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反思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国光中学 戴天生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陈旧的教学思想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抛弃,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提问,是最直接的师生互动方式,做好课堂教学的提问工作,不仅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还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做好提问工作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但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是有效的,那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怎样使提问更加有效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做一些阐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提问
人的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假如学生的脑海像平静的水面。那么,老师的有效提间,就能打破这种平静,就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要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设计各种有效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从而促使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一、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积极性
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方式,丰富问题内容,增强化学问题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探索问题,发现化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喜爱化学学习。例如,在学习氨气性质这一内容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实验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在大烧瓶内加入干燥的氨气,并在滴管以及烧杯中装入相同的HC溶液,挤压胶头滴管,形成喷泉。教师可以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提问学生“氨气性质是什么?”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实验仪器中加入纯净水,并提问学生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讨论并总结化学知识,促使学生能够理解氨气溶于水等化学性质,激发学生积极性,为日后构建化学知识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的提问要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启发性提问是一种最原始,却又是最有效的提问方法。教师精心设计的有目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问题的提出要促进学生思维的过程,提高思维水平和能力,养成积极正面的思维习惯。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犹
如盲人手中的引路棍,能顺利地将学生导向学海之路。比如:在讲《电解溶液的性质》时,提问:“医生在做心电图时,在仪器与皮肤的接触部位擦的是氯化钠溶液而不是酒精溶液,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因为酒精易挥发”有的学生说:“因为氯化钠溶液可以消毒。显然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具有盲目性。这时老师提问:“做心电图时一定要有什么条件?患者身体上绑的仪器起什么作用?”学生经过老师的点拨讨论思考后得出:“做心电图时一定要有电流。”从而得出结论:利用了氯化钠是电解质的性质。如果教师不是采用提问的方式而是“一语道破天机”,就会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所以提问要有启发性。
三、提问中要选择合适的对象和时机,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想回答这个问题。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都会有一些相应的特征,如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
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都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表现。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与探询是必要手段。对学生答
案中出现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要及时给以提示。要善于运用探案中出现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要及时给以提示。要善于运用探询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给出更完整的答案,要运用追问、解释等帮助学生回答,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四、提问要注重问题的探究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新课程实施后,要求教师教学中要采用探究式教学,而探究活动的有效组织,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本。鼓励学生大胆地对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然后通过实验或查阅资料获取事实与证据,最后做出解释和判断。例如,玻尔原子模型的教学:我先让学生观看氢原子光谱实验的录像,由此学生发现卢瑟福原子模型不能解释的问题不连续的线状氢原子光谱,然后提出“原子轨道”的假设,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推论,学生从而很好地理解了玻尔的原子模型。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需要有一定的探究性,即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探究的价值。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具有探究的价值呢?一是所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二是学生要能应用已有知识和条件,通过充分的思考和实验,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地解决问题,且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及时反馈学生的评价,鼓励学生不断提升
在利用问题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找到自身努力的方向。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客观的评价学生,给予学生明确的评价,如果教师的评价过于模糊,会让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同时,教师还要全面的评价
学生,对于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表示鼓励和赞扬。如果学生能够正确的回答问题更要给予学生鼓励,但是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也不要责备学生,应该抱着一种闻过而喜的态度,找出学生出错的原因,让学生获得成长。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树立一种不害怕出错的心态,让学生敢于暴露自己的错误,这样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
总之,提问是课堂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们学习效率的关键手段,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往往善于在教学中穿插提问,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多方面探索,从多个角度引发学生们的思考,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了解提问的价值,还要对学生们的知识薄弱环节重点突破,用提问来丈量学生们的知识空白点,用实际行动来填补这些空白,让化学课堂进发出更多活力!
参考文献:
1]洪松舟,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十余年回顾与反思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5)
[2]黄浙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初探]数理化解题研究,2006.
3]卢正芝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D]读写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