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追求地理教师的“自我幸福”
追求地理教师的“自我幸福”
——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
南安国光中学 苏素芬
在近一学年的教育硕士班学习中,通过听课与老师、同学交流、阅读相关文献,开始学着从本源上思考“什么是有效教学” “教师的自我是什么样的”。我从以下几点做分析:
第一,学者们眼中的“有效教学”。
关于“有效教学”目前仍没有统一的界定,它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复杂的概念。在目前西方学者流行的研究视角中,有效教学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在刘利平《有效教学理解的思路转向》一文中指出,目前关于有效教学的论著主要从两个层面考虑:一方面是从价值层面考虑,这一层面比较抽象和理想化, 也很复杂但却有前提性和方向性;另一方面是从技术层面考虑,这一层面主要回答有效教学的途径、方法和步骤等问题。就价值层面上看,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描述,①从学生的发展,包括学习的动力的激发与学习环境的创设;②从不同教学观: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③试图全面综合我国目前有效教学概念的表述,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精神。以上关于有效教学的界定丰富,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自身教学提供了许多考虑的角度。
第二,目前常见的“有效教学”界定。
常见的界定沿用经济学上效果、效益、效率的概念来解释有效教学。有效果:对教学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产出)/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有效益: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通过以上的界定,对于“有效”可以有更广泛的内涵,特别是关于教学效果,有学者认为不应量化为“双基”,甚至说物化为“分数”,而应该是师生双方在知(知识、能力)、情(情感、心理)、意(意志、习惯)、行(行为、技能)等方面的收益,当然对以上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能比较全面、真实,但衡量和测定起来比较难。曾经与许多高中毕业的学生交谈,问及对高中所学地理学科的印象时,学生们往往对于知识本身已无多大印象,记得最清楚的是当时自己学得好与差、轻松与否、心情如何;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也深刻地觉得多年的学习生涯过后对于学科本身的知识已经毫无印象(除本学科外),当时只是被动地、努力地接受为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从未考虑过如何应用,把知识与生活彻底决裂开,造成现在回想起来收获甚少,为此常思考着“教师应该给学生们什么,才能让他们终身收益、对于生活有帮助”。为此把“教育就是在你忘记你从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你所剩下的东西。”这句话作为自己教育教学中时刻提醒自己的信条。
第三,我的有效教学观。
结合个人的经历与最近学习到的相关文献,思考了我理想中的有效教学:“把对自己说教专业的‘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传达给学生,使尽量多的学生有主动、积极、愉快的情绪来参与教学,并保持我们心中共同的、永远的这份地理情感。” 教师相信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值得去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传达给学生,唤起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信念,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把对地理学科作为教师与学生们心中共同的信念与兴趣,共同珍藏并一直小心呵护着我们共同的这份信仰与情感,这是师生交流的另一基础,并作为一种永远的追求支持着学生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与美好。身为教师,感动于学生们毕业后的留言“一直很喜欢地理,现在还会偶尔怀念我们的地理课”、“虽然没有从事与地理相关的专业,但一定会永远喜欢地理”、“地理是我的骄傲,看地图是我最享受的时刻”“在我无聊的时候,看看国家地理、了解地理知识能让我充满成就感”等等。因为学生们的以上种种,所以尽管连日辛劳,困难重重,我仍然乐此不倦。甚至以往的那些艰难的日子最终也会成为我的生活充实快乐的源泉,因为这正在成为我真正倾心的工作,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正好帮我成长。 追求着如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所说的“通过开放而坦诚地宣讲它,独立或合作地为其付出,我们能够更充满信念地为学生服务,提高我们自己的幸福感,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帮助教育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光明和生机。”然而,面对学生们沉重的升学压力、社会以学校的高考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真正回到教学中,可能无法把理想中的有效教学作为我教学工作的最主要行动指南,而沉浸于执行中的有效教学:“尽力让学生们达到各级各类考试的要求,取得满意的学业成绩”,以满足学生们继续学习的动力、家长的希望、社会的认同,这可能与学者们的追求有冲突,但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如此,期待更好地实现对理想有效教学的追求与现实执行中的教学两者的完美统一。
第四,重视教师的“自我幸福”。
教育教学的目的始终是学生的发展,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这不应走向另一个极端,将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对立起来,把学生发展的成与败都全部归咎于教师,完全忽视教师的身心健康与主体权利,作为辛勤耕耘的教师而言感受到的只有社会的批评与指责,那么教师的职业追求与个人价值将逐渐弱化,对工作、学生的热情将渐渐消失。于是很感慨《有效教学论》中提到的这么一段话:“教师的职业价值并非无怨无悔地燃烧自己而照亮别人,并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能量和精力而为他人做嫁衣裳,也并非忍辱负重地甘为他人进步的人梯而自己止步不前。教师职业的真正价值,在于用自己的智慧既点燃他人的思维,也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敞亮而有意义;既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也换来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成就和收获;既为学生的进步铺路搭桥,也使自己与学会一道成长、一起发展、一起进入美好生活。”
总之,教师需要有自己的职业追求,不仅仅是一味的为学生付出、给予,而是要追求在自身教学中的那份幸福,那样的职业生涯才能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