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基于交际语境写作和阅卷实际的有效扣题技术

发布时间:2018-11-13 作者:佚名 发布者:yhc 阅读 : 3775

基于交际语境写作和阅卷实际的有效扣题技术

 

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362321)吴智勇

 

 

已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A2018年第10

  要:交际语境下的考场作文要做到“符合题意”,赢得阅卷者的认同,既要注意到具体写作语境的限定性与特定要求,亦要掌握好有效的扣题技术,还要综合考虑作文阅卷的实际情况。有效的扣题方法有标题扣题、开篇扣题、点化扣题、收篇扣题等,考生应熟练掌握、有效运用。

关键词:交际语境写作 阅卷实际 有效扣题

 

关于交际语境写作,荣维东教授认为应考虑六个写作要素,即读者,作者,目的,话题、文体和表达。近几年流行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均涉及到了以上要素,本质上可归于交际语境写作的范畴,其命制形式一般为“具体情境+写作任务”,通过创设一个具体的交际情境,要求考生关注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对象感、有针对性地写作。这种基于交际语境下写作能力考查的作文题自面世以来,由于具有较强的防套作功能和指向真实写作能力考查的特点,已然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题型。

但高考作文毕竟与真实的交际写作不同,其在保持开放性的同时仍然强调限定性。因此,考生要应对高考作文“交际写作”任务的挑战,仍应考虑到考场作文的特殊性。考场作文评分标准中的第一项内容是看是否“符合题意”,这就首先决定了考场作文应重点解决写得“对不对”的问题,然后才是写得“好不好”的问题。尽管现在的高考作文审题难度有所降低,但如果考生忽略了具体的交际写作情境及任务指令等限定性要求,仍然会有偏离题意的风险。其实,“符合题意”,不仅是考生写作时应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作文阅卷首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交际语境下的考场作文而言,要做到“符合题意”,应确保所选择的写作角度在材料内容及含意所涉及的范围之内,并且行文过程中能紧扣特定的交际写作任务(任务指令、写作要求)——交际话题(如用两到三个关键词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交际主体(考生本人,即“你”)、交际对象(题目中所指定的交流对象,如“外国青年”)、交际目的(如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等。由于不同作文题所提供的交际语境和写作任务并不相同,即使是看起来很接近的作文题,本质上也还是不同的。因此,考生在写作时不能简单地“套作”,而应根据具体的交际写作语境和任务要求审题立意,行文中有效扣题,以保证自己所写的作文“符合题意”,也才能让阅卷者乐意将分数往高处打。但就实际情况看,不少考生由于交际意识、审题意识薄弱,又没能掌握好有效的扣题技术,往往容易出现“套作”或不够切题的现象,不能给予阅卷者“符合题意”的印象,以至于得分不是太理想。

下面以20185月泉州市高三第二次质检作文题为例,谈谈交际语境下考场作文扣题技术的具体运用。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陆朝阳是2017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在量子光学方面成果丰硕;同获此奖的女硕士村支书梁丽娜,放弃城里工作,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改变了家乡落后面貌。

读了上述材料,作为青年的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以“我看青年成才”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交际语境作文题,有写作情境、任务指令、交际话题、交际主体、交际对象、交际目的。材料一用表格的形式,直观地告诉考生他们人生发展道路上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善意地提醒他们:他们这一代人正处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重要发展时期,他们将是中国全面实现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民族伟大复兴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他们生逢盛世,生逢其时,有无限的自我发展机遇,但也应当自觉承担起应有的家国、社会、自我的责任。材料二两位“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得主,无论是立志科学报国、科研成果丰硕的陆朝阳,还是扎根基层、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女硕士村支书梁丽娜,他们的成长、成才事迹,对青年都具有重要的榜样启发意义。两则材料在激活考生写作思维的同时,也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积极人生态度的教育,并预留了较为自由的写作空间和足够的思辨探究空间,不同层次的考生都能找到可写的角度。考生可以综合材料及写作任务思考:陆朝阳、梁丽娜这两位杰出青年的成才事迹说明了什么;青年成才的条件与途径是什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成长、成才;青年的个人成才与国家、民族的发展有何关系……此外,本题的任务指令也非常明确,要求考生在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的基础上,以“作为青年”的身份,谈自己的思考与看法,并以“我看青年成才”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副标题的任务要求,有利于帮助考生聚焦审视表达的主体——“我”,也为考生的作文立意提供了支架,便于他们自我思想的表达与情感的抒发,完成边界清晰且能自由发挥的写作任务。

