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国光中学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管理方案

发布时间:2014-05-24 作者:黄新生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8274

一、指导思想: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工作基层组织,是教学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学科备课组是学校教研组附设的教研组织,是落实校本研究中“同伴互助”的主要组织,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工作质量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因此,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管理,是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校本教研,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

二、工作目标:

 教研组、备课组在教务处、教研室的组织、协调、指导下,制订实施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落实教学常规、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三、工作措施:

()健全组织:

1、教研组: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科设置,教研组设置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技术和艺术等十二个教研组。

2、备课组:学校分学科,以年级设立备课组。

()明确职责:

1、教研组的职责:

(1)制定学科学期教学研究活动计划,撰写学期教研工作总结,指导本学科备课组开展教研活动。

(2)配合教务处、教研室组织本学科教师实施教学常规要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质量监控检测与分析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3)开展包括常态课、达标课、示范课的教学研究,以及教学经验、命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4)组织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深入研读课标、教材,及时传递教学改革动态信息,立足学校实际,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5)开展课题研究,主动寻找、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并提炼成小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或积极申报参与教研科研部门的课题研究。

(6)承担校级以上(含校级)学科教研活动,组织本学科教师参加教研片或上级教研部门开展的教研活动,建立校际学科教学交流制度。

 (7)开展教学基本功、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学叙事等教学技术能力评比活动,积极组织本学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有关教学技术能力评选活动。

 (8)广泛收集有利于教师学习与研究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本组教师的优秀教学成果、经验,组织本组教师开发符合本单位本学科实际的教研、教学资源。

 (9)充分发挥本组骨干教师的作用,建立结对帮扶、以老带新、促进专业共同发展的机制。

 (10)加强对本学科不同年级、学段备课组活动的指导,建立跨年级、跨学段定期教学交流制度。

2、备课组的职责:

(1)制定备课组学期活动计划(包括教学进度表),撰写学期工作总结。 

 (2)加强学科教学理论学习,开展学刊用刊活动,倡导教师写学习笔记,不断丰富专业知识。

(3)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活动,研读课标、钻研教材、规划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重点、确定教学目标、研究教学方案、切磋教学方法、交流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教研合力。

(4)注意搜集教学资源,及时传递教学改革动态信息,建立备课组教学资源共享柜

(5)开展日常教研活动,积极承担校级以上(含校级)教研活动,举办本组成员个人教学成果、经验交流活动,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6)交流学生学习情况,研究、设计单元或模块质量检测试题,及时进行质量检测情况分析,加强质量监控。

(7)研究作业设计,编制实用性的练习材料,根据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

(8)研究、设计、编印周末导学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替能。

(9)指导本组成员制定年度专业发展计划。

()开展活动:

1、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

(1)研究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共同的困难和问题,并提炼成小课题积极申报参与教研科研部门的课题研究。

(2)组织教师学习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3)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议课、评课等活动。

(4)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有关教学技术能力比赛。

(5)组织教师参加教研片或上级教研部门开展的教研活动。

2、备课组活动的主要内容:

根据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要求,实行教师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整合,每学期开学即确定教材的难点和重点为集体备课内容。每次备课的基本程序为:个人钻研——中心发言---集体商讨——形成教案——个人反思。具体程序:

第一步,教师个人钻研:由备课组长提前确定备课内容和集体备课的时间,然后每个教师进行认真钻研,充分准备;

第二步,中心发言教师阐述: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重难点、课时安排等;

第三步,教师集体商讨: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商榷和探讨,大家各抒已见,观点上相互碰撞,激烈争论,最后比较、切磋和完善,确定最佳方案(即所谓的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带着自由、经验和问题而来,带着感悟和启发而归) 

第四步,形成教案:每个教师根据集体达成的共识,具体设计教学方案,并写出教案;

第五步,个人反思:教师个人根据实际执教情况,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并写出教后札记。

备课组要以教研课为主要活动形式,以备课—教研课—评课为教研主要流程。在集体备课环节中,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国光教研”和备课组教师的QQ群为平台,中心发言教师上传备课教案,其他教师通过“发表评论”上传个人意见,由中心发言教师再综合呈现二次备课教案。

3、活动要求:

每次的教研组活动都要用笔记本作好记录,记录的主要内容有: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活动的教师名单、主持人、记录人,活动的主要内容等,活动内容记录提倡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每次定时集体备课活动都要作好记录,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体备课时间,参加备课的教师名单、主持人、记录人,本次备课的内容、范围,要重点记下备课时争论的问题,每个人发言的精要,特别是带来的经验和问题,要采用提纲格式重点记下最后达成的方案,记录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评价制度:

教研组工作评价是教学研究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1、教研组工作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校教研制度建设,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科课程标准的落实,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教研组工作评价内容包括计划与总结、研修活动、教研科研、教学活动、资源建设、学生发展等六个评价项目。具体评价内容见附件《国光中学教研组工作评价表》。

