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同根同源,同心同德,同筑同圆国光梦!

发布时间:2019-08-23 作者:报道组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3039

 

01血脉相连,手足团圆

血脉相连,手足团圆

20年,说长不长,道短不短,却让国光人企盼了太久;这一天,说特别也特别,道普通也普通,却足以让岁月永远镌刻。

2019年8月1日,为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调整布局,优化办学条件,做大做强国光中学,提高办学效益,加快南安市教育事业发展,南安市人民政府下发《南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整合梅山镇区中学教育资源的通知》,决定自2019年9月起,国光中学恢复完中校建制,国光初级中学恢复为国光中学初中部。


南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整合梅山镇区中学教育资源的通知

梅山镇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为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调整布局,优化办学条件,做大做强国光中学,提高办学效益,加快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经研究,决定对国光中学、国光初级中学、国光第二中学进行整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2019年9月起,国光中学恢复完中校建制。国光初级中学恢复为国光中学初中部。

  二、国光第二中学2019年秋季起暂停招生。国光第二中学2017级、2018级学生学籍信息不变,委托国光中学管理。

  三、国光初级中学的学校印章、学籍管理专用章等印章由市教育局收回并作废。国光第二中学的学校印章、学籍管理专用章等印章由市教育局中教科代管。

  四、根据《福建省教育厅财政厅民政厅关于福建省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处置的意见》(闽教财〔2006〕66号)、《南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学校撤并后闲置校舍和土地管理的通知》(南政文〔2005〕213号)文件精神,国光初级中学的校产归属国光中学,国光第二中学的校产由国光中学代管。

  五、国光初级中学、国光第二中学教职工的调配方案由市教育局负责制订实施。


南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8月1日

  (此件主动公开)

市直有关单位:市发改局、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


一墙之隔,隔不断的是血脉相连,我们的名字都叫国光;廿载之离,离不了的是基因延绵,我们的校训皆为公毅。一“国”岂可两家,一主安能异侍?分离,是几代人的难解的心结;团圆,是多少海内外国光人热切的期盼。

 

如梦令

黄汉宗戴龙安

遥忆戊寅风促,墙立黉园愁驻。

梦绕校友楼,思廿载分离苦。

恢复,恢复,海内外齐欢祝。

 

 

喜国光团圆

戴龙安

当年风紧暗云低,从此花开各表枝。

咫尺天涯增恨意,垣墙铁栅锁相思。

犀牛望月呈华彩,丹凤朝阳择碧枝,

两校合门孚众望,共扬公毅国光旗。

 

 

鹧鸪天•初高中分离盼重合有感

(词林正韵第七部)潘志敏

九九分家步履艰,弟兄咫尺话婵娟。

廿年异爨身如寄,寤寐思之夜莫眠。

离别久,盼团圆,几回梦里倚栏杆。

忽闻喜讯何欢喜,谁使春风入杏坛?

 

 

20年前分离,今朝手足团圆。这是同根同源必然归宿,这是侨亲、校友积极推动的结果。国光校史必将镌刻这一神圣时刻,国光人必定铭记这一特别日子。


02同根同源,基因延绵

同根同源,基因延绵

同根又同源,校主同是李光前;

基因永延绵,光前精神共传扬。

 

 

 

     咏南安国光中学

         黄元佐

学校规模数一流,南安教育拔头筹。

莘莘学子争攀桂,默默园丁肯作牛。

高考年年登甲第,文明岁岁葆全优。

成双院士谁家有?艺术人才遍九州。

 
(校主李光前博士)

旅居新加坡的著名实业家、慈善家、李氏基金创始人李光前先生,原籍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竞丰村。先生身居异域,心系桑梓,怀着“战争更需要教育”的理念,以兴学报国之志,1943年抗日烽火中于家乡创办国光中学。抗战胜利后,先生扩大办学规模,学校搬迁至梅山山尾。1950年,先生决定在家乡兴建国光中学新校舍,嘱托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亲赴梅山实地考察、设计。1952年,国光中学新校舍建设选址梅山竞丰村大山窝,建成为当时晋江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中学。1953年,学校正式迁址,并增设高中,国光中学由此以完全中学的建制,巍然卓立于闽南侨乡,成为最受敬重的圣地。学校1956年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61年起学校由国家接办,改为公立学校。1982年重新确定为省重点中学、重点侨校,1996年晋升为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

1999年秋,为了扩大优质高中办学资源,经南安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光中学进行高初中分开办学的改革:高中部成为一所独立高中校,名为国光中学;初中部成为一所独立初中校,名为国光初级中学。分离是当时学校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形势变革的使然。

