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中学健康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优化探讨

发布时间:2017-12-23 作者:吴朝山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3784

 

中学健康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优化探讨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吴朝山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塑造健全人格特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推行的新课程改革中,明确培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发展为主旨,思维为主心”为主要目的,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如何适应时代的需求,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或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学中要合理创设带有因素的问题情境,把问题蕴藏在情境之中,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50米跑你是否清楚自己跑多少步才能跑完?步幅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只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要好得多。


    二、开放教学环境,拓展体育潜能。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由此看来教学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开放教学环境,优化师生关系,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自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去研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表独立见解,拓展体育潜能。《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课要面向全体,以学生为主体,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并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表现和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在《水平一》投掷活动中,我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确定“预设”与“生成”的相通之处,学生的情感、认知、行为的有机联系,这一认知点。因此,体育课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从保证每位学生受益的前提出发,充分注意到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具体学习目标和有弹性的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及至知识结构的建构的过程。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体育转变;“阶段性体育”与终结体育向“终身体育”与终身健康转变。鉴于这种转变形式,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有创造力、身心健康的人才,而体育运动本身的根本特征就是创造力。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三、充分挖掘教材,加强思想教育。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学生更多地在活动中去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更大的困难挑战。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因素,通过身体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另外在体育课中,“集体”是教师教学、学生练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生的一些活动和练习大都在集体之中完成。由于教学的特殊性和组织形式的多变性,导致集体与集体,个人与集体的平凡接触,学生对集体间的竞争和对抗,胜与负比较敏感,情感流露比较真实。因此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我们可以通过编队、分组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集体的理解;通过集体行动“齐步走——立定”、“四面转法”等,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懂得个人和全局的关系。还可以通过“拔河”游戏或球类比赛等,培养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逐渐加深对集体构成的认识,更加热爱自己的集体。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从一张白纸走向辉煌,涌现出大批体育名人,这些都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俗话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充分利用“讲、看、说、仿等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行有目标。所谓讲就是给学生介绍一些我国优秀体育名人。例如,排球队长郎平;体操王子李宁;乒乓名人刘国梁;短跑健将刘翔;蓝球国手姚明;跳水皇后郭晶晶等。“看”就是给学生看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体育比赛的图片,如“精彩瞬间”、“明星英姿”等,也可以适当看一些相关的电视录相。“说”就是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最喜爱的体育名人。“仿”就是让他们模仿一下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体育名人的动作。这样做学生容易理解,心境真切自然,学习主动性得到较好地发挥。


四、改进学习评价,体验成功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体验是一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需要成功的喜悦体验。因此,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获得成功,才会保持足够的学习热情,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点滴成绩,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分层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更强烈更主动的学习欲望。


总之,体育教学是铸造一个完整、健康的人的教育,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在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步优化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设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能力健全、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