就这道题而言,审题难度其实并不大,写作任务也很明确,但在实际阅卷中却发现,不少考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审题失误,对题意的理解不当而导致偏离题意的问题;拟题失当,看不出标题与题意有何关联;切入不当,文章立意与题意缺乏必要的关联;转述题意(引述材料)失当,窜改材料中的关键词,导致偏离题意;切入太慢,无关紧要的信息太多,迟迟不入题;行文中不能紧扣题意和立意有机整合素材,内容与题意若即若离,中心不够显豁;扣题不够完整,导致内容不够切题等等。这些不足与考生切题意识薄弱,审题不准有关,也与其存在“套作”思维,写作转化整合能力不强,没能掌握有效的扣题技术等有关。

事实上,只要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交际语境下的具体写作任务指令,运用有效的扣题技术,要做到“符合题意”并非难事。所谓扣题,指的是指在行文中通过嵌入(引用或化用)与作文题写作任务、对象、情境材料中的关键句、关键词等相关重要信息,以使所写内容能与作文题意建立起有机联系,以使文章的立意和内容均能紧扣任务指令,符合作文题所规定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扣题”,实际上就是写作思维的定向与聚合,写作时,思维不仅要放得开,更要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收得拢。考虑到考场作文阅卷的特殊性,也方便阅卷者评卷,扣题一定要讲究到位,标题、开头、过渡、结尾等关键而醒目的地方必扣,而文章主体能扣的地方应尽量扣到位,这样既能确保行文及内容符合题意,也能强化阅卷者关于文章“符合题意”的印象。

标题扣题  所谓标题扣题,即在准确审题弄清题意范围和交际写作任务的前提下,直接利用作文题中的关键信息(关键词、句)或化用题意来拟题,这样可使标题既点明中心又切合题意。标题为全篇最醒目位置,最好能拟出既扣题、观点明确,又较具吸引力的标题。可以用对称句式、化用名句等方法拟题,以打造得分“亮点”,“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除了可以为写作思维明确方向,还能破除阅卷者的阅卷审美疲劳,使其“眼前一亮”,从而迅速提升对作文的好感度,不过拟题时在讲究文采的同时切忌以辞害意,以防表述不当的硬伤。此外,在拟题时不宜更换关键词,以避免因理解不准而导致偏离题意或扣题不紧的现象,如“成才——成长——生长”,三个词的内涵和外延均不同,核心词换了,意思也就变了,就可能导致题意的偏离。下面不妨对比一组考场作文的标题,破折号前的标题为原标题,破折号后的标题是经过修改升格的。

1

砥砺奋进,共圆国梦——励志成才,共筑伟梦

未来如云上骄阳,必不负青春芳华——怀壮志以成才,谱人生之华章

让我们的担当为社会摆渡——青年应成才,人生有担当

以梦为马,为国而行——青年成才,逐梦中国

以青年之旗建吾之强国——青年成才,建吾强国

中国梦,青年梦——青年当成才,共筑中国梦

躬逢盛世,愿作栋梁——青春逢盛世,愿为栋梁才

原标题或不够切题,或表述不当,或语意含糊。经修改后,通过直接在标题中嵌入“成才”或“青年”等关键词的方法,不仅更能扣紧写作任务中的副标题“我看青年成才”的重点,而且运用对称句式也显得颇有文采,更能在第一印象中获得阅卷者的认同与好感。

开篇扣题  所谓开篇扣题,即紧扣题意及交际任务开篇切入。最保险而简单的做法是引述材料切入,或直接利用作文题中关键信息、化用题意切入,然后借助合理的连接句引出中心,点明与作文题意的内在关系,以使文章开头快速入题,切合题意。开篇位置为全篇第二醒目位置,好的开篇,能继续强化阅卷者的良好印象,也有利于考生写作思维在扣紧题意的前提下不偏离方向。为了避免中规中矩的由扣材料引入的平庸化,可以采用设问法(追问法),引用名句法等方法来设置“亮点”,有利于唤起阅卷者的注意,破除阅卷审美疲劳,从而正向“诱导”加分好感。

2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掀开了新时代的伟大篇章。迈上新时代的征程,伟大梦想召唤我们奋斗;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复兴前景激励我们前行。      

    习总书记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作为躬逢盛世的幸运儿,我们这代青年人该如何听从时代的召唤,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我想,惟有励志成才,才能堪当大任,同心共筑中国梦!

