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2017—2018年度教研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8-11-18 作者:教研室 发布者:办公室 阅读 : 17780

 本学年度,我校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认真学习新高考、新课程、新课标,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以教研促教学,真正落实《南安市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南安市中学教学质量比学赶超和中考高考目标保值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

一、坚持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组织教师参加南安市以上的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学习培训;参加南安市教育局、人事局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参加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教师信息技术优秀成果应用专项培训;参加校内外举行的各种讲座的学习研讨。其中较突出的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教师培训,有新任高三教师、备课组长、教研组长、高级教师培训,有新高考、新课程、新课标培训,有磨题工作、技能竞赛培训等。

二、创新教研形式,提高教研实效。

1、加强校本教研,凸显教研主题。

1)建立学校教研组视导制度,组织举行教研组长三次视导会议,展示各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情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制定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引领团队”的方案,并召开团队成员会议进行工作分工与任务布置。开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专题讲座,举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片断教学比赛,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工作。

3)成立学校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中心组,结合一级达标整改方案,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举行高考综合改革系列知识竞赛。

4)设立“光前精神育人与学科教学渗透”的校级总课题,每个教研组、后勤组设立14个子课题,学校教职工全员参与课题研究,以课题引领教学实践,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5)成立编撰校本作业组织机构,以教研组为单位,按照各学科的特点,根据学校的学情编写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作业,并编撰成册。

6)继续开设校本课程。组织高一、高二年段开设有农村特色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开设课题有34个。要求现有的校本课程内容从6节课增加到9节课,并把每个课题制成PPT

7)组织学校首届教师“读书节”活动,要求每位教师读一本教育类的书,并撰写心得体会,进行交流。

2、加强校际交流,合作提高发展。

1)聘请厦门教科院高考学科教研员、专家到我校开设专题讲座,并邀请周边学校教研组长参加。

2)与莆田四中、泉港一中结成三校教学联盟,建立常态的教育管理及教育教学经验分享、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实现共同提高、合作发展。

3)积极主办或参与国内外教育交流,加强与新加坡华侨中学、江西永新一中、泉州五中、泰宁一中、同安一中、晋江一中等知名学校的协作与交流。

4)组织各类校际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与“磨题工作坊”、“送教下乡”等教研活动。在国光片区的各项教研活动中,制定片区教研计划,进行教研总结,组织片区各兄弟校公开周听课、评课活动,协调安排片区的各项技能竞赛活动,提倡各校教学资源共享,有力提高片区教研能力。

3、开展各项教研活动,丰富教研内容。

1)承担上级主管部门在我校举行的各类教研活动,组织2018年春十九大精神名师示范课、心理键康课等南安片区教研活动。

2)组织举行了主题为“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优化走班制教学模式”的面向泉州市教学开放周的活动,形式新颖,充分体现我校多校化办学特色。

(3)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听课、评课等各类教研活动。

三、教研热情提高,教研成绩显著。

1)组织教师参与论文发表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举行的论文、征文比赛。教师在CN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近50篇,获奖的论文有福建省级1篇、泉州市级1篇、南安市级7篇。

2)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技能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南安市级获奖的有65人次;教师指导学生获奖福建省级15人次,泉州市级44人次,南安市级53人次。

3)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参与各级课题的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活动。福建省立项课题1个、结题1个,泉州市结题1个,南安市结题1个、正在研究课题3个。

 

20188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