3、教研组工作评价采取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方式进行。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总得分85(85)以上的,评价等级为优秀;总得分75-84.5分,评价等级为良好;总得分60-74.5分,评价等级为合格;总得分60分以下为不合格。

4、教研组工作评价由教务处、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每学期评价一次,评价结果将作为评选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的重要依据。教研组按《国光中学教研组工作评价表》对相应学科备课组进行评价。

 

 

 

 

 

国光中学教研组工作评价表

教研组名称

 

组长

 

评价日期:

序号

项目

评定标准

权重

1

1、有教研活动计划,且目的明确、措施具体、可行。4

2、本教研组各年级备课组有工作计划,且目的明确、措施具体、可行。4

3、教研组有落实计划的总结。3

4、本组教师有学期教学工作小结。3

14

2

1、教研组每月至少一次业务学习,并做好记录。4

2、本组教师有制定并实施个人专业发展规划。3

3、本组教师能按规定参加市、片开展的各种培训、教研活动。4

4、有制定并实施教师结对帮扶制度,并取得效果。3

14

3

1、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每周至少一次以年级为单位的学科教研活动,每学期一次校级学科教研活动(如示范课、公开课研究等)8

2、开展经常性听课、评课活动,学科教师每周至少听课1节,教研组长至少听课2节,并有听课评课记录。4

3、本组教师每人至少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或专题研究,并有过程性资料及成果。4

4、本组教师有一项教育教学活动在校级以上(含校级)评选中获奖,有一篇教育教学文章(论文、案例、叙事等)在市级以上(含市级)刊物发表。(每增加一项或一篇加0.5)2

5、有组织开展教学技术能力竞赛评比活动。2

6、本组本学期有承担片级以上(含片、中心小学)教研活动。(一次加1)

7、有建立网络教研平台并开展活动。(1)

8、教研组承担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并取得成效的,适当加分。(县级加1分、泉州市级加2分、省级加3分、国家级加5)

20

4

1、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本学科各备课组能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人人按课程计划备好课、上好课,课课有教案。14

2、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教学情况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4

3、本组成员作业布置适量,批改及时。2

4、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1)

20

5

1、学校至少为教研组征订有两种教育刊物。3

2、教研组有本组教师的教研成果资料。3

3、教研组成员人手一册学科课程标准。5

4、教研组有自行开发的教研资源(2)和校本课程(3)

16

6

1、本组教师至少有一人指导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含校级)组织的有关竞赛获奖。(增加1人加0.5)2

2、本组教师所教班级,学生期末考试本学科及格率、优秀率在上学期基础上有所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应达到同类中学要求。14(一个班没达到扣4分,直至不得分)

16

总评

等级:

总分:

 

四、激励办法:

为深化教学研究制度建设,推动我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领导与管理,学校要为教研组、备课组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等保障条件。学校每两学年评选表彰一批先进教研组、备课组,并举办先进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成果展示,获得各级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称号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在职称聘任、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选拔中同等条件下优先。

附:国光中学先进教研组、备课组评选条件 

一、先进教研组评选条件:

1、教研组积极开展教育理论学习,坚持以课程标准指导学科教学,有效推动学校课程改革。每学期教研组工作评价等级均为良好以上(良好”)

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教学实效明显提高,学年教学质量检测科目的及格率、优秀率较高;考查科目学生素质有明显提高,在市级以上(含市级)有关竞赛成绩突出。

3、教研组成员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主动承担市、片教研任务。

4、教研组教研成果、经验在市级优秀教研成果、经验评选中获奖或刊登在泉州市级及以上教育刊物。

5、教研组有开展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完整,并取得一定成效。

 6、教研组成员参加市级以上(含市级)教育技术能力竞赛成绩显著。

7、教研组有教研工作计划、总结,有完整的教研活动过程性资料积累。

8、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本组成员无参与或举办有偿补习。

二、先进备课组评选条件:

 1、重视教育理论学习,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与教材,积极实施课程改革。

 2、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坚持周周有活动,通过活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实效。本组成员所教班级学年教学质量检测科目的及格率、优秀率较高;考查科目学生素质有明显提高,在校级以上(含校级)有关竞赛中成绩突出。

 3、积极承担市、片、校教研活动,并取得较好效果。

  4、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或专题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

 5、本学年本组成员至少有一篇教育教学文章(含案例)在泉州市级以上(含泉州市级)获奖或刊物发表。

 6、本学年本组成员至少有1人次在市级以上(含市级)教育技术能力活动竞赛中获奖,或指导学生参加本学科校级以上(含校级)竞赛获奖。

 7、备课组有设立教学资源共享柜(),本组成员人人有制定个人年度专业发展计划。

 8、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本组成员无参与或举办有偿补习。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