时至今日,高初中分离整整20年。流年似水,岁月纷呈,20年分离光阴里,依旧手足情深,共尊校主李光前,同奉公毅校训。

 
(学校大门)

 

(新华楼)

 

(光前堂广场)

时光流逝,国光中学已有70多年的校史。70多载的岁月,弦歌不辍,永远感恩校主李光前,兴学报国,心系桑梓;70多载的历史,波澜壮阔,牢记公毅品格,永承光前精神。

光前先生不仅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座温馨美丽的校园,其“勇立潮头、公毅立世、诚信俭朴、家国情怀”的精神更是蕴含着重要的文化价值,是一笔功在社稷、润身益群的宝贵精神财富。


03同沐恩泽,各续辉煌

同沐恩泽,各续辉煌

先生哲嗣昆仲继承先生遗志,延续先生爱国重土的善举,通过新加坡李氏基金、南安市芙蓉基金会,继续支持国光中学、国光初级中学进行规模改造、扩建,改善办学条件,设立奖教助学基金,持续助力光前学村发展。

在先生哲嗣昆仲、新加坡李氏基金、南安芙蓉基金会及以校友感恩基金会为平台的海内外校友的支持下,国光中学和国光初级中学共沐恩泽,同承光前精神,抓住机遇,砥砺前行,各续辉煌。

2003年,国光中学跻身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成为全省第一所地处农村的省级示范性高中,蝉联12届福建省“文明学校”,先后荣获“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绿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等十多项省级荣誉称号。2019年高考成绩斐然,南安市理科总分前十名,学校占六名;南安市文科前十名,学校占两名。





















(李俊松校长在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会作专题经验报告)

 

黄荣哲同学代表福建省参赛,获得第28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银牌

 

(国光女排获省赛一等奖)

国光初级中学自1999年秋创办以来,秉承公毅校训,践行光前精神,学校先后被评为为“福建省普通初中示范学校”、“福建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中考成绩斐然,位居南安前列。





 

(国光初级中学办学成果)

20年的分离史,也是一部国光人的奋斗史。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同沐光前恩泽,共谱国光辉煌,20年的光阴,印刻了国光人进取奋进的足迹,记录了国光的成就与荣耀。


04同心同德,共展宏图同心同德,共展宏图

 

同根同源,今朝手足团圆。恢复完中校建制,慰藉了多少国光人分离之苦,圆了国光人的大“国”梦。

 

鹊桥仙•共展宏图

戴龙安黄汉宗

新华公毅,一墙离隔,每念和鸣琴瑟。

犀牛望月映团圆,创伟业、同心同德!

高山流水,弦歌化雨,不负先贤恩泽。

腾蛟起凤振雄风,挥椽笔、光前特色!

 

念奴娇•国光中学恢复完中建制有感

(词林正韵第四部)潘志敏

廿年期盼,看今朝圆梦,师生欢聚。

屹立侨乡临八秩,德泽千秋豪举。

寸草春晖,光前裕后,桑梓皆吟咀。

黉园如画,毓英才巧部署。

师长执教辛勤,殚精竭虑,乐享耕耘趣。

但愿诸生鹏展翅,莫忘国光荣誉。

伫足星洲,凝眸公毅,思绪如飞絮。

新华楼下,“念奴娇”诉情愫。

 

大“国”梦圆,国光中学恢复完中校建制,是南安市人民政府的正确决定,是新加坡李氏基金及侨亲、校友积极推动的结果,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国光人热切的期盼,顺应时代发展,契合民心所向。

大“国”梦圆,国光中学恢复完中校建制,掀开国光发展新的篇章,迎来了国光人奋斗的新征程,必将载入国光发展史册,在国光校史上留下灿烂一笔。

大“国”梦圆,国光中学恢复完中校建制,必将激励全体国光人砥砺前行、锐意进取。奋进,是国光人姿态;奋斗,是国光人的状态。梦想,在我们心中燃烧;未来,在我们手中升腾。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时代,国光人定会以此为契机,同心同德,共绘宏图。

大“国”梦圆,国光中学恢复完中校建制,国光人光荣与责任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南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李成智主席及新加坡李氏基金、南安市芙蓉基金会的关心支持下,在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助力下,国光中学明天一定也必将更加美好!


廿载分离,历岁月沧桑,

弦歌壮美,各续校主兴学梦

今朝团聚,沐时代春风,

黉园葳蕤,同描国光跨越图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