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

国光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发布时间:2014-05-24 作者:黄新生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3128

校本课程是整个高中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第六条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国家课程方案也明确规定:“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上述精神,加快规范我校校本课程管理的步伐,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特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改革总要求,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升个性特长,形成学校特色为目标,加强理论研究,致力实践探索,促进教师个性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培养,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1、探索校本课程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等,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校本课程体系。

2、在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灵活安排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合作学习等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

3、立足于知识经济时代(即学习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以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培养为着力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学会共同生活,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塑造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才打好基础。

4、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改变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改变教师仅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民主、科学的课程意识。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5、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吸收家长或社会人士参与,开发多层次、多类型的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以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与方式

(一)开发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应当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他们的成长、发展出发。

2、比例均衡原则。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保证学校各类课程都占有一定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作用。

3、综合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大多会打破学科的限制,要求多门学科的综合,但多学科的综合并不是简单相加,也不是将各种不同的内容拼盘,而是学科之间的一种有机结合。只有各种内容融为一体,组成一个整体的内容,并摆脱学科的痕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

4、课程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使课程的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在注重课程实施的同时,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反思课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实施的科学性,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5、调查、研究、实验相结合的原则。要对学校里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社区的条件进行深入地调查,把这些调查结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同时,要把整个开发过程视为一种科学研究的过程,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6、资源共享、整合资源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尽可能地利用或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课程资源。我校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图书馆藏书14.7万册,计算机网络系统达到国办一类标准,拥有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学校位于枣庄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拥有良好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环境;学校与山师大、曲师大等省内外师范高校及教科研机构一直保持着学术交流关系。我校要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二)开发方式。

校本课程开发的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过程,而不是僵化的、线性的行动步骤。一般说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有:定题、申报、审定、开题等程序:

1、定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明确主题、范围与领域。主题的确立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学生的内在需要。检验任何一类课程是否成功的标志很多,但学生的需要必须放在首要位置。为了使开发的课程能够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在学生中展开了广泛的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开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自己确定感兴趣的领域和知识。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有相应的资料、信息做支撑。课题确立后,要对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使开设的课程根植于社区和学校现有的课题资源中。

课程主题确定后,要大量搜集资料。资料搜集渠道要广泛,既要利用图书室、资料室收集文本资料,也要充分利用网络获取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应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资料的科学性要经得起推敲;二是信息具有前沿性,要把与课程有关的最新信息、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课程介绍给学生。

2、申报。

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必须写一份简要的《课程简案》,同时要附有课程介绍,交给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初审。《课程简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

一般项目:包括主讲教师、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授课时间和授课对象等内容

具体内容:

1)课程目标的陈述(必须全面、恰当、清晰的阐述课程设计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等);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和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设计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3、审定。

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审定的依据是,确保开出的校本课程具有教育性和趣味性,来激发主体情感、态度、观念的合理形成,而不只是教师个人知识的展示;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来诱导主体探索能力的提高与创新,而不是陈述性知识的灌输;具有特色性和针对性,来促使主体个性发展的飞跃,而不是书本知识的“抄袭”;具有系统性和实效性,来实现人格、认知的发展和完善,而不是零散知识的拼凑。凡符合以上要求的可安排开设,基本符合尚有不足的提出修改意见,对不符合的,指出研究方向,重新考虑课程的相关内容。经初审通过后,列入《校本课程目录》,提供给学生选择,实施后进行小结和再修订。

4、开题。

校本课程的开设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开发者开设的课程能否正式走向课堂,首先要进行开题,让广大学生来选。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题每学期要进行一次。凡是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每人给15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全体学生介绍所开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我们所开设的校本课程都经过了学生的验证,都超过了班级学生的半数以上。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选择,既体现了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先进教育理念,又给教师增加了开课的压力,促使教师认真学习,认真开发校本课程,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

四、实施与评价

(一)校本课程实施的流程

1、选课。学校公布每个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目录及授课教师,供学生选择。年级组、班主任组织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课。为便于统筹安排,每位学生可选报两个专题,分为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年级组对学生的志愿表进行汇总分类,并个别征求意见后作小范围调整。为提高教学效益,一般情况下,凡选择人数不足20人的课程暂缓开设。

2、排课。教务处制订各年级校本课程开设计划,并将校本课程的开设排入总课表公布。每个年级的校本课程每周安排两课时,一学期按18周安排。

3、上课。相关备课组、教师根据学校安排,在指定教室或场所组织教学活动。校本课程教学组织的要求与国家、地方课程的要求相同。要建立临时教学班级、小组,加强考勤和考核。教师要精心准备,及时完成课程内容;学生应根据教师要求,严格遵守学习纪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4、考核。每门课程结束,教师都要组织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向教务处提交课程实施总结。对学生的考核可采用测试、小论文、实验、设计、制作、汇报演出、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一定要体现重参与、重过程、轻结果的原则。

(二)校本课程的评价

1、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及《课程纲要》的评价。《课程纲要》由课程审议委员会最终确定可试用性,实施过程中由教务处通过听课、向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实施考核,确定出优、良、较好、一般、差五个等级,对实施中评价为差的应停上开课。

2、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注重过程评价,可以采用书面知识、制作结果定量定性的评定,也可以采用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形式。

3、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每学期都向学生和老师征求意见,校务委员会自我评价并更改。

五、校本课程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学校把校本课程开发列入工作议事日程认真抓好,并通过领导小组做好对开发项目及教师写的《校本课程实施计划》的审议工作,做好实施的组织、检查、评估工作。充分发挥项目组长的作用,紧紧依靠全体教师做好开发实施工作。

2、制度保障:制定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制度,搞好制度管理。

3、建立激励措施: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我们做好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评估与对老师平时检查、期末检查、年度考核结合起来,与结构工资结合起来,与考核实验成果、考核先进结合起来。发挥激励机制,调动全体老师的积极性。

4、设备与经费的支持:继续搞好校园网建设,搞好学校环境建设,努力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创设良好环境。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所需金费学校优先考虑,全力支持搞好开发与实施工作。

 

 

                                       南安国光中学

                                        20066

 

 

 

 

 

 

 

 

 

 

 

 

附表1

 

国光中学校本课程申报表

申报教师姓名

 

现任课年级、学科

 

教龄

 

职称

 

有何特长

 

申报课程类别

 

拟开设时间

 

课程名称

 

总课时

 

申报理

由阐述

 

课程说明

(课程介绍)

 

课程审

定委员

会审批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附表2

国光中学            课程纲要

主讲教师姓名

 

课程

类型

 

教学

材料

 

授课时间

 

授课

对象

 

课程目标或意图(写4—6点:全面、适当、清晰;涉及目标的三大领域)

 

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排序;涉及选择那些内容与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活动)

 

课程实施建议(含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

 

课程评价建议(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等)

 

 

 

附表3

国光中学校本课程目录一览表(供学生选修)

 

序号

科目

课程介绍

课时

任科教师

上课地点

上课时间

学分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