届奥运会,然而却因发挥失常与金牌失之交臂。后来,人们便以他的名字来形容在重大比赛中的失常现象,包括体育竞技、学习考试中的发挥失常。
高考,关键性的一役,一失常则成千古恨,切莫成为克拉克的第N号门徒。
每年高考,总有一些考生一进考场便想解小便,这种“应考尿频症”,对考生情绪和考试成绩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应在考前加以预防。控制饮水量是其一,更要消除紧张感,在应考前几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考前几天若能每天闲侃、散步或娱乐一阵,保持心情愉快,则更有得于预防应考尿频现象的发生。
有些考生在考试时会因紧张而突然慌乱,心悸,明明在平时做起来得心应手的题,在考试时突然因为一点小小的卡壳,而变得手足无措,脑海里竟然联想到悲惨结局:“我将要考砸了!”“这套试卷中我怎么有这么多题无法动笔呢?”于是,就大冒冷汗,全身发毛,突然慌乱起来,头脑里一片空白。治疗这种突然慌乱的考场病(怯场)的最好措施是预防。在高考前就假设自己可能经历这种考场病,在已经面对着这种可能性,或者说已经对此有了思想准备后,你的任务就是全力以赴地考试,大脑也没有时间思考对考试有无把握的问题,甚至还可以想如果我不会这道题,他们也不会,因为此病的根源是自信心不足。但真正遇到这种情况,下面的三种妨试试:一是放松。你最好暂停作答,闭合双眼,轻轻地对自己说“放松”,重复6次,并注意体验全身松驰的感觉。二是深呼吸,放慢呼吸率。要特别注意调节呼吸,在呼气时也应达到同样的要求。三是思路中断。你可以果断对自己说“停”,同时握紧一下拳头,再重复命令自己一次。考试时间有限,该放到口袋里的分当然要先抓好,重新确立自信心。
还有,结束一科考试后,不要盲目对答案,因为不管答案正确与否,都会影响到情绪,考生应该尽快地从前一科考试题目中彻底脱离出来,积极准备迎接下一科。等到所有科目考试都结束了,得到标准答案再对题也不迟。
考生,请相信自己一定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