                                    ——《青年当成才,共筑中国梦——我看青年成才》

    本段从标题到开篇,不仅点明了十九大与新时代及国家发展目标的关系,也指出了当下青年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成才问题,紧扣题意;通过化用材料内容并合理运用引用和设问的方法,自然引出青年励志成才,担当大任共筑中国梦的观点;开篇不仅切合题意,而且显得大气、观点鲜明,容易得到阅卷者的好评。

点化扣题  点化扣题一般运用在文章的主体段落中。所谓点化扣题,指的是举例论证时紧扣题意和立意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以使文章内容既能凸显中心立意,又能紧扣题意要求,既能实现例与理的有机契合,又能增强文章的说理色彩。从阅卷实际来看,主体段的扣题,应尽量安排在段首或段尾,或者两处均出现。因为这两处位置比较显眼,这样处理才能避免扣题句被其他句子所淹没,便于让阅卷者看并再次强化他们关于文章内容切题的印象。而对于考生写作而言,段落开头先扣题,有利于给整个段落内容的展开定好思维的方向,确保思维过程和内容表达不游离于题意及中心立意;而段落结尾扣题,则有利于收结段落内容,使之收拢于题意范围之内,实现内容与题意和交际写作任务的有机关联。

    3

青春正当时,青年何不成才?生逢伟大时代,青年该如何成才?或许,荣获2017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陆朝阳可以给我们以启示。陆朝阳选择了科学报国的成才之路,他在量子光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陆朝阳的成才事迹告诉我们,青年成才必须胸怀报国志向,善于抓住时代机遇。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只要将自我的成才之路自觉纳入国家的发展方向,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善于抓住机遇,青年何愁不成才呢?

本段紧扣题意关键词“青年”“时代”“成才”进行设问,然后自然引出作文材料所提供的事例,并紧扣题意重点进行分析,揭示陆朝阳成才的启示,在引出青年成才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再通过反问句式强调观点,整个段落显得切合题意、重点突出、观点鲜明,说理也较为深入和透彻。一般而言,文章的主体部分,由于居于文章中间位置,如果不能紧扣题意及交际任务有序展开,很容易导致思维中途易辙、内容游离题意范围的不够切题的现象。而扣题,不仅仅能确保行文思维的定向有序展开,也有利于突出中心,使之更具逻辑性,因而也更能获得阅卷者的好感。

让步扣题  所谓让步说理,就是在紧扣交际写作任务的同时,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预防对方的反驳,自己先承认对方的合理性,再来强调自己观点的说理方法。让步说理由于能尊重对方的立场,考虑对方的合理性,故而显得比较具有思辨色彩。但有些同学在实际写作中容易出现扣题不紧,出现让步说理与题旨出现偏离的现象,甚至出现了虚假让步的现象,导致内容不够扣题,从而影响到作文的得分。让步说理实际上是一种多维度说理的形式,如果能够扣题强化,处理得好,其实是一个很有效的增分点的。

4

诚然,或许有人会说,2050年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关一个小小的青年成才什么关系,更何况现在的自己太年轻,而那个时候的自己又有些老。其实,这种有些“佛系”苗头的观点是很值得警惕的。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乎的是不仅仅是国家、民族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关乎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与幸福生活。习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每个有为的青年,当立即行动起来,励志成才。

本段紧扣题意,先提出对青年成才与民族复兴关系的质疑,然后指出其“佛系”苗头的不当之处;紧接着论述民族复兴与个人的关系,再引用习总书记的话进行强调青年成才的必要性;最后发出新时代新征程下青年应励志成才的倡导。整个段落紧扣题意,重点突出,让步合理,逻辑严密,具有较鲜明的说理思辨色彩,比较容易获得阅卷者的认同。

收篇扣题  所谓的收篇扣题,指的是在收尾处仍然紧扣题意重点和交际写作任务,总结全文,并能够与开篇呼应。收尾扣题有利于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和观点表达的突出性,使文章内容能够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亦有利于进一步强化阅卷者关于作文的切题印象。然而比较可惜的是,不少考生因为写作思维的聚合定向能力有待提高,扣题意识和行文技巧不够娴熟,往往会在收尾处忽略扣题,难免会让人有切题不够到位、重点不够突出的感觉。这就难以给阅卷者以文章切题的“近因效应”,并进一步强化其好感度。

5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只有牢记肩上的责任,将个人成才与国家、民族的宏伟蓝图结合起来,每个人砥砺奋进,必将助力十九大目标的实现。因此,青年们更应该牢记“道虽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的信念,勇担青年责任,励志成才,怀壮志以前行,以青春之躯铸就民族之魂。正如鲁迅所言,“有了民族魂,中国才能有真进步。”

时代在召唤,青年当成才,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共筑中国梦!

本段紧扣住交际写作任务及题意重点收篇,最后一段用短句结尾,显得铿锵有力,也能较好地彰显文章的论述重点。这样的收尾方式,不仅能有效强化文章观点,使文章结构显得更为完整,亦能给予阅卷者以最后的良好印象,从而正向“诱导”加分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交际语境下的考场作文,既要注意到具体写作语境的限定性与特定要求,亦要掌握好有效的扣题技术,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作文阅卷的实际情况。如果能做到这几个方面,要写出一篇既符合题意又能获得阅卷者高度认同的考场佳作,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

 

[本文为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Z170458 福建教育学院资助)及南安市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NGX2017-008)的阶段成果。]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