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穿越福建省高考生物实验设计

发布时间:2016-01-05 作者:张 斌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1615

2015.02 /
穿越福建省高考生物实验设计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 张 斌
复习备考
新课程背景下的福建高考生物试题,侧重能力立意。每年高
考在实验与探究能力方面考查力度较大,其中,实验设计题常常
在非选择题中出现,分值较高。不少文献资料(如《福建基础教育
研究》、 《福建教育》)在高考之后,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了抽样分
析,学生在实验设计题部分失分比较严重。基于此,笔者对福建
省新课程高考以来的实验设计题进行了归类分析,并根据学生
平时训练的答题情况,尝试提出相对高效的复习方法,让多数学
生及时掌握答题策略,成功穿越实验设计题。
一、2009 年至 2013 年福建省高考实验设计类题目分析
2009 至 2013 的福建省高考实验设计类题目均遵循《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简称《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
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简称《考试
说明》)的要求,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研究方法、实验步
骤、实验自变量与无关变量的控制、实验现象和结果解释分析等
角度出题,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分值占总分(80 分)的
比例在 20%左右,并有上升趋势。
二、高三第一轮实验设计复习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难点
1. 文字表述不准确,缺乏得分词语。
【案例 1】(源于福州四中陈施)福建省 2012 年高考理科综合
第 26-Ⅰ(2)题,④实验结果如图 2(略),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
立? 。理由是: 。参考答案是:不能;据图可知随着
温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据抽样分析,第
二个问题多数考生无法清晰表达,如出现“曲线应该单调递增、
曲线斜度不够”,以及“缺少对照实验”、 “实验设计不够严密,没
有考虑对照原则”等答案,偏离答题方向。
【案例 2】(源于柳武等)福建省 2011 年高考理科综合第 26-
Ⅰ题, (3) 科研小组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 IL-18,3
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 天后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
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是:比较核辐射前后注
射 IL-18 对抑制脾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少考生给出的答案是“设
置对照”, “排除干扰”, “提高实验精确性”, “证明细胞凋亡数目
减少是因为注射了 IL-18,而不是小鼠体内细胞原有的作用”等。
据柳武等的抽样分析,本小题难度值约为 0.39。
2. 对“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对实验目的、实验
原理、实验操作等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以及相关实验设计的
方法和技能的应用能力不足。
【案例】某洗衣粉上印有“本产品系加酶洗衣粉,含有脂肪
酶、蛋白酶,具有良好的去污效果。”请鉴定其真伪(写出基本思
路、结果和结论)。从学生书写的结果来看,班级学生约有 70%的
同学直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殊不知,双缩脲试剂只能检测
蛋白质的存在,但是无法证明该蛋白质就是酶以及区分酶的种
类。
3. 混淆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案例 1】(某题中的一部分),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
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
划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以及写出实验结果。实验
结果: 。参考答案为:1,2,3 号试管出现紫色且紫色依次
加深。错误的学生表述成:随时间增加,蛋白质含量增加。其书写
的是实验结论。
【案例 2】(某题中的一个小题),A 组与 B 组相比,C 组与 D
组相比,如果 A、C 组的孵化率高说明?参考答案为:22~25℃的水
温较有利于蛙卵的孵化。错误的学生表述成:温度在 22~25℃时
孵化率高。本空班级错答率在 38%左右,主要的盲区是不分实验
结果和实验结论,题目问的是得出的结论,而学生依旧在描述实
验结果。
三、引导学生成功穿越实验设计题
1. 全面强化《考试说明》中要求的生物学实验。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生物学实验在基础年段应该尽量让学
生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印象。在高三第一轮复习
中,重在知识要点的回顾,该记忆的需要强化理解记忆。这些实
验的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结果与结论、以及隐含
的思想方法,都很容易在高考试题中换一个情景呈现。
2. 传授一般的解答策略。
实验设计题目一般情况下是由:实验目的、(实验假设)、实
验原理、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几部分组
成的。福建省新课程高考生物试题中,通常呈现其中一部分内
容,让学生根据信息分析和书写完成一部分内容。所以在解答的
时候,笔者认为一般的策略是:找实验目的→看实验类型(探究
型或验证型)→抓实验自变量(这是正确答题的关键)→用已知
信息完成填空(关注得分点)。
3. 必要的专项训练,强化和规范文字表述。
从前面的案例分析以及平时的答题表现来看,学生文字表
述能力欠缺比较多,答题往往准确性不够,甚至偏离题意。因此
平时强化专项训练非常有必要,笔者认为可以每周两题的实验
专项训练,可结合高三第一轮复习进行,并且在练习中有针对性
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述规范。比如,强调得分点词语(“等量”、 “适
量”、 “相同”、 “相似”、 “随机平均”等)的书写和正确运用。
55
《考试与评价》2015年02期 ISSN:1009-6027CN:22-1387/G4
生物组:张斌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