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跳远教学中如何提高腾空步技术

发布时间:2017-12-23 作者:高团银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9708

跳远教学中如何提高腾空步技术(高团银《教育》2017年第0108卷)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   高团银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问,临场观察等方法,通过分析腾空步技术动作的运用,并通过一些练习手段和在练习中对易产生的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作了进一步的阐明,为腾空步技术教学提供一定的依据,来进一步探讨在教学中如何提高腾空步技术。

 

[关键词] 腾空  技术分析  训练方法  易犯错误  纠正方法

1 引言

 

跳远的完整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跳远成绩的好坏主要是助跑速度和起跳技术决定的,当然平稳的空中姿势和合理的落地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人结合多年的训练实践,就跳远中的腾空步技术做一个详细的探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跳远运动员腾空步的技术。

2.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观察、访问和阅读文献资料等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观察:通过临场观察体育教师和学生在上课时的情况。

访问:主要是访问体育教师和学生,听取他们对跳远教学中如何提高腾空步的方法和见解。

 

3 结果与分析

3.1 腾空步技术分析、技术要领分析及腾空

3.1.1 技术分析

腾空后,开始展髋并将摆动腿经前下向后弧线摆动至体后起跳腿靠拢。摆动腿下放时,两臂同时下放体侧,摆动腿后摆展髋时,两臂向后上方外展振摆,胸腹稍向前送形成展胸挺髋,躯干呈反弓型的挺立姿势,并将此姿势在空中稳定保持一定时间[2]。两臂由后前摆,收腹举大腿,上体适当前倾,两膝向胸部抬举靠拢,小腿和两臂前伸,准备落地。这就是腾空的完整动作。

3.1.2 技术要领分析

跳远成绩的好坏,关键在于起跳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而腾空步的形成是起跳技术的最终体现[6]。根据形成腾空步技术动作内部结构规律,将形成这一技术动作的过程概括为“蹬伸、摆腿、顶头、拔腰、突停”5个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教学。

3.1.2.1 蹬伸:腾空步练习在起跳瞬间要求起跳腿积极伸髋,大腿快速下压,以髋发力。大腿带小腿着地,爆发式地依次蹬伸髋、膝、踝三个关节。快速而有力地蹬伸,能获得较大的起跳初速度。

3.1.2.2 摆腿:腾空步练习在起跳蹬地的同时摆动腿快速蹬伸并及时地屈膝前摆,协调配合两臂积极上摆,以摆腿带动蹬伸。要强调摆腿摆臂动作,即为摆腿。

3.1.2.3 顶头:腾空步练习在蹬地、摆臂的同时要积极向上顶头,使身体尽量向上移动。头的积极上顶,有利于利用在助跑中获得的速度,从而提高腾空高度。

3.1.2.4 拔腰:腾空步练习在完成“蹬伸、摆腿、顶头”的同时要求拔腰展体。利用身体的长度,来提高腾空高度。练习时要求做到挺胸拔腰,突出“拔腰展体”动作,即为拔腰。

3.1.2.5 突停:腾空步练习在摆动动作的最后阶段要“突停”。以配合起跳腿和整个身体完成起跳,形成“腾空步”姿势。这个“突停”动作不仅能起维持空中身体的平衡的作用,而且能减小起跳腿的压力,增加起跳腿初速度,练习时要求做到及时、准确、有节奏。因此,要把“突停制动”动作,即为突停。

通过上述五个关键词,较为完善地概括出了腾空步技术要点。以此指导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容易记忆的理解腾空步技术动作要领,而且能让学生在自我练习中起导向作用,最终达到提高跳远成绩的目的。

3.1.3 腾空 在跳远过程中,踏跳蹬离地面后,就进入腾空阶段。腾空后,踏跳腿自然留在身体后面,摆动腿和两臂保持踏跳时的身体姿势,形成“腾空步”。 “腾空步”后空中动作有三种:即蹲距式、挺身式和走步式。走步式对身体要求比较高,一般不易学,这里就蹲距式和挺身式做一个对照。

