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交流

文化理解:高中美术鉴赏课涵养提升

发布时间:2019-10-30 作者:刘识芳 发布者:李宝尚 阅读 : 4537

摘要:“文化理解”是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当今世界教育发展背景下,“文化理解”是让学生学习、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包容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文章以湘版美术教材《新的实验》教学片段为例,较为深入地探索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渗透“文化理解”的教学实践,以及审美教学策略的提升。

关键词:美术鉴赏;文化理解;教学案例  

2018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全部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这是我国人才培养在应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进行修订完善的。其中《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较于2003年实验版,整体变动很大,尤其是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它集中体现了育人的价值,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学生必须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1]而美术又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引导学生鉴赏作品当然也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观照和理解,才能领略到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所涉及内容很广,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都在其中。所以,在进行教学观摩的时候,经常碰到教师把鉴赏课上成类似语文或历史的文化讲述课,过多地灌输文化知识;另一种则相反,完全缺乏人文内涵的生硬的专业课。当下是信息化迅猛的时代,高中生的文化接触面很广,具有一定的判断力。因此,上好美术鉴赏课既要注意美术文化的人文性,又要避免与其它文化课的雷同。因此,“文化理解”如何融入美术鉴赏活动是很值得探索的课题,下面是以湘版美术教材《新的实验》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各种教学尝试。

一、悟透教材,紧扣“文化理解”渗透美术鉴赏活动的目标。

不久前,笔者参加福建省普通高中美术模块教学现场观摩课评选活动,在泉州培元中学上了一节鉴赏课《新的实验》(湘版教材),这节课内容涉及到大地、观念、装置等现代艺术,而且是借班上课,如何让学生尽快地融入课堂,是这节课成败的关键。所以,笔者引用了一段泉州藉艺术家蔡国强在创作《故乡》的视频作为本课导入,学生们立即被视频中的老君岩、东西塔、刺桐花等众多泉州地方文化元素所吸引,而且,整个爆破绘画的过程是在一个教堂完成,一种神圣而亲切的情感在学生中流淌。教师提问到:“同学们,这幅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完成的?有没有用到画笔?”学生们的答案可想而知,与传统绘画不同。蔡国强是他们熟悉的,老君岩、东西塔也是他们熟悉的,所以,教师直接点明:“实验性艺术就在我们身边,而且离我们并不遥远。火药就是颜料,而火药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蔡国强找到了能联结现代艺术与中国文化的元素。”利用身边的文化人士和符号,生活的事例,唤醒学生对现代艺术的认同感,并且拉近与教师的距离感,这个导入是成功的。因为在上课之前,教师给自己提出一系列问题:为什么本课课题叫《新的实验》?编写意图何在?实验性在哪里?如何让学生理解艺术家的观念?接着,仔细研读教材、教参、课标,查阅网上资料等,对作品的创新点以及核心理念一一读透化解,才确定选择蔡国强的《故乡》做为本课的切入口、突破口。通过观看《故乡》视频,学生们欣赏了水墨般的爆破绘画,体会到游子的乡愁。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唤起一种乡土情怀和自豪感,[2]作品深刻的人文内涵感染了培元中学的学生,课堂的才得以顺利展开。应该说20世纪以来的现代实验性艺术影响了许多领域的审美观念,也带来了视觉艺术的革命,如果站在传统艺术的视角去观照现代实验性艺术,难免会陷入教学困境,摸透教材,深刻认识和理解现代艺术家的探索与实验,领悟其核心理念,才能用更浅显易懂地与学生进行交互。

二、问题导向,铺陈“文化理解”渗透美术鉴赏活动的过程。

笔者紧接着抛出了课本中的《螺旋形长堤》,罗伯特·史密森在一个盐湖上用沙石筑起一条400多米的螺旋形长堤,从岸边伸向湖心,改变了原有的景观。提问学生:“如果经过这个岸边,你会驻足观看吗?”有学生回答:“我想顺着长堤走到底。”又有学生问到:“艺术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显然学生们想了解创作的意图,教师趁热打铁:“一些艺术家特别重视观众的参与,大地艺术就是这样,对自然加以修饰,可使人们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获得新的感受,同时,打破了艺术与自然的界限。”学生们立刻明白了大地艺术的理念,自然不再是自然,而是有艺术生命力的自然,在自然中展示出人的力量。从上述片段可以看出,问题教学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至关重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题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的学习习惯,[3]所谓“循循善诱”就是如此。有意识的设问不仅可以诱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更是追寻艺术家的视线。因此,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总能推敲一个关键知识难点。观者被螺旋形长堤迷惑住了,这正是艺术家的创作出发点,大地艺术需要观众的参与,从而有了拥抱自然的人文体验。所以,课堂上学生一直被问题牵引,使得“文化理解”可以贯穿课堂始终。

三、直观教学,创设“文化理解”渗透美术鉴赏活动的情境。

接下来是贾科梅蒂雕塑作品《行走的人》,这是一件与传统雕塑厚重体量完全相反的作品,削瘦的人形有一种轻的感觉,让学生们一脸茫然。学生问:“为什么像骷髅?人那么变形、细长?”这时,教师拿起了一根枯树枝展示给学生,学生又说:“更像枯树枝。”教师引导:“这件作品创作于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那时的人民经历了持久的战争苦难,有如惊弓之鸟,作者想表达当时人民精神的脆弱性,塑造了一系列弱不禁风的人。”教师又问:“什么形象是脆弱的?”学生说:“像枯树枝那样的。”这时,教师轻轻一折,手中的枯树枝断了,说:“一触即断的就是脆弱的,所以不能用传统大体量的手法来塑造。”学生们终于了解了创作的意图。以上教学并没有因抽象的知识而显得冷场尴尬,课堂氛围轻松愉快,特别是教师拿起枯树枝的时候,学生一直在想到底要做什么?成功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创设了一个新的学习兴趣点,文化价值的探究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贾科梅蒂创作《行走的人》灵感就是来自枯树枝,完全可以循着作者的视线来诠释作品,最朴素也是最直观的,学生们理解了人经历战争后的精神“脆弱性”,作者通过形似“枯树枝”的雕塑向观者发出:战争的本质是什么?无论胜负,都只会导致持久的苦难和伤痛。学生领悟了作品的意义,等于与作者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感受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从上述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学生围绕现代实验性艺术进行赏析,虽然学生对现代艺术比较陌生,或者对其中的观念感到晦涩,但每个鉴赏环节都有“文化理解”的渗透,用直观通俗的语言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不同作品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树立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现代的实验性艺术,并达到尊重多元文化的目的。全球化促进了文化交流,加剧了文化碰撞,各国如何在保护和传承自身具有现代价值的文化传统的同时形成多元文化观,也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4]以上是笔者对“文化理解”渗透美术鉴赏课堂的初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如何引领学生提升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实现美术学科育人价值,是今后美术教师要长期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Z].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尹少淳.沉淀的记忆:福州观课印象[J].中国美术教育.2018628

[3] 张永红.《走近唐山皮影》教学案例[J].中国美术教育.2018638

[4] 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极简解读[J].中国美术教育.201844

 

本文发表于《福建教育学院学报》CN35-1240/G4  2019年第8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