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新课程改革下英语课堂教学的初步探索

发布时间:2016-01-05 作者:苏堆凤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1948

 

新课程改革下英语课堂教学的初步探索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    苏堆凤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更多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应注意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个性发展。下面几点是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英语新课程改革以来新教材的特点,对优化课堂教学的几点尝试和探索。

课堂上教师应尽量使用英语教学,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营造英语语言环境英语课堂教学,要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听、说英语,教师就要采用英语进行教学。用英语教英语是中学教学的重要方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口语应用能力,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有好处的。每天上课,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尽可能地使用英语。课堂口语可以根据需要每节课进行适当介绍。比如每天上课,可以问学生以下口语:“What day is it today? Who is on duty today ?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  Are you ready ?  Can you understand ?  Are  you clear ? That’s  all for today.Don’t be nervous .” What is your ambition in the future ?” 刚开始时向每个学生说明每句话的意思,以后坚持使用,不再说出汉语意思。坚持使用英语课堂用语教学,用英语解释生词、句子、讲授课文,布置作业及评讲。开始时比较多浪费时间,但坚持日积月累,就为用英语教学铺平了道路。每节课尽量用学生学过的或能接受的语言来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在英语语言环境中学英语,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类似生活的情景中学习英语,轻松愉快,学生的听、说英语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快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经常创造一个心情舒畅、充满情趣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置身于这种富于想象的情景之中,各自扮演一定的角色,进行会话表演,演的人身临其境,完全进入了角色,围观的人无不被同学们“惟妙惟肖”的演技逗得捧腹大笑。这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吸引了全班同学。他们从表演中提高应用英语的能力,达到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巩固提高的目的。

调整教学设计,采取形式多样的有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已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各级目标要求都是以学生能做某事为具体标准来进行描述的。因此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上教师应避免用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任务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是为了在学生身上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作为有一定生活经验、心理体验和独特个性的人,要想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调动他们的潜能,教师应该时刻记住以人为本的思想,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应该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各种差异。其中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最优化的师生关系,二是让学生有积极的情绪体验。所谓最优化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民主、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信任,尊重和关怀。学生有安全感,这种放松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学生思维潜能的发挥。例如在引入THE MOONLIGHT SONATA一课时,教师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说出所了解的有关Beethoven的情况。教师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求知的宽松的学习环境,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教师对学生用英语表达时遇到的障碍应采取宽容的态度,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把脱口而出的中文译成英文。这样给每位学生学习、思考、参与、表现、成功的机会,使他们的积极性得以保护,个性得以发挥。

每天的英语值日生报告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环境下的英语交际能力。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讲故事、表演、对话、介绍、回顾。学生们对这种方式非常感兴趣,每到值日报告开始时,学生们就特别感兴趣,他们动脑筋、想办法、编了很多非常生动的对话,游戏,英语剧。每到此时,班级里掌声不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激发了。持久坚持这一活动,学生们的英语交际活动能力和口语能力不断得到加强。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直观教学情景的创设,营造交际氛围。初中生的思维一定程度上要依靠直观的具体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录音机、单词卡片、实物、简笔画、体态语、手势、动作语、幻灯片等)进行直观教学。如教学第一册第18课时,谈论有关房间里的物品时,学生们带来了闹钟、地图、杯子、鼠标、键盘、电脑模型等东西。教师充分利用这些实物,学生们就很容易记住这些单词的读音和意义。教Unit1 Lesson49 What colour is it?  我就带来了彩笔、彩图,并且充分利用学生们所穿的衣服颜色及生活中的颜色进行教学,课堂上的实物随处可见,教师可以用书桌、书、黑板、铅笔盒等实物的颜色进行教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高,很容易就主动参与。教学Unit19 Lesson 74 Food and drink 学生们带来实际的饮料和食物,并且进行模拟英语表演,非常生动,一节课下来,就基本掌握了本课的句型。这节课同时通过借助教室、课桌将教室布置成商店柜台、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他们能够从活动中体验不同人物的性格、话语、和职业形象,达到身临其境学习英语、使用英语、掌握英语。另外,唱英语歌曲,做游戏,让学生在唱中学、在乐中思,体验学习乐趣,课堂游戏能够使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得到充分的体现。

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按座次编排学习小组,每组4——6人,注意上、中、下各类学生组合搭配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 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在课堂上,,每节课都要以小组进行会话、表演、讨论,最后归纳总结,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同时优生可以帮助差生,从中又得到巩固,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小组讨论完之后,根据时间、内容决定哪些组当堂表演,哪些组会话,并且评出优胜者予以鼓励。为了获胜,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自觉预习,及早动手,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已经成为自觉的行动,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意识布置各小组去完成诸如duty report ,interview ,look and  say,tell a story等口头表达任务,并进行竞赛,以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每人每天准备一句谚语或名人名言,结组交流。各小组每天评一个最佳谚语或名人名言,在课前写在黑板上或定期“出版”精华手抄报,供大家欣赏。

进行课堂评价改革。课改同时要注意对每个学生的评价。通过每个合作小组平时的课堂表现,填写英语学习形成性评价表,每周统计一次,并反馈总结给学生。指导学生完成《初中英语评价手册》所提供的形式多样的评价活动。学期期中、期末测试中进行口语、听力、笔试。改变以往期中期末考一张卷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采用客观测试、问卷调查、教学观摩、采访、课内外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注意收集和整理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注意典型案例的采集和整理。还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为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公证性、发展性和有效性,采用建立学生档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将反映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文件系统地收入学生的个人档案。在成绩表述上,采用“等级+特长+评语”的方式,以便明确等级、了解特长、激励进步。学生们对老师的评价方式很支持,平时课堂表现都很积极、主动。学生的个性在每一节课都得到充分张扬。我班陈志勇同学非常主动积极,每节课都要用英语发言,展示自己。如果得不到机会表现,下课后他还来找我“评理”。这是以往教学过程中所没有出现的新情况。  

面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一定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互动,和谐的,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要理解课改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还的会学;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深入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获得人生旅途中“实战性”更强的方式和方法。英语课改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与学习为中心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带着学生一字不差地进行,即使有一些学生的自主活动,也是要在教师事先设计或限定的范围内。而新课程倡导新的教学、学习方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课堂的“闹”正是新课改的题中应有之义,符合课程改革教学的发展趋势。关键在于在课堂教学中既能保持“热闹”,又能和谐、有序、“闹而不乱”。教学方式的转变,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类似生活的情景中学英语,轻松愉快,学生听说英语的整体素质也得到较快提高。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 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外语课堂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的场所。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通过更好的课堂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协商和课堂交互,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这些都是语言教师课改需要关注的话题。但是,也应注意,在课改下,部分学生学习的兴趣差异强烈,注意力容易转移,遗忘率高,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