3.1.3.1 蹲距式 踏跳腾空后,从腾空步至最高点时,踏跳腿迅速屈膝向前上方提拉与摆动腿靠拢,两腿继续屈膝上提靠近胸部,上体稍前倾,两臂下摆,在空中成蹲距式姿势。快要落地时,向前伸小腿,同时两臂继续向后摆动,准备落地。

3.1.3.1.1优点:蹲距式跳远的腾空时间比较长,摆动腿大腿抬得比较高,腾空步后,起跳腿逐渐向摆动腿靠拢。然而两腿一起上举使膝接近胸部。

3.1.3.1.2 动作过程:蹲距式跳远的腾空步后,两臂上举来加大上肢与身体重心之间的距离,加长旋转半径,从而进一步降低身体前旋的角速度。落地前,大腿上抬,接着小腿前伸,同时双臂向前,下落经体侧摆至体后。

3.1.3.2 挺身式 踏跳腾空并保持一定的“腾空步”姿势后,摆动腿的大腿应该积极下放并后摆,与留在身体后面的起跳腿靠近,同时两臂积极向侧后方挥摆,并由侧后方向上方振起,这时臂部前移,胸、腰也向前挺出,形成挺身姿势[9]。然后两臂从后上方向前、向下后方摆动,同时两腿屈膝前收,接近落地时,小腿积极前伸,上体稍前倾,准备落地。

3.1.3.2.1 优点:挺身式跳远的空中挺身动作,能使体前肌拉长,有利于收腹和伸腿落地,同时也可以较好地避免蹲距式跳远时易绕横轴向前回旋从而过早落地的缺点。

3.1.3.2.2 动作过程:挺身式跳远的空中动作在“腾空步”后即开始,但“腾空步”保持的时间比蹲距式短。“腾空步”后展髋摆动腿下放,同时两腿继续向后摆动,在空中形成挺身姿势,而后收腹举腿,而两臂向上、向前、向下、向后摆动,准备落地。

从跳远空中技术看,挺身式好于蹲距式。挺身式跳远的空中挺髋和展体动作,加长了体前肌收缩前的初长度。这样,虽然在起跳后不能改变身体重心轨迹,但是可以用大幅度的收腹、屈髋、前伸小腿延缓脚着地时间,争得更大的远度。

3.2 腾空的练习方法

3.2.1 巧用海绵砖来提高腾空步跳远的练习

练习方法:在足球场上足球门的前方纵向摆放10个海绵砖(10个海绵砖成一线),每个海绵砖相距180cm230cm之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远度),最后一个海绵砖离球门约8米。练习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左右腿在前或在后起跳,从相间的海绵砖中间跑过(在跑的过程中尽量不要踩到海绵砖),在跑过最后一个海绵砖后起跳用手去触球门的上端。

3.2.2 35步助跑起跳接空中手触球的练习

练习方法:在训练场安装一个“吊球”或将一个“吊球”系在竹竿的一端,叫一位同学拿住另一端,“吊球”离地的高度在2.5-3.0m之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高度),练习者3—5步助跑起跳双手或单手触“吊球”。

3.2.3 巧用橡皮筋来提高腾空高度的练习

练习方法:在距起跳板的近端,沙坑边沿平行于起跳板方向固定一根橡皮筋,根据学生水平分低、中、高组,分别采用距沙坑表面0.20.30.4m高度让学生练习。

 

4 结束语

总之,要提高跳远成绩,腾空步技术的提高是关键,而腾空步技术的提高要注重“蹬伸、摆腿、顶头、拔腰、突停”5个技术要点的熟练而准确的掌握,并结合助跑与起跳、腾空与落地技术,协调配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成绩。在教学和训练时,加强提高腾空步的技术动作,最终达到提高跳远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立华.成功体育教学案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9)                      

[2]李强,魏立强等.体育运动技术教程[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7)             

[3]黄化礼,章碧玉等.全国中学田径教练员培训教材